古墓出土詭異“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看裡面的構造

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襄陽歌》李白

古墓出土詭異“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看裡面的構造

大圖模式

如果要給中國的著名“酒鬼”們排個名,那一定少不了赫赫有名的詩仙李白,他這輩子,幾乎沒離開過“酒”,根據不完全統計,李白一生創作1000餘首詩歌,其中帶“酒”字的就有240餘篇,可見他對“酒”的喜愛。

那麼愛酒之人,自然對盛酒的器皿有要求,比如葡萄酒要配夜光杯,高粱酒要配青銅酒爵,汾酒自然要配玉杯。在李白的詩中,曾出現過一個“鸚鵡杯”,他曾用此杯一日豪飲300杯酒。駱賓王也在詩中寫道:“鳳凰樓上罷吹簫,鸚鵡杯中休勸酒。”那麼這個傳說中怎麼都“喝不空的鸚鵡杯”,真的存在嗎?它又為什麼“喝不空”?

1965年,考古專家們無意中在江蘇省南京市北郊幕府山西南的象山上發現了一座古墓群,根據考古專家們的初步斷定,該古墓是一座家族墓葬,經過連續5年的努力,專家們成功在這裡發掘了7座古墓,除2號墓系南朝墓外,餘均為東晉墓。

根據墓誌銘顯示,1號墓的墓主人乃徵西大將軍行參軍王興之。沒聽過王興之的名字沒關係,他的侄子和侄孫你肯定聽過,那就是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作為當時的大家族,王氏家族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包括青瓷器、陶器、銅器、水晶、瑪瑙等等,然而最吸引專家目光的,卻是一個“大海螺”,因為它就是傳說中的“鸚鵡杯”!

古墓出土詭異“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看裡面的構造

大圖模式

鸚鵡杯,古代的一種酒具,它的外形並非和鸚鵡相似,而是因為它是採用鸚鵡螺製作的純天然酒杯,故而得名。根據《格古要論》記載:“鸚鵡杯即海螺盞,出廣海,土人琢磨,或用銀或用金鑲足。”由此可知,古人並未對鸚鵡螺做過多的加工,而是簡單打磨一下就使用了。

那麼這樣一個看似樸素、簡單的海螺,為何會得到古人的喜愛呢?而且它又是為什麼能做到飲千杯而不盡呢?為了更好的研究它,專家們採用了X光等高科技手段對其進行檢測,鸚鵡杯的真相就此浮出水面。

古墓出土詭異“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看裡面的構造

大圖模式

原來,鸚鵡杯的內部自然生成了許多網格,並且網格之間還有很多細密的小孔互相連接,它們就像海綿一樣,可以容納非常多的液體。當人們往裡面倒酒時,酒便慢慢滲透進鸚鵡杯的網格里,注滿每一個隔層,甚至能盛放2~3斤酒,令人歎為觀止。

與此同時,這些網格形成的空氣阻力又會阻止杯子裡的液體輕易流出,所以喝的時候酒流出來的速度很慢,於是給人造成“永遠喝不盡”的錯覺。如此新穎的酒杯,自然受到各路愛酒人士的追捧和喜愛,用一些誇張的語句去讚美它,自然不足為奇。

古墓出土詭異“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看裡面的構造

大圖模式

那麼如此受人喜愛的鸚鵡杯,為何會逐漸消失在歷史中呢?這就要從鸚鵡杯的原材料鸚鵡螺說起了。

鸚鵡螺,是頭足綱、鸚鵡螺科的海洋軟體動物的通稱。由於它的外殼光滑如圓盤狀,且呈現紅褐色,所以遠遠看去有點像鸚鵡嘴,所以得名“鸚鵡螺”。根據目前的資料可知,鸚鵡螺最早出現在距今5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它可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古墓出土詭異“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看裡面的構造

大圖模式

鸚鵡螺不但外表美麗,內在更是不得了,上文中提到,鸚鵡螺內部充滿了各種網格,於是人類在1954年仿造它的內部構造製造出了世界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它能夠連續航行50天,並且在30000公里的旅途中無需添加任何燃料,簡直不可思議。

不過由於鸚鵡螺是底棲動物,所以平時都生活在100米左右的深水區域,古人很難捕捉它們,只有在暴風雨過後,鸚鵡螺才會成群結隊地跑去海面上浮游,這時候人類便有機會捕捉它們,想必李白他們見過的鸚鵡杯,就是這樣得來的。後來鸚鵡螺越來越少,鸚鵡杯自然也就逐漸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古墓出土詭異“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看裡面的構造

大圖模式

其實當年鸚鵡螺在古生代幾乎遍佈全球,然而隨著環境的變化,如今已基本絕跡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還存在著6種鸚鵡螺,在此只能希望它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繼續活下去。

參考資料:《格古要論》、《嶺表錄異》、鸚鵡螺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