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高拱

電視劇《萬曆首輔張居正》講述的是張居正的傳奇一生。主角是張居正,那就得樹立個反面,結果就把當時的首輔高拱立為了一個陰險自私、只圖私利的人。歷史上高拱的確在隆慶時期任職首輔,也的確被張居正搞下去了,但他對明朝的貢獻不能小覷,尤其是他對明朝軍事體制和邊防的改革,實開張居正改革的前兆。

一、遼東鎮和建州蠻夷

遼東鎮實為明朝九邊之首。因遼東位於京師左翼,所以又稱“遼左”。明代遼東鎮的管轄範圍大致為西抵山海關而為京師左翼、東臨藩國朝鮮而君臨其上、南抵旅順遏渤海與山東相望、北至鐵嶺開元威懾蠻夷。其地理明朝的《九邊圖說》嘆曰“三面頻夷,一面阻海,一線內通”,若得此地,就能阻斷明朝與東北諸藩的連接,所以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遼東鎮之外,即為化外之地,明朝對化外之地採取羈縻措施,設立土司,給土司首領官職,一方面顯示此地為朝廷所有,另一方面讓土司實際控制自己的領地,允許他們和內地貿易,讓他們安穩度日。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遼東鎮地圖

遼東鎮之外有諸多少數民族,大族就是女真和蒙古。其中女真族多年蟄伏,學習了中原先進的技術文化,生產方式上雖然仍以漁獵為主,但已經脫離了野人時代,兵力強盛。

至嘉靖中期,因明朝的內憂外患,遼東屯田制崩潰,守軍將領腐敗無能,明朝官僚對遼東鎮下的少數民族又剝削嚴重,明朝對遼東之外的蠻夷控制減弱,遼東之外的大族女真、蒙古遂有做大的趨勢。

二、嘉靖隆慶時期建州女真已經做大

大家熟知的明初三部女真(建州、海西、東海),其中最開始崛起的是東海女真,他頻繁侵襲建州、海西兩部。永樂時期,兩部女真被迫南遷,最終明朝允許給定居在蘇子河一帶的女真設立衛所,即建州衛。

後來為防止建州女真做大,永樂十年(1412)分割建州衛一部分為建州左衛,正統七年(1442)又分割建州右衛。建州三衛就是明朝在化外之地代理統治機構,三衛的都指揮使受朝廷任命、接受朝廷管轄、服從朝廷法度。

為更進一步穩定遼東局勢,明朝一直奉行以夷制夷、扶弱抑強和分而治之的政策。讓建州女真各部落之間互相仇視,不能統一,最終達到朝廷實際控制建州,牽制蒙古東部的目的。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崇禎初期遼東局勢圖

但是,以夷制夷的政策有一個時間限制,即哄騙蠻夷可以,一旦蠻夷接受了中原文化,文明開化,有了見識,蠻夷部落有了自給自足的能力,不再指望和朝廷互市貿易,換句話說,蠻夷翅膀硬了,不想再被朝廷擺控了,那麼完全靠策略拉攏而無實際力量保證的明朝以夷制夷政策就會失敗。建州女真即是如此。

從永樂元年(1403)遷到建州發展的女真部落至嘉靖、隆慶時期,經過百年發展,真的“長大”了。他們經過多年和內地的貿易,掌握了知識,掌握了鑄造鐵器技術,農業生產水平也顯著提高。至明穆宗隆慶時期,建州女真就開始大規模襲擾邊境,擄我城池,屠殺邊民。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邊貿的馬市

需要指明,侵襲遼東的還有蒙古部落,因蒙古草原東西狹長,蒙古又不是高度統一的帝國,所以大汗對手下部落的控制力不足。靠近遼東的蒙古部落就會經常侵襲遼東。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明穆宗

三、高拱的對策

高拱,字肅卿,河南新鄭人。他在明穆宗隆慶三年(1569)入內閣,不久成為首輔。高拱繼承了前任內閣李春芳、趙貞吉的政策,冊封了韃靼部的俺答,實際解決了明蒙問題。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高拱劇照

如前所述,蒙古地理狹長,俺答不能完全控制整個蒙古部落,臨近東北地區的蒙古部落不聽俺答命令,所以對俺答投降明朝這一決定,蒙古各部落之間有很大的分歧。最終臨近東北、遠離大汗王庭的蒙古部落反而成了隆慶之後的心腹大患。

遼東地理十分重要,不必再提。在俺答封貢的次年(1571),不服號令的蒙古土蠻部(現在認為他們就是臨近東北的察哈爾部)就進攻了遼東邊境,“敵聚攻,我分守”(《明史》),東北地區警報迭起。

此時東北處於女真、蒙古東西夾擊的狀態下,局勢岌岌可危。高拱在《撻虜紀事》所言:“西馳東騖,擾我疆場,迄無寧歲……土蠻獗強,猶昔建州諸彝與之聲勢相倚,時為邊患。”可見他對遼東邊患的認識十分清楚,而蒙古和建州互為犄角,實為朝廷心腹大患。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為了穩定遼東局勢,高拱首先對邊軍領導層進行了革新,將昏聵的遼東巡撫李秋拿掉,任用能力極強的張學顏為遼東巡撫,重用朝鮮人李成梁為總兵,讓他們相互配合。

張學顏本為山西按察司副使,不是很出名,大家都懷疑他的能力,只有高拱堅持己見,認為“此人卓犖倜儻,時眼不能識,置諸盤錯,利器當見”(《撻虜紀事》)。李成梁則早已名聲在外,曾孤軍救援被土蠻圍攻的永平府,斬殺敵酋於陣前,軍功卓志。二人到任後“同心協力,日為計至”(《明史》)。就是他們二人在之後共同主導了遼左之戰。

四、高拱的軍事改革實開張居正改革前端

高拱在任首輔期間,對明朝軍事制度亦進行了改革。他認識到當今邊患原因在明朝軍力有虧,所以他提出了軍事改革,而這實為張居正改革的前兆。高拱對遼東進而對邊關全線提出了系統的整頓措施,提出了巡邊八事,即:積錢糧、修險隘、練兵馬、整器械、開屯田、理鹽法、收塞馬、散叛黨。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高拱墓

同時他提出了近似於之後張居正改革靈魂考成法的追責制度。高拱提出邊吏的政績和升遷掛鉤,同時將朝廷巡邊制度化,每年派朝廷大員巡察九邊,“責其成效”(《明史》),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督促邊吏積極辦公。

高拱的軍事改革意見被隆慶皇帝接納,明朝邊軍一時

“號令明肅”(《撻虜紀事》),大大提高了戰鬥力。

五、遼左大捷

用人得當加上軍事改革,明軍戰鬥力大大提高。隆慶五年(1571),土蠻攻擊遼東盤山驛,被張學顏和李成梁擊退。之後土蠻部集合軍隊再攻遼東領地,又被李成梁擊退。不久女真部想趁機得利也率軍六千進攻遼東領地,李成梁身先士卒,明軍所向披靡,女真潰不成軍,接連敗退。李成梁乘勝追擊,圍攻建州女真老巢,最終李成梁取得大勝。

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重大勝利,遼左大捷的背後,實為一文臣之功

按照高拱《撻虜紀事》所說,僅和女真一戰,明軍就斬殺賊酋2人、斬殺賊軍588人、俘獲戰馬600餘匹、輜重無數,而明軍僅陣亡8人、損失戰馬22匹,此為遼左大捷。

旬月之內,明軍三戰三捷,尤其是反攻女真一戰,是明軍數十年來罕有的大勝。《撻虜紀事》稱,此戰之後“西虜率眾歸降,東虜大加挫衄”,蒙古土蠻部老實了,女真部也不敢侵犯邊境了,遼東局勢遂安。

文史君說

高拱任職內閣首輔僅兩年,在這兩年期間,他對明朝軍事改革有著重大影響:他提出的巡邊八事強軍富邊;他設立了邊防巡察制度,張居正改革的考成法儼然為其翻版。高拱主政時期知人善用,穩定局勢,提高軍力,又為張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礎。隆慶年間,凡是邊軍大勝,邊軍指揮無不是高拱提拔的“有智謀才力者”。這樣來看,高拱也是首輔中的佼佼者。

參考文獻

《明史》,中華書局1979年版。

高秀麗:《高拱研究問題獻疑》,《中國民族問題博覽》2017年第10期。

嶽天雷:《高拱的北疆整頓及其功績》,《殷都學刊》2017年第3期。

王振東:《明代首輔高拱:組織部長好榜樣》,《領導科學》2017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