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闽侯与仓山的行政区划调整历史,看福州大都市发展趋势

近代闽侯作为福州城区的郊区,行政区划变化非常大。闽侯的一部分之所以变成仓山区,最重要是城市工业、经济和人口的扩张造成的。但是以前的闽侯并非现在的闽侯。闽侯与仓山的行政区划调整渊源要从唐代说起。

唐代,仓山境域隶属于闽县及侯官县,宋代至明中期分属于闽县和怀安县。明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并入侯官县,仓山境域分属闽县和侯官县。以龙峰山和望北台为界,以东属闽县,以西属侯官县。

到了清朝,从下图看,当时的福建省首府为福州府,福州府的辖区主要包括现在的鼓楼区和晋安区、台江区以及现在的老仓山一带,因此这部分就是老福州的口中的老城区。而当时的南台岛(仓山)大部分都属于候官县。

从闽侯与仓山的行政区划调整历史,看福州大都市发展趋势

清朝福州府

到了民国2年(1913年)闽县与侯官县合并成立闽侯县,因此仓山境域属闽侯县。民国6年福州省会警察厅成立,仓山境域行政上属闽侯县和省会警察厅第五署双重管辖。民国34年10月福州市国民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仓山区公所。至此,仓山成为归属闽侯的二级行政区域。

1953年7月,闽侯县增设水上区,管理自福州市划来的渔民,区公所驻六区凤塘乡。同年5月,水上区与仓山区合并。1956年4月,全县13个区合并为7个区。1960年1月,闽侯县的马尾公社划属福州市,后面变成现在的马尾区。1961年11月,建新、亭江、琅岐、北峰4个公社划属福州市郊区(晋安区)。

​1970年2月,市郊区朝阳(盖山)公社、建新公社、市红星农场、闽侯县的城门公社划入,总面积增至112平方千米,包括整个南台岛,1975年5月又划出朝阳区(仓山区)。1978年4月,朝阳区复名仓山区。全区有4个街道办事处及水上工作办事处,下辖40个居委会。1986年11月成立三叉街街道,1988年5月撤水上工作办事处,成立对湖街道,全区共有6个街道,下辖70个居委会。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福州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快速扩大。福州作为中国传统的开放沿海口岸,各类外贸加工业等增长迅速,因此工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如何获取更多地价的工业用地就成为市政府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1996年1月,福州市区划调整,(市郊区)晋安区的仓山、盖山、城门、建新、螺洲5个镇划归仓山区,为了更好地行政管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仓山区辖区扩至整个南台岛,面积扩至142平方千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仓山是由市郊区演变而来的。

在仓山区行政规划调整完成后,整个南台岛特别是靠近鼓楼区的建新、盖山、金山等区域由于拥有大量的廉价农田,可以快速推进建立工业园区,所以建立了福州最大的工业园区,金山工业园区。而当时历史悠久的老仓山由于民房集中、学校集中,拆迁难度大、地价高,所以并没有纳入工业园区改造。

从闽侯与仓山的行政区划调整历史,看福州大都市发展趋势

金山工业集中区

进入21世纪,由于金山片区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较低的土地开发成本,又开始规划建立高标准的现代化宜居新城,就是现在的金山住宅区 。

从闽侯与仓山的行政区划调整历史,看福州大都市发展趋势

金山新城

2019年,仓山区辖对湖、上渡、仓前、三叉街、下渡、临江、东升、金山共8个街道, 建新、盖山、螺洲、城门、仓山共5个镇。全区共有13个乡级行政区, 64个社区、102个村委会。

从闽侯与仓山的行政区划调整历史,看福州大都市发展趋势

仓山海峡艺术中心

可以说,曾经的闽侯是福州最大的郊区,而随着福州城市用地需求的高速增长,闽侯逐渐将与城区交界的区域划分给福州,变成新的马尾区、仓山区。而在2013年,闽侯又将上街镇的几个村和南屿镇划给福州高新区托管,从此福州高新区依靠廉价的土地和国家级高新政策,利用临近市区优势,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而又依靠高标准的规划,整个区域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的闽侯,仓山,现在的长乐,都是大都市发展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