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結了婚,是與父母親,還是與老婆親?

兒子是父母親生的,最親的人應該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隨著兒子漸漸的長大了,與父母親就分開了,找到了老婆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與父母的接觸越來越少了,如果兒子一家都住在外地,兒子在外地工作與父母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一年可能就是一到二次吧,與老婆是天天生活在一起,與父母的感情就會越來越淡了,與老婆婆的感情自然也就越來越深了,這與兒子孝敬是沒有關係的,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做父母親的還是能理解。

兒子結了婚,是與父母親,還是與老婆親?

兒子結了婚,究竟是與父母親,還是與老婆親,就那小燕子來做一個比喻能更好的理解,一到了春天小燕子就會從南方向北方遷徙過來,在北方找一戶過去曾經住過的人家,在屋外的走廊頂上用潮泥搭建一個小燕窩,類似於鳥巢一樣,兩隻大燕子下了一窩蛋,經過近二十天的孵化,小燕子就能破殼而出了,小燕子也就誕生了,再經過近二十天的餵養,小燕子就能獨自的飛行了,老燕子把適齡的小燕子,配成一雙一雙的讓它們去獨立,隨著小燕子逐步的成熟,就離開了自己的父母,獨自的去生活了,老燕子就是這麼一代一代的培養,最後小燕子培養多了,小燕子不一定還能記得自己的父母老燕子了,老燕子最後只能自生自滅了,是沒有小燕子來幫老燕子養老的,從上面的例子就能證明,兒子結了婚與父母是不太親的,與老婆是最親的。

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兒子結過婚了以後,是逐漸的遠離父母親的,與父母是不太親的,與老婆是親的。

兒子結了婚,是與父母親,還是與老婆親?

一,兒子有了老婆忘了娘;

社會上有一種講女孩子的說法,說女孩子是找了丈夫忘了娘,現在的男孩子也是一樣的,是有老婆忘了娘,多數的男孩子缺少情商,有了老婆就是聽老婆的話,老婆叫丈夫怎麼做,丈夫就怎麼聽,有時候兒子想去看看父母親,兒媳婦都不允許去,婆媳關係搞的很緊張,兒子想給父母親一點錢都要偷偷的去給,這樣的兒子還算是好的,有些兒子就一邊倒的聽老婆的,對自己父母不孝順,不管自己的父母。

二,兒子有了兒女更忘娘;

兒子結了婚,就開始與父母親漸行漸遠了,就不太親了,與老婆越來越親了,一旦有了自己兒女了,兒子與兒女的關係更近了,更親了,他們有了血緣關係,超越了兒子與爺爺奶奶的血緣關係,所以講兒子結過婚了,只與他的老婆,兒女親,跟自己的小家庭裡的人親,自己的父母親也就顧不上了。

三,當婆媳同時都生病了;

如果那一天婆媳倆人同時生病了,父母親就是一個獨生子女,父母親告訴兒子,兒子肯定講你媳婦這兩天也感冒,你先忍兩天等你兒媳婦看好了,我回家帶你到醫院裡去看,這兩我忙的走不開,老人只能嘆一口氣,你媳婦生個小感冒,兒子忙裡忙外一刻不離開,老孃生病一拖再拖沒有人管,兒子有了老婆,老孃就成了外人了。

兒子結了婚,是與父母親,還是與老婆親?

總之,做兒女的要有道德良心,父母親辛辛苦苦的把我們從小培養到大,父母親現在走不動了,看病有醫保,吃飯有退休工資,國家還有底保,父母親就是希望子女能經常回家,來看看父母親,父母親也想看看兒孫,能與父母親在一起談談,父母親也沒有別的要求,父母親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親老,也是法律規定的,也是我們每一人應盡的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