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核心觀點

1、總體配置:整體倉位小幅回落,創業板持倉創3年新高

2020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規模與持股市值再度提升,股票配置比例環比小幅回落。我們選取開放式普通股票型基金、開放式混合偏股型基金、封閉式普通股票型基金、封閉式混合偏股型基金作為統計樣本(主動偏股類基金),測算結果顯示,一季度主動偏股類基金持股市值和資產規模雙升,其中基金資產總規模上升6.63%至16578.20億元,持股總市值上升3.77%至13713.92億元,股票配置比例環比回落2.69%,降至82.72%。

板塊方面,2020年Q1集中加倉創業板,主板倉位則明顯回落。通過測算不同板塊在基金持倉中的佔比情況,可以觀察到:一季度創業板獲得顯著增持,創業板倉位較四季度環比提升4.42%,中小板倉位小幅提升0.80%,而主板倉位明顯回落,環比降低5.73%,一季度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倉位分別為57.59%、20.77%和20.68%。主板倉位回落主要源於上證50和滬深300成分股倉位的回落,其中上證50倉位較上季回落5.83個百分點至17.09%,滬深300 (剔除上證50)倉位較上季度下降3.04個百分點至40.30%。一季度,大盤先後經歷了國內和國外疫情蔓延的衝擊,走出“N字形走勢”,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在季度內累計跌幅分別為9.83%和4.49%。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2、行業配置:必需消費、新老基建確定性溢價凸顯總體來看,內需與科技板塊獲增配,週期與可選消費大幅減倉。1)從倉位變動來看,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計算機、傳媒、農林牧漁和通信是加倉比例最大的行業,而非銀金融、銀行、家用電器、電子和房地產減倉幅度居前;二級行業中,計算機應用、醫療器械、化學制藥、食品加工和生物製品等行業加倉比例居前,銀行、白色家電、飲料製造、電子製造和保險被減倉居多。2)從靜態持倉來看,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仍集中持有消費、成長與金融地產板塊,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子、計算機、傳媒和房地產行業倉位居前。3)從歷史均值偏離度來看,目前超過均值最多的5個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電子、食品飲料、計算機和傳媒;低於均值最多的5個行業分別為銀行、非銀金融、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和化工。醫藥持倉達到歷史最高位,金融週期再度降至低位,板塊配置再現兩極分化。年初以來,海內外疫情反覆衝擊下,醫藥板塊成為市場最有效的避風港,3月行業社零數據顯示,醫藥品是為數不多的能夠保持接近2位數增長的行業,僅次於糧油、食品;整個一季度偏股型公募基金醫藥持倉環比提升5個百分點,倉位基金達到歷史最高位。除醫藥外,TMT、農林牧漁在一季度倉位提升也均超過1%。相較之下,金融、地產、可選消費等順週期板塊則遭遇了全面減倉,其中非銀金融、銀行、家電倉位下滑幅度超過2%,而電子股也受到海外需求影響減持幅度也達到1.9%。週期類行業倉位由於在前期已降至低位,Q1基金持倉變動不大。截至一季度末,偏股類基金持倉歷史水位(2005年至今)低於5%的行業有公用事業、採掘、建築裝飾、鋼鐵和交運,而銀行水位也逼近5%(5.9%)。

海內外疫情反覆衝擊下,必需消費、新老基建確定性溢價凸顯。一季度新冠疫情蔓延給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壓力,首先是國內新冠疫情從1月20日開始全面爆發,春節歸來後帶來了A股歷史上第二大單日跌幅;隨後自2月下旬開始,中國以外地區疫情加速蔓延,帶來避險情緒顯著抬升,尤其是3月6日開始,以俄羅斯與OPEC石油減產談崩為導火索,風險資產的下跌開始演化為資產拋售潮,暴跌-拋售循環引發了跨資產共振下跌,並最終演化為全球市場的流動性危機。在海內外疫情反覆衝擊下,市場主要關注點就落在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及企業盈利的衝擊,而必需消費、新老基建確定性溢價尤為凸顯,內需和科技也成為國內機構的加倉主線。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三、個股配置:持股集中度小幅回落,邁瑞醫療提升居首 2020Q1公募持股集中度小幅回落,邁瑞醫療倉位提升居首,中國平安回落幅度最大。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前20、前50和前100重倉股持股佔比較上季均出現小幅回落,分別達到33.15%、53.00%和70.79%。從個股行業分佈來看,前20大重倉股主要集中在消費板塊,持股佔比最大的5只個股分別為:貴州茅臺、五糧液、立訊精密、邁瑞醫療和恆瑞醫藥。從個股倉位調整來看,倉位環比提升居前的個股主要集中於醫藥和計算機板塊,其中邁瑞醫療、中興通訊、恆瑞醫藥、海大集團和用友網絡加倉居前,倉位分別提升1.24%、0.85%、0.62%、0.57%和0.50%;同時減倉居多的前十大個股主要集中於金融和家電板塊,其中中國平安、格力電器、招商銀行、美的集團和萬科減倉居前,倉位分別回落1.50%、1.41%、1.03%、0.81%和0.76%。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風險提示

1、政策環境超預期變化;2、外圍市場大幅波動;3、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

具體分析詳見2020年4月23日發佈的《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20年Q1基金倉位解析》報告

分析師:張啟堯 分析師執業編號:S0680518100001

分析師:張峻曉 分析師執業編號:S0680518110001

特別聲明:《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國盛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非國盛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受或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聲明:本訂閱號是國盛證券策略組團隊設立的。本訂閱號不是國盛策略組團隊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訂閱號所載的信息僅面向專業投資機構,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本訂閱號所載的信息均摘編自國盛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或者系對已發佈報告的後續解讀,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讀者參考時還須及時跟蹤後續最新的研究進展。

本資料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因此個人投資者還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本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或傳播。

「國盛策略|Q1基金倉位解析」整體倉位下行,哪些板塊逆勢增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