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知识产权好故事,做好知识产权文化的传播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机制,12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以及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在内的近16家重点媒体莅临飞天诚信,听取了飞天诚信副总经理、创始人之一陆舟先生、副总经理吴彼女士的专题汇报。


讲知识产权好故事,做好知识产权文化的传播者

讲知识产权好故事,做好知识产权文化的传播者


飞天知识产权发展小故事


1998年,北京中关村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平房里,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仅仅几万元的启动资金,一个初创的小公司就此诞生。


时至2019年,历经21年的发展,飞天诚信一步步走来,完成了从一家小微企业到上市公司的华丽转变。在这成功的背后,除了有无数的辛酸和泪水,坚持不懈的付出及努力,知识产权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场诉讼唤醒意识


2005年,一场不期而至的专利战向飞天诚信袭来,发起专利诉讼的是一家来自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该公司当时正与飞天诚信共同竞标美国一上千万美元的项目,且处于不利地位,眼看订单要被飞天诚信拿下了,便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将飞天诚信告上了美国法庭。


当时对方在美国拥有十几件授权专利,而飞天诚信仅在中国获得一篇发明专利权,在与对方的抗衡中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为此,飞天诚信痛下决心,努力加大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强化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时将公司的创新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方式进行保护。


2008年初,经过三年的积累,飞天诚信在全球拥有的专利权数量已经超过对方,双方也进入到相持阶段。2009年,飞天诚信的专利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双方的专利实力差距也进一步拉大,此时的飞天诚信在与对手的谈判中完全占据主动,显得游刃有余。最终,这场历时近5年的专利诉讼拉锯战以全球和解告终。


飞天诚信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诉讼好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企业应该尽早觉醒,直面危机。


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先行


知识产权圈里有这么一句话:“只有吃过苦头或者尝过甜头,才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经过了这场耗时5年的专利战,飞天诚信不仅让竞争对手刮目相看,自身实力得到了质的发展,2005年到2014年专利申请量完成了1到1000件的逆袭。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已完全融入到企业发展的血液中,贯穿于企业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现在,飞天诚信已对自主研发的产品建立了完整的专利布局,围绕核心专利大力挖掘边缘技术,实时推进边缘技术的专利申请工作,努力建立技术与知识产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充分调动企业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为知识产权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管理创新有良效

提升知识产权质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的质量,是所有专利申请人特别重视的方面。在这方面,飞天诚信一直摸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并逐渐形成了属于飞天诚信的独有的工作模式。

飞天诚信在日常专利申请过程中,设立严格的专利评审制度,每周有固定的专利评审时间和评审团队。从专利发明点提出伊始,就予以把控,飞天专利申请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基础。每申请一篇专利之前,专利工程师都要先对相关技术进行检索,了解相关技术的专利公开情况;专利评审组将行业前瞻性、技术准确性、维权易用性纳入日常评审内容。

近年来,飞天诚信在国内信息安全领域也勇于担负起维护信息安全终端类产品良性市场竞争秩序的重任。


多年积累迎硕果


截止目前,飞天诚信共申请专利1700余件,70%以上为发明专利,先后有1200余件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大部分为发明专利;海外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同时,获得了众多知识产权荣誉资质。


总而言之,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攻防兼备的威慑力量,也是企业保卫自身核心利益的重要手段。飞天诚信也将一如既往做好创新工作,以及高价值专利的积累和布局,真正做到“产品未动,知识产权先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