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綠色發展再添綠色動能

為綠色發展再添綠色動能

工人加緊調試氫能源電池公交車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氫能的燃燒產物潔淨、不產生溫室氣體的環保性與可再生性已成“業界良心”,而其儲存和轉換其他清潔能源的樞紐能力、熱值高效等優勢,也使它穩佔“新世紀重磅二次能源”的位子。

日前,我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迎來好消息,“雅安造”氫能源電池公交車將於下半年正式投用。

“雅安造”氫燃料新能源公交車

將於下半年正式投用

4月28日,雅安經開區四川新築通工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工汽車公司)檢修地溝車間,通體呈銀色的9米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停放其間,尾部發動機艙向外開起,由氫燃料電池系統與超級電容共同組成的動力傳輸系統呈現眼前。地溝中,工人正檢查車輛底盤狀態。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新能源汽車主要技術發展方向之一,和傳統電動汽車相比,它具有能量密度更高,零排放、零汙染等優勢。

“目前,我們生產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試製階段已基本結束,調試結束後,便可啟動產品公告申報相關工作,如果進展順利,預計將於下半年正式與大家見面。”通工汽車公司相關技術負責人介紹。

相較於傳統新能源公交車,氫燃料電池系統與超級電容共同構成的發動機,將為新一代城市公交車提供“1+1>2”的動力傳輸系統。加入氫燃料電池,將解決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在車輛起步、上坡等階段,發動機將僅讓輸出、回收功率強勁的超級電容介入,提供瞬時爆發力,在正常行駛階段,則由氫燃料電池系統與超級電容共同發力,提供更加平穩、長續航的動力供給。

從項目正式立項到即將下線,“雅安造”氫燃料新能源公交車用時尚不到1年。

2019年下半年,通工汽車公司正式啟動氫燃料新能源公交車自主研發工作。項目開展以來,企業克服種種困難,在疫情防控期間也毫不鬆懈,緊鑼密鼓推進新車型各部分研發調試工作。

“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如何將氫燃料電池與超級電容合二為一。”上述負責人介紹,通過整個科研團隊密切合作,加班加點,最終攻克了這道技術難題,成為國內首創。與傳統技術路線的氫能公交車相比具有系統功率強勁,道路適應性強、電池壽命長、安全性高、能量回收效率高等諸多優點,綜合續航里程預計達到400km。

“近年來,氫燃料汽車銷售數量逐年上漲,通工汽車作為一家年輕的公司,只有緊盯未來發展方向,通過不斷技術創新,才能更好搶佔氫燃料汽車市場。”通工汽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下好“先手棋” 佈局氫能源產業鏈閉環

當前,世界能源產業正處於由不可再生資源向可再生資源、高碳向低碳轉變的關鍵變革期。開發、利用氫能源已經成為世界能源產業變革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氫能源作為清潔低碳、來源多樣的二次能源,具有熱值高、可儲存和安全可控等特點,能量密度是煤炭的6.8倍,綜合效能遠高於傳統能源。2019年,氫能源發展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僅是我市著手佈局氫能源產業鏈中的一環。沒有相關基礎設施支持,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獨木難支。

“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是氫能源產業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我市氫能源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和吸引力。”市經信局產業政策法規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氫能源產業發展相關規劃將於近期正式印發,當前,我市正與省內外優秀企業對接水電解制氫和加氫站項目,力爭年內在我市開通首條“雅安造”氫能公交示範線,屆時,市民將坐上比電動公交車更環保的氫能源客車。

如今,制氫方式正由傳統的工業廢品制氫向更為節能環保的水電解制氫轉變。“制氫方式的轉變,對我市發展佈局氫能源產業也是利好。”該負責人表示,我市水電資源富集,裝機容量規模全省第二,發展氫能源產業將進一步促進我市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同時,我市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依託對電解氫需求的巨大市場,大力發展水電解制氫產業,不斷擴大電解氫生產規模,圍繞制氫、儲氫、運氫三大核心設備,發展一批氫能源上游裝備製造行業,形成產業鏈閉環,力爭打造電解氫生產應用示範城市,並最終成為全國重要的氫能源裝備製造和電解氫製備基地。

隨著氫能源電池公交車即將投用,我市已在佈局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率先落子,下了“先手棋”。

記者 楊宇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