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处事都想出人头地,是吧!(4)

观人之道

要想出人头地,必须了解对手,必须洞察别人。可是这绝非易事!

战国时著名的游说家、政治家韩非子曾有过这样一番感慨:“所谓游说的困难,最困难的不是游说人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是游说人必须具备伶牙俐齿的口才,也不是他就身处险境而缺乏勇气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了解对方的心,了解对手真正的思想所在。”

年轻人处事都想出人头地,是吧!(4)

识人用人高手曾国藩

只要了解对方的心,你就成功了一半。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兵法名言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研究交涉,说服技巧时,这句话更加显示出他的份量来。这可以看做是古今观人法的根本准则。虽然时隔两千多年,可它仍有穿越时空的巨大力量。

中国古代,孔子和孟子两位先哲也有自己独特的观人法。

孔子主张看一个人,不能单独的听他说些什么,而要观察他的行动,用他的所作所为作为判断标准。而孟子,则主张从人的眼睛来判断,他认为,观察一个人的为人,最简捷的办法就是看他的眼睛,没有比眼瞳更诚实的。每一个人的眼瞳都是无法隐藏心里的邪恶的。

年轻人处事都想出人头地,是吧!(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种方法自有它的道理。但要想具备观察人的眼睛的能力,即具备从眼神中看透人心的能力,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到。据说,精明的律师都是很精通此道,只要与你接触,从你的眼神中,就能看透事情的真伪。孔子,孟子都是一代大师,都有漫长而困苦的人生阅历,他们的话不无道理。即使对那些想出人头地的现代人,这种观人法也有它的意义。

人心难测,只有洞察人性,才能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

在洞察人心时,一个极为有效的辅助方法就是注意观察对方的各种动作,并能及时的了解对方各种动作所表达的意思。日本学者多夫辉,曾举出了,如何洞察现代人的举个例子:1、有骚弄头发习惯者多半是神经质,他们对涉及自己的事较为敏感。2、一面说话一面拉着自己头发的女性,大体上都较为任性。3、有些人习惯用耳朵来表达对别人说话的阻拦。4、好咬铅笔、指甲或者脚嚼香烟的男性,在性的方面可能尚未成熟。5、有隐藏自己嘴巴习惯的人,属胆怯而又想顺应社会要求的性格类型。6、脸上像是被摩擦了一样,出现了紫色的斑块,表示很自信的人发现了自己作的弱点。7、不断的摇晃,是焦虑的表现。8、双足不断交叉而又解开,表示不安定。9、如果女性双足不断的交叉,那就可能意味着对男性怀有强烈的关注了。

年轻人处事都想出人头地,是吧!(4)

年轻人动作行为图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菲德曼博士则对人在烦躁不安时的种种表现做了研究,并做了这样的分析:1、用嘴咬眼镜、铅笔等。这种人性格过分内向,好我行我素。有时被人催逼太紧了,也会大发雷霆。2、用指头拢头发,轻搔面部,或者食指放在嘴唇上。这种人很达观,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也会泰然处之。3、抚摸或抓下巴。这种人老练,处理问题较理智,。4、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一个富有表情的人,自信心强,敢冒风险,即绝不轻易改弦更张。5、心不在焉的乱写乱画,这是有创造力的表现。这种人往往慷慨大方,容易与之相处。6、咬牙切齿。易怒,心胸狭窄,易用感情代替理智。

现实生活中还需我们多加努力,观察别人眼睛,洞悉别人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