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有说话力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蔡康永曾问胡歌:“你喜欢长发还是短发的女生?”

胡歌说:“见到小S之前,我喜欢长发的;见了她之后,我觉得短发的更有魅力。”

蔡康永又追问:“如果有机会可以跟小S去旅行,你会带她去什么城市呢?

胡歌回道:“带她去她老公在的城市。”

蔡康永又问:“那你愿意给几天时间与小S一起相处?“

胡歌说:“看她孩子吧。”

面对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他:“很会建立和女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胡歌说话巧妙,接连躲开蔡康永在问题中挖下的“坑”,还顺带把身在台湾的小S盛赞。

会说话的人,在面对别人的刁难时,都能够从容应对,既化险为夷,又赢得了口碑,实属两全其美。

有说话力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对于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有说话力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一书中也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有一个叫杨巴的生意人做得一手好茶汤,很多人慕名而来。有一次,一位大官来到店里,但是当杨巴将茶汤送上去的时候,这位官员很生气地把茶碗直接扔到了地上,碗被摔得粉碎,周围的人都吓得不敢吭声。

这时跪在地上的杨巴,看到地上的茶汤上浮着芝麻碎,明白了原因:这位大官一定是将芝麻碎看成了脏东西。

当众戳穿这位官员连芝麻碎都不认识,这样会让对方很没面子;但如果不解释,又难以让对方息怒,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机智的杨巴怎么做的呢?

杨巴连声求饶:不好意思,小民不知道大人不喜欢吃芝麻碎粒,我再去给你换一碗,希望大人您原谅。

巧妙的一句话,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他当时愤愤不平,坚决说自己的茶汤是没问题的,是官员不识货,估计少不了挨板子。

杨巴用他的说话力恰到好处地化解危机,

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说话力都是一项必备的技能,而职场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提升,所以对于职场来说,说话力尤为重要。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提升自己的说话力。

一、你的说话力决定你的职场高度

普林斯顿大学对1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智慧”、“专业技术”、“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哈佛大学调查结果显示:职场中大部分的问题出在沟通上面。在500名被解职的男女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

职场中,会说话可以解决不少的矛盾,用更好的处理方式,最后能变成风平浪静。

有说话力的人,用语言就能解决职场一系列的问题,越高的职位,对说话力就越来越有要求,反过来,说话力也会对职场的升级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你的说话力决定着职场高度。

二、为什么说话力有利于职场升级

1.思维列车通畅,叙述有条理

不久前,在财务部任职的小王被领导叫到了办公室,被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王,最近半年,公司销售额增长明显,利润也非常可观,按理来说公司资金充足。可是,为什么我每次花钱的时候,你们始终对我说账上没钱,这钱都去哪里了呢?”

顿时,小王脑海中涌现出无数信息,想开口,却不知如何说起。

沉默了半晌,老板说:“你回去好好想想,过段时间给我答复。”

小王深感痛苦,他发现他大概知道这项那项的开支:买电脑,公司卫生,A4纸的采购……但太繁琐,要连贯表达清晰且直中要害,又乱得很。

“对于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有说话力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其原因是,他的脑海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脉络。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总的来看公司大概有哪几部分的重要开支,按照员工开支,宣传开支,设备开支……一项一项清晰列出,细枝末节的开支归总到里面去,这个问题就引刃而解了。

员工开始,宣传开支,设备开支……这些是列车的一节一节车厢,有说话力的人将每一项归类好属于其位置车厢里,思维列车通畅,叙述自然也有条有理。

2.影响力是“演”出来的

“我们打算重新发明手机,我想向你们展示四件东西:手机、照片、日历和手机短信,这些是一部普通的手机所具备的功能,我们将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把它们展示给大家。因此,让我们往下看。“

“你们看到手机左下角的图标了吗?我只需轻轻按它。现在,我进入‘通讯录’,我怎么翻阅‘通讯录‘呢?我只需轻滑滚动条。“

在2007年的Macworld大会上,苹果公司CEO乔布斯进行的一段演讲被称为“创造历史的大事”,该演讲标志着IPione手机的问世。

“对于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有说话力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无疑,乔帮主是一个有说话力的人,他用他绘声绘色的“表演”,成功的达到了向受众传达信息的目的。并影响受众的目的。他的“演”让在场的观众都被惊呆了,在观众们心中有了很深的印象,并造成了影响力。

乔布斯的高度,我们不一定能达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普通人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影响力是“演”出来的。

罗振宇在《奇葩说》中说道:“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而影响力由写作和演讲两个能力构成。”

相对于写作,说话涉及更加丰富的使用场景,以及更加高频的使用环境。

因此,说话力与影响力的关联更强一些。

影响力与说话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3.有利于成为团队的闪光点

东旺刚来是公司刚来的技术人员,那天穿着短袖的时候坐旁边的女同事指着他纹着刺青的胳膊“诶呀,你纹这么大的刺青!”女同事的声音比较高,公司里的人都听见了。

东旺随即说“有刺青会感觉流氓吗?”

女同事点点头说:“有一点。”

“有刺青的不一定是流氓,他可能是岳飞呀!”

原本大家不熟悉,东旺这么一回答。办公室的人都笑了起来,直呼:东旺,你真是回答得妙啊。

他用生动的语言化解了尴尬,给自己解了围。也让大家记住了他。


“对于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有说话力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三、三个技巧,助你提升说话力

  • 三省吾话,说话前先“安检”
  • “黄金三点论”突出说话重点
  • 语言金字塔,结论优先行

1.三省吾话,说话前先“安检”

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后来,”吾日三省吾身“就被人们用来提醒自己要日常反思。同样,我们的话在说出口之前也需要”三省“,在心中”安检“一次。

朋友之间家人之间的谈话可以随意一些,不必在乎有什么含义,彼此能想通,空洞的长篇大论也不无不可,但是在职场上,这样就不合适了。

1)内容安检

这天,刘玉在和上司述职:“……市场部门的推广已经到位了,无论是报告还是流量都在我给您的文件力,您可以过目。财务那边的相关的资料我也已经拿给您了,关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对比,您可以亲自查看。后勤部门的人员安排的资料你……”

顾总觉得啰嗦极了:“刘玉,下次你把你的话再组织一遍,再和我沟通。”

刘玉后来反思自己的话,哪里不对了吗?我都说全了呀。

和前辈聊到这个事的时候,前辈指点他说:“你如果说‘孙总,市场部门,财务部门的报告还有后勤部门人员安排的情况都分别在我交给您的这几份文件力,您过目’这样一句话就能搞定,不是更有效率吗?”

刘玉恍然大悟,直呼当时应该停下来考虑一下再说。

在谈话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话是否简练,是否说了很多无意义的话或者重复的话,是否在有限时间内把你的意思表达尽了。如果觉得有问题,赶紧停下来,让自己的脑子先安检一次内容,再表达。

2)听者安检

“安检”听者的态度。人对于无赖的事情是提不起兴趣,不愿意花时间的,有时候容易表现再微动作上。如果在和同事讲话的时候,发现同事没什么反应,或者勉强迎合,又或者边忙工作边听,很忙的样子,那么这时候的我们,就该停下我们的话语,不管我们的话题她是否感兴趣还是确实有事要忙,但当时总不是谈话的好时机。

这让我想起我们公司的小悦,有一次看到她主动在和小余聊天,她满脸笑容,可能在分享着这周的趣事。然而小余呢,和她聊一会儿又回去看自己的电脑,动手敲键盘,几次过后,小悦就及时终止了她的话:“诶呀,我光拉着你聊天了,我想起我还有个报告没写,我先写哈。”

小悦通过对同事的判断,发现小余当前有事情要忙或者对自己的话题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及时机智地终止了谈话。

总之,想把话说好,得多在心中检查,也借助外界的反馈帮自己检查,以后继续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

2.“黄金三点论”突出说话重点

<code>黄金三点论就是发表简单演讲或谈话时,在表达某项见解时,说三个要点。/<code>

只说一两点会显得单薄没有内涵,支撑不起一句话;说四五点别人又不容易记住,显得冗长繁琐,找不到重点;说三点很容易听的人抓到重点,同时又给人以思路清晰、讲话有条理的感受。把想说的话分为一、二、三,即运用了“黄金三点论”


“对于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有说话力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年会上,苏东作为受表彰的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此时此刻,百感交集,能获此殊荣,真的有很多话想和大家分享,不过我想用三点来概括我此时此刻感受:

第一是感谢,感谢打击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团队伙伴们的共同努力,没有他们,这个项目无法实现从0到1。也感谢领导的认可,认可我们的成绩。

第二是责任,虽然我们是个小团队,但并不意味这要减少责任。我们希望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能给公司带来更多成绩。

第三是展望。我们公司作为一个成长型企业,每年都在以较快的步伐不断向前。我们会陪伴着公司,一起前进。“

苏东用寥寥数语表达了自己获奖的感受,相信每一位听者脑海中都很清晰回荡着:感谢,责任和展望这三点,这就是“黄金三点论”的效果

“黄金三点论”是演讲界的万能模版之一。

《精准表达》一书中也说:运用“黄金三点论”,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有条理。

以下是三点论常用表达句型:

(1)过去……现在……未来……

(2)十年前……现在……十年以后……

(3)首先……其次……最后……

(4)第一……第二……第三……

(5)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

我就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一方面……一方面……还有一方面……

我发表三个见解……

我就产品、市场、服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我们目前有三个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是……第三个问题是……

我们的任务是分三步走……;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黄金三点论理解起来很容易,关键是要加深三点论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这样在职场和上司回报或者和员工讲话时,在发表见解评论时,就会想到要讲三点内容,然后展开联想、组织语言。

3.语言金字塔,结论优先行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得举个例子对比一下:

情景:小葛在和王总汇报他今天的安排

句1:王总,李总说他今天在广州的事情还没结束,还要在那边待一天,今天没时间过来参加会议了。周经理说他今天要去总部去述职,下午不一定赶得回来。维修部那边说,会议要用的展示的机器,今天维修不好。所以,建议会议改到明天下午三点,你看可以不。

句2:王总,和李总的会议改到明天下午三点,可以不?因为李总说他今天在广州的事情还没有结束,还要在那边待一天,今天来不及参加。周经理说他今天要去总部去述职,下午不一定赶得回来。维修部那边说,会议要用的展示的机器,今天维修不好。

你如果是王总,你更想听哪一句?

同样一句话,句1让人开始听得云里雾里的,一会儿说李总,一会儿说周经理,一会又说了维修部,言左右无重点,听了半天才知道才他最后想表达的。实在是让人接受信息费力。

句2用了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其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对于一些复杂的话最好采用金字塔原理,先说事情的结果,然后再逐步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这样能有条理、有逻辑地把事情讲清楚。

“对于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有说话力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句2 中,小王首先阐明“会议时间改到明天下午”的结论,再解释原因,虽然传达内容都是一样的,结构却是不同的。句2明显让人感觉效率提升很多,直接就能知道结论。职场毕竟不能占据我们的全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效率至上才是最该做的,所以传达语言通俗易懂为好。

用好语言金字塔,结论先行,其余分别在后,相互之间不重复。

四、结语

职场中,任何时候都要与人沟通。而说话力是职场人不断提升的辅助动力。

想要提升说话力尝试这三点:

1.三省吾话,说话前先“安检”

2.“黄金三点论”突出说话重点

3.语言金字塔,结论优先

诸葛先贤说过: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

多练,才可掌握,多练,才能精通。希望以上的方法我们多练习,从而提升说话力,使其伴随着我们职场上一步一步的升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