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要擇時嗎?


因為暫停了三個月的定投,收到了不少同學的疑問:

不是說定投不擇時嗎?

人為判斷股市漲跌是不是背離了定投的本質?

你是不是在炒基金?

今天我就統一來說下對“定投要不要擇時”這件事的思考。

開始之前要先聲明,我自己對這件事的想法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眼下的結論也未必是絕對正確、不會改變的終極結論,你完全可以抱有和我不一樣的想法和做法。

首先定投不擇時這件事有個前提,就是你沒有能力、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預測股市的漲跌,又知道股市是長期收益最高的大類資產。

所以你採取定投的方式投入股市。避免買在最高點和錯過最低點,最後獲得一個市場的平均收益。

所以原則上說,定投不擇時這件事大體上是對的。相比普通人追漲殺跌,頻繁交易,選擇靠譜的品種,不擇時地定投確實要好得多。

但股市的漲跌真的沒法預測麼?我覺得這件事不能一概而論。

準確地說應該是短期股市的漲跌難以預測,週期越短預測的難度越大,也就是說——

預測股市長期的漲跌是完全有可能的。

就像芒格說的“預測一件事會不會發生比預測它什麼時候發生容易得多”。

讓你預測明天股市的漲跌是很難的,但讓你預測10年後股市的漲跌就會容易很多。

定投不也是在預測股市是長期上漲的嗎?

(看到這裡很多槓精肯定又要來槓,說你預測一下十年後快手還在不在?預測快手明天還在。我懶得解釋,懂的就懂)

所以當你聽到“股市的漲跌無法預測”這句聽起來無比正確的話的時候,先別忙著相信,要弄明白它背後的前提和假設。

本質上我們不可能脫離任何預測進行投資,任何投資決策背後都隱含著某種預測。

我認為,通過市場整體估值、具體指數品種的估值以及股債利差等流動性指標,是可以有較大勝率預測出股市長期的漲跌的。

拿中證500舉例,一個利潤增速預期只有15%左右的指數,短期市盈率從20倍漲到35倍,你覺得短期暴漲的概率有多大?

從歷史來看,在明顯高估的時候開始定投指數,收益明顯差很多,持倉體驗也非常不好。

其實說不擇時,無腦地,長期地定投容易,但你知道中國基金的平均持倉時間是多少嗎?

答案是,8個月。

所以持倉體驗對於大部分定投者來說,尤為重要!

如果8個月還沒賺錢,大部分人就放棄了!

我相信到現在還有這麼多同學跟著我定投,等著我恢復發車,看我的文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

我在比較低估的位置開始定。只要是早期就跟著我一起投的,後來又跟著我暫停的,現在或多或少都是賺錢的,如果運氣好點的,賺得可能還比我的組合多。

這種良好的盈利體驗,讓大家體會到,定投股市是真的可以賺錢的。

如果我從高位帶大家開始定投,投了1年多還是虧錢的,我一直在那說定投不擇時,長期看股市是收益最高的資產,長期看都會回來的——

有人信麼?早把我噴死了好嗎!到現在組合沒跑贏無腦定投滬深300都被多少人說我傻逼了!

說到這我就順便說一句,很多人可能覺得無腦定投滬深300很容易,你這都跑不贏,還做什麼組合。事實真的如此麼?

無腦定投滬深300門檻非常高——

過去10年,滬深300的最大回撤超過40%,其中有8年的最大回撤超過10%,毫無緣由隨隨便便下跌個30%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試問有幾個無腦定投者在這些巨大回撤發生的時刻還能堅持的住並告訴自己說定投不擇時?長期都會回來的?

或許有少部分人可以,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害怕波動是最基本的人性。

而這就是你自己定投和做公開組合非常不同的地方。

自己投你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高喊著定投不擇時,嘲笑別人根本不懂定投的本質。

而做公開組合的人,要照顧到每一個人的持倉體驗,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幫大家做大週期的擇時。

讓大家在低估時候買入,高估時候不投或者賣出,降低迴撤,增加收益,體會那種“我對了”的快感。

很多時候你不但要跟別人反覆說長期,還要讓短期的體驗變好,讓人相信長期真的會好,然後能比較舒服地等到長期美好來臨的那一天。

不然要我幹嘛呢?我做這些不就是為了服務好大家這些事麼?

吹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我的苦心。算了,繼續往下說。

進行大週期的擇時,在A股這種大漲大跌的市場,確實能夠明顯提高收益。

你可以把定投想象成一個股票+現金的組合。暫停定投其實就是用擇時帶來的收益,去彌補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同時提升持倉的體驗。

這裡就要說到機會成本的概念了,機會成本指的是你放棄的機會里,代價最高的那一個。

放在暫停定投上就是,我們放棄了短期可能股市上漲帶來的收益和現金的貶值,去兌換一個長期的高收益和低波動的持倉體驗。

以我這幾年的投資經驗,我覺得這個成本付出得值,大週期擇時帶來的潛在收益是超過暫停定投的機會成本的。

這裡又說到一個知行合一的問題,就是我自己的股票賬戶目前倉位較輕,還在不斷減倉,這時候如果讓我去堅持定投,明顯是和我的投資理念、投資體系相悖的。

我認為組合應該是自己投資體系的自然延伸,是自己真的想做的一個組合,自己真的投真金白銀下去買自己想買的東西。

而不是為了某個“定投不擇時”的機械理念,去做一些違背本心的,為了做而做的事情。

所以總結一下,所謂定投不擇時,其實指的是反對短期頻繁預測股市,追漲殺跌,導致頻繁交易,以及為了擇時佔用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導致生活和工作質量下降。

而作為一個公開組合管理者,我覺得我有能力通過大週期擇時,來提高組合的長期收益和持倉體驗,對抗人性害怕波動、幾個月不漲就拿不住的那一面,讓大家真的能從定投這件事上獲益。

我就是做這事的。

當然如果你真的無懼波動、具備長期信仰、能堅持無腦定投滬深300,我覺得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做,我們本質在做的是不一樣的事情。

我一直都說,世界上沒有唯一正確的投資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沒必要互相槓,真的。

以上內容僅作為個人記錄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按此投資後果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