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窗口期 提升數字經濟“含金量”

4月15日中午,廣州一家頗負盛名的粵菜館內,大堂裡冷冷清清,後廚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餐館經理說,疫情期間,他們建立了多個微信群,通過美團外賣和本地雲平臺等多種網絡售賣形式,讓宅在家裡的人們也品嚐到了正宗粵菜,“線上銷售額大大超過了疫情前”。

疫情之下,雖然實體門店的聚餐、購物、娛樂和出門旅行等傳統消費方式受到了較大影響,但我們在宅家期間,幾乎無一例外地感受到了在線消費和無接觸式配送的變化和便利。數字經濟看似“高大上”,其實一個通俗化的解釋,就是在鍵盤、手機App和“雲課堂”的輕觸點擊下,你已經躋身為數字經濟中的小小一員。

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對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和賦能作用抗擊疫情影響,進一步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了目標和方向,提出了系列具體舉措,為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畫出了“路線圖”。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作為一個經濟系統,數字技術得到了廣泛運用,國內外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同時應該看到,疫情發生後的宏觀、微觀態勢,也正在加速映射出數字化經濟實踐存在的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數字化形式單一、企業互聯低效、創新人才缺乏和數字安全隱患等方面。

誠然,數字經濟時代的誕生和興起,必然會伴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恰恰印證了我們正處在數字經濟的窗口期。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抓住機遇完善和深化數字經濟模式,提升數字經濟“含金量”,是一道歷史考題,其答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數字經濟要充分運用新技術力量。中國經濟的成長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數字化需求市場,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不斷變化的數字經濟直接相關,新興網絡信息技術(含共性技術和個性技術)的應用是每一個市場經濟個體進行商業模式和產品服務升級的重要手段,從而實現平臺化、智能化和品牌化的空間拓展。

數字經濟要實現線下線上的良性互動。“互聯網+”既服務於線上,也服務於線下,在運用現代網絡新興技術,推動經濟產業活動由線下到線上轉型的同時,要及時響應市場動態需求,實現產業鏈資源整合和無縫對接,從而在降低生產運營成本的同時,降低企業“試錯”“容錯”風險,獲取競爭優勢。

數字經濟要強化數字人才培養和培訓。隨著數字經濟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的轉移,也必將引領市場經濟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型。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型工科建設、大規模開展數字職業技能培訓,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的人才高地。

據統計,2020年頭3個月,我國線上經濟和智能式消費成爆發式增長,既反映了疫情常態化機制下人們生產生活的必然需求,也彰顯出數字經濟蘊含的巨大潛力。作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系統化體系,數字化經濟雖然遠非一蹴而就,但只要保持清醒認識,練好紮實的基本功,就一定能奏出數字經濟的時代強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