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私域流量

一:誤 解

對私域流量的第一個誤解是,大部分商家認為私域流量是從A渠道導入B渠道的。比如做天貓的,想做私域流量,就會把天貓客戶導入微信(去年我們很多客戶都在做這件事)。而我的看法是,私域流量不僅如此,除去本身已有的資源導入而外,做私域流量的團隊還要有從互聯網其他各處收集到流量,增加品牌曝光的能力。不然也就是披著社交殼子做的還是天貓生意。

二、私域流量的核心作用力

私域這個詞很好理解,是相對於公域空間而來的,也就是流量私有化。有一個承載平臺對流量做深入精細化的營銷,以達到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銷量的作用。道理很簡單,操作更簡單,常規做法就是把各處收集來的流量,導入個人微信號、微信群、微信公眾平臺(俗稱三利器)。進行互動營銷。可是這裡面有個關鍵問題,到底要做什麼樣的營銷,才不致被客戶反感,反而是正面作用達到購買呢?(畢竟加客戶微信號及發內容,操作不好會被拉黑,品牌美譽度也會降低)。

而這還不是最大的難點。私域流量最大的關鍵是“流量”兩個字。如果把操作私域流量只理解為將客戶導入微信做業績提升,那層次還太低了。層次一低,視野自然低,視野低,可供參考的做法自然就少,自己被自己侷限了。

真正的關鍵在於:流量的分層運營。第一步,如何獲取新流量;第二步,如何提升流量價值;第三步,如何裂變流量。把這三步的路徑搞清楚,執行到可複製的程度,這事就能成了。

為什麼一向主張互動營銷為王的我,這次會不列為重點呢?因為從營銷心理學的角度想一想就知道,客戶看你的內容,願意和你互動,甚至購買,都基於你的品牌勢能。而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勢能,大白話說就是:你的品牌粉絲多不多。也就是你的流量大,客戶多,才會反向刺激客戶關注你,而此時你所做的一切營銷行為才有效。如果他不願意關注你,你做的再好的內容又有什麼用呢?這就是俗話說的,要捧場,先熱場。

所以,流量的獲取和再生,既是整個項目的基本保障,同時也是催化劑,更是強心針。不然可以反過來試試,如果不裂變流量,讓項目總監把內容做到極致,把客戶服務到極致,也沒多少人鳥你。這也是很多公司內容總監頭髮不多了的原因,把第二火力當第一火力,誰不掉頭髮。

時間和金錢都要花在刀刃上。在初期,一定要把流量三部曲搞定,做成可複製的通路,讓員工反覆執行。等到流量池到了一定的量級後,催化劑就形成了,這個時候你再優化一下內容和服務,都會顯得格外有用。

大量的商家,放著這條思路不走,天天折磨文案設計師,天天想把內容優化好,天天琢磨社群運營。三個字:沒用的。因為把內容做極致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時間的事情,其次沒有催化劑強心針,再好的內容又如何?這裡講個實話,我做了將近十年的互聯網運營,而且偏策劃和文案方向,我都不敢說自己的內容做的多極致(雖然我的互動率和活躍度已經很高了)。因為做內容和做產品一樣,並不是技巧的問題,而是“道”的問題,奢望剛招來的員工,就能直接到“道”的層次?那我們豈不是白混了。

三、決定成敗的關鍵

最後一個關鍵是,複製!做私域流量的都是企業,因此即使老闆懂,運營總監懂,沒什麼用,關鍵是如何複製思路和做法到執行層。我前面介紹的做了800萬私域流量的老闆就只強調一件事:複製和執行。不然你再好的思路,到執行團隊這裡卡住了,也做不大。所以如何把看起來很主觀的一件事,細化成一個個小指標,強化給執行層做到極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才是真正的內功修煉。舉個例子,社群做得好的標準是什麼?要達到這個標準,平時又需要哪些小執行標準?

如同前幾天聽到的一個案例,以前做過阿里鐵軍的一批人來做微信營銷,把鐵軍的那一套執行力複製到了微信上來,活生生做成了微信鐵軍,那業績簡直槓槓的。所以可複製才是終極制勝的根本。

沒有實操過的人,只會把事情搞複雜,因為他們不執行,不知道只有最簡單的路徑才最容易複製和做大;而實操過的人,苦口婆心勸你,別想太多,總結下來其實只有幾步就可以打造私域流量:

(1):制定好框架,微信三利器的搭建和基本運營節奏(個人號、微信群、公眾號),其中個人號最重要,也最有效。

(2):佈置流量矩陣,導入的流量➕從哪些平臺獲取的新流量。注意:一定要有新的流量進入,不然之前在其他平臺運營所出現的問題還是會一樣出現,新的流量既是增添新鮮血液,也是提供另一個數據樣本,讓運營人員發現更多可能性。

(3):強化流量運營三步曲(引入、提升、裂變)。初期不要太在意內容運營和社群,先滿足基本盤的建立,因為內容運營和社群運營會佔據我們大部分的時間精力,而在初期卻發揮不出威力。

(4):流量池基本盤建立好以後,才開始優化內容,加強互動,這個時候意味著要存活客戶,讓流量的流失不要太快。進的快,走得慢,才健康。

(5):複製給執行層,用最簡單的路徑,任何方案如果無法複製,都要重新思考。

當然,如果你滿足於幾百萬的基本盤,就不需要看此篇文章了。

歡迎找我交流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