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 | 如果你有幸年輕時住過北京

聊天 | 如果你有幸年輕時住過北京
聊天 | 如果你有幸年輕時住過北京

昨天的玉淵潭公園和銀杏大道

這周的幾天我住在北京,專程來探望生病痊癒在恢復期的阿姨,媽媽的姐姐,在北京上學時經常住在阿姨家裡,不算這幾年匆忙一兩日的出差,這應該是我離開北京後第一次認真的回到這個城市。

2008年18歲來到北京,24歲離開,這七年意義非凡。

我很喜歡海明威在晚年回憶自己年輕時住過的巴黎寫下的隨筆集《流動的盛宴》,他說“假如你有幸年輕時住過巴黎,那麼在此後的歲月裡,無論你身處何處,她都與你同在。(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讀到它的時候我很感動,並不是羨慕那些年輕時真的在巴黎生活的人們,而是想到自己有幸年輕時住過北京。這世界上的好地方很多,而我經歷過的北京,不會比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遜色。

此時此刻,呼吸著北京初冬的冷空氣,一口下去,不必遠行思緒已經飄向各方。今天想和你們稍稍分享一些屬於我的北京記憶,不管你現在或曾經住在這裡,希望你也和我一樣為(曾)身在此處而感到幸運

/

最好的對話總是發生在深夜的馬路牙子上

你知道現在我住在上海,哪個地方最讓我想起北京嗎?——長樂路那家地下青年聚集地“公路商店”。我時常路過那裡,每次看到一群群年輕人坐在路牙子上喝著啤酒跑著火車,我無比懷念北京的簋街、後海、三里屯、Mao Livehouse,因為這樣的場景在上海並不多見。

坐在馬路牙子上聽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侃大山,是北京的經典場景,你會聽到最鮮活的故事,也一定會因為喝了兩罐啤酒而更容易掉眼淚。

那幾年還很流行“北漂”這個詞,回想起來這個看上去並不正能量的詞反而給了異鄉人無比強大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在北京總是很容易交朋友,幾乎人人都在路牙子邊吹過牛、流過淚、再被彼此的荒唐話逗樂。

戀愛的犀牛 與 蜂巢劇場

剛剛刷微博發現今年是《戀愛的犀牛》20週年,“黃昏是我一天中視力最差的時候......”,現在敲下這句臺詞依然能回想起第一次看時的震動。

我上學的時候經常去東直門的蜂巢劇場,離學校不遠,加上學生票50塊,孟京輝工作室的那些話劇《兩隻狗的生活意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基本都看過,如今回頭才發現蜂巢幾乎是國內小劇場的開端,而戀愛的犀牛這麼多年來早已成為了無數人的話劇啟蒙,名副其實“永恆的愛情聖經”。何其有幸,在學生時代自以為最平常的休閒活動觀賞到的就是最高質量的劇作。

我還很喜歡去當代MOMA,記得很清楚大二那年新開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和庫布里克書店咖啡館,當時覺得就此找到了天堂,不知道現在有什麼變化,只知道後來我有機會去到了紐約、倫敦那些名聲大噪的文藝朝聖地,比起來,後者也就還好。

我懷念的三里屯后街15塊的莫吉托

當時離開北京最最捨不得的地方是三里屯,畢業後的頭一年我在三里屯附近上班,房子租在團結湖,工作日約好一輛蹦蹦,師傅每天9點半風雨無阻出現在家樓下,十塊錢可以實現十分鐘通勤,而且能體面的穿著高跟鞋上班,房子和朋友合租一人不到兩千塊,所以那一年雖是一個拮据的職場新鮮人,但我真的過得很快樂。

三里屯Village(還是習慣這麼叫,現在應該是“太古裡”)是當時最時髦的商業中心,所有進中國的大牌子都要開在那裡,而隔開Village南里北里中間的那條小路,才是人人都愛的,有人叫它“髒街”也有人喊“后街”,下雨天溼漉漉的踩著真的挺髒,週末的晚上人多的擠不動路,如果有人跟你說奇怪的話兜售奇怪的東西或拉你去看不知名錶演,你不要理就是了,路邊那15塊一杯的Mojito才是一定要喝的。後來,北京的朋友告訴我后街沒有了,現在變得非常文明和乾淨,我感到難過,因為這條穿插在光鮮現代的“考文特花園”裡的北京“考山路”帶給了年輕人多麼奇妙的體驗,這種精緻和粗糙混搭的多元感才是我愛的北京。

網紅的鼻祖 798

在“網紅”這個詞還沒有被髮明的時候我就深刻的體驗過了什麼叫網紅式打卡,以前我們女孩子不上課時會一起去798閒逛拍照,看完全看不懂的展覽,當然我們絕對沒一個人知道798的建築是什麼包豪斯風格,更沒人有興趣去了解園區背後新中國工業化的歷史,只覺得這些老廠房改造成的創意園、藝術區好有趣,一切都很新鮮,而且拍的照片可以在人人網上發一發(十年前的網紅行為和現在是不是一模一樣)。

我對798酒仙橋這一片的感情主要來源於當時跑去豆瓣實習的兩個月,豆瓣公司就在一座東德式舊廠房改造的建築裡,可以說是一個巨型的LOFT,就記得二層有大大的沙發,有當時最新型號的遊戲機Wii還有撞球桌,同事們都好有才華,音樂部門有PK14樂隊的吉他手,電影部門有現在電影圈的大V,總之就是當時心中的理想國與烏托邦,沒有留下來的原因只能說是,北京這座城市誘惑你的事物實在太多,生活在萬花筒裡又怎麼會安於小小烏托邦。

國貿橋下永遠只去通州的出租車隊

“師傅走嗎”

“去哪裡”

“(任何一個不是通州的地點)”

“不走”

每一個曾在國貿上過班的人一定記憶猶新的畫面,後來有了Uber滴滴估計看不到這樣的場景了,北京的出租車司機都格外的能嘮嗑,可能因為都拉過各種各樣的人,見過各種各樣的世面,我碰到過司機在我剛坐下來就說“小姑娘,做廣告辛苦吧”,我心想他怎麼能如此火眼金睛,結果師傅說除了廣告公司還有哪兒能像你這穿拖鞋上班呢!還記得好朋友說自己因為失戀在出租車上一個人放聲大哭了一路,師傅一句話沒打擾到目的地末了說了句,姑娘今天的車錢就不用給了發生什麼事都別太難過,結果她一感動哭得更厲害了。

在北京的那幾年,車是真難打,特別是冬天站在路邊攔車全靠信念,我曾經一次趕著回去上課著急到顧不了交通規則衝到一排正在等紅燈但都已載客的出租車隊伍前想要一輛輛問對方目的地是哪兒能不能拼車,結果那天敲開的第一輛車,對方說“這麼巧,我也去對外經貿”,那天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寫到這裡突然想當時怎麼沒和這麼有緣分的人認識一下,不過好像這才是生活,真實的生活,你會遇見很多人,經歷很多事,但也一定在滾滾向前中,無意裡忽略了很多很多。

/

看完了我的北京迷你回憶錄也許你會說,我無疑是運氣好的,能在北京奧運的那一年來這裡上學和生活,毫不費力的伴隨這座城市走過了日新月異的一路。

我同意我經歷的這一段2008-2014於我還是於這座城市都是“黃金時代”,但我不認為這樣的好日子總是在身後,這幾天我坐著無比有序的地鐵,呼吸著比14年好太多的空氣,耳邊是最爽朗的北京腔,我甚至有些疑惑這麼美好的城市我當時是如何狠心離開它,這裡依然是流動的盛宴。

不知道你們在哪座城,過著怎樣的生活,相信我,現在身邊的一切未來的你都會深深懷念,甚至想為之寫一封情書,信裡你會感慨的稱它為“黃金時代”。

/

週五不宜煽情,給你們看看我北京家裡的暹羅小豬。

聊天 | 如果你有幸年輕時住過北京聊天 | 如果你有幸年輕時住過北京

週末愉快

***** by spice *****

聊天 | 如果你有幸年輕時住過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