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興趣不濃,用道理感化,用語言鼓勵,用物質刺激,似乎都不管用,怎麼辦?

冶德平


鄉村教師傑克馬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一個員工之所以跳槽只有兩個原因,工作上不開心了,錢給不夠了。”

孩子不學習,家長用物質獎勵為什麼沒用?

因為獎勵不夠大,視為錢給不夠了。

事實上用物質獎勵乃至懲罰,都是非常錯誤的行為,你會發現,孩子會要求越來越多:

年幼時獎玩具,青春期獎現金,長大後就得獎車子房子……

第一次屁屁打紅了,下次就得施以更重的刑罰,到最後皮開肉綻了孩子都不慫;

這是因為物質獎勵阻礙了孩子對學習的體驗,本來學習成績就會給予孩子開心或者難過的感受,而他的老師同學同樣會給他以反饋,但是物質獎勵和懲罰就讓他無視了原本最真實的感受,只記得物質的愉悅和懲罰的恐懼。

為什麼講道理、語言激勵沒用?

孩子的真實需求沒被理解,講道理變成了囉嗦,語音激勵變成了強迫,這些被孩子視為另一種懲罰。

我們用成人的角度來解釋,當你失戀的時候,第一感受是傷心難過,旁人所講的道理、激勵難道你不懂嗎?其實此時你最需要的不過是大哭一場,一個無聲的擁抱而已。孩子同樣如此。

家長都沒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怎麼會聽得進去,而且家長所講的道理和激勵的語言,孩子其實早已爛熟於心。

孩子為何討厭學習?

學習本就是一件讓人難受的事情,討厭學習幾乎是所有孩子的正確情緒。

一件要做16年才能有結果的事情,大人都鮮少有能堅持下來的,何況一個孩子。

那麼為什麼其他孩子能熱愛學習?我想大多數人誤會了一點,他們不是熱愛學習,而是他們認知也體驗到了學習的好處!立槓見影的好處。

一個成績好的孩子,他能得到什麼好處?備受矚目,正面評價,這恰恰就是每一個孩子的基本需求:尋求在群體中的定位。

再簡單點,一個一年級的,學會了10以內加減法的孩子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他具備了能自己支配10塊錢以內買賣!這就促使他,如果想支配20乃至更大數目的財物時,他需要逼迫自己學習才能做到。

小結:

與其大條道理,獎罰並存,不如讓孩子切身體驗到知識對他的好處,立槓見影的好處。

以此建立內在動力,比任何一種外部激勵鞭策效果要好上百倍。


淅爸育兒記


換個角度想,家長不想上班,不想做家務,家長的長輩用道理感化、用語言鼓勵、用物質刺激,家長會馬上生出對工作和家務的興趣,像打了雞血一樣,瞬間元氣滿滿意氣風發,快樂的投入工作和家務中,可能嗎?

家長講出來的道理是否能感化自己?說出來的語言是否能鼓舞自己?小恩小惠是否能打動自己?這些隔靴搔癢的雕蟲小技,根本撓不到點兒上,當然不管用。

在學習這件事上,精神引導和以身作則遠遠勝過①枯燥的大道理②乾巴沒營養的語言③缺乏真誠的威逼利誘。

我們是孩子的親人,親人之間應該以誠相待,什麼是誠?學習是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任何人想過好這一生,都離不開學習,做飯需要學習,遊戲需要學習,工作需要學習,養育孩子需要學習,和家人相處需要學習,生存需要學習,想要過上高質量的生活還得通過學習精進自己才能實現。

請問身為家長的父母,你們熱愛學習嗎?你們每天看書或者通過網絡學習新知嗎?你們業餘時間都在做什麼呢?你們說給孩子的話,自己覺得可信嗎?學習那麼重要,你們通過學習變成更有趣的人了嗎?通過學習成長為工作領域的行家裡手了嗎?通過學習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了嗎?

網上有個段子,孩子因為成績不好,被媽媽罵笨鳥,孩子不服氣,就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媽媽問,那第三種呢?孩子說,第三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寫這個回答之前,愛人講單位裡同事的孩子,剛剛兩歲,給手機玩才能安靜不鬧騰,我說,壞了,這孩子是要毀了的節奏啊,這麼說吧,這位同事除了上班,只要閒下來就打王者榮耀,爸爸玩手機玩的那麼開心啥也不顧,你說孩子能不對手機有興趣嗎?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絕不是一句空話。

(某寶好多好玩的教具,開發智力的,訓練邏輯思考能力的,對基礎學科有啟迪影響的,能開動腦筋的遊戲不比手機遊戲更好玩嗎?)

想讓孩子對學習上心,通過學習實現人生跨躍,請家長把自己的業餘時間全部安排成和學習有關的事,爸爸媽媽日常交流的內容也以知識型內容為主,少說或不說沒營養的話,愛學習是優秀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學生,家長先打造自己成為優秀的成人。



最好的教育是喚醒孩子靈魂的教育,我是[阿娥你好],一個擅長和孩子交流的媽媽,也是一個愛學習、愛觀察、愛思考的寫作者,[關注]我,和我一起,每天成長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阿娥你好


每個孩子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這個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這說明學習對於他來講不是件好事情,沒有快樂,不輕鬆,有緊張和恐懼在裡邊。所以無論外在你怎樣做,都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你沒有改造孩子的內在環境,所有的人都在強調外在環境的重要性,比如說,你跟他講道理,跟他做遊戲,跟他語言鼓勵,給他物質獎勵,老師變了花樣的提高他的興趣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不能長久,為什麼呢?

因為不是發自孩子內在的內驅動力,而是外在的。外在的措施越多,外在的人做的越多,孩子做的越少,因為每一個孩子從根本上來講,都想做自己,都想成為自己,每個孩子都是可以的,在這裡就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在老師和家長的心目中,孩子是不是天才?是不是不用教就會?還是一個什麼也不會,必須教才能會?如果我們的假設是前者:孩子是天才,不教就會,那我們不用擔心,老師說的越少越好,家長說的越少越好,充分的發揮孩子內在的能動性,發揮內在的智慧,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讓孩子自己去把握,讓孩子自己去掌控學習,學習是他的事情。

如果假設是後者,孩子是教不會的,那麼神仙老師也教不會,所以我們對孩子的認知,我們對於孩子集體的潛意識,集體的認知決定了孩子的狀態,而不是孩子本來。我們家長和老師心目中這個孩子是什麼樣的,他永遠就是這樣的,所以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孩子,那麼在老師和家長的心目中就要改變對這個孩子的看法!把它看成是前三名的學生一樣對待,他這麼聰明,他學的這麼快,另眼相看他,那麼當我們對這個孩子改變了看法,改變了印象,改變了對待的態度,改變了方略以後,這個孩子本身就是無所不能的。他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孩子,而不是你把他教育成一個優秀的孩子,關鍵是你有沒有給他機會,把 他推到優秀孩子的位置上去,你還是一直把他推到一個學渣、不愛學習的位置上去,所以你把他推到什麼位置上,他就表現和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這是一個根本的內因,當家長和老師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教學和學習變得又輕鬆又快樂,因為我們抓住了內因,外果自然會呈現。

教育的難度不在學生,而在家長和老師內心的信念!天才少年不是特殊現象,而是普遍現象,只要你相信!!!



家庭教育心法


其實沒有人喜歡學習,可是人又是在不斷學習中才能成長和進步,這個適合矛盾的問題。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不是老師,也沒進去過教育領域,我只是一個三年級孩子的媽媽,所以我只能說我怎麼做的。

一、常常有寶媽和我抱怨孩子不愛看書,問我怎麼培養的閱讀興趣。

沒有孩子不愛閱讀的,這不是我說的是個著名教育家說的。

最開始,我培養她閱讀是因為她太愛看電視。最開始的兩個月確實是強迫,我就讀給她聽。當她發現閱讀有趣後,我開始挑書,最開始買的很多的是那種翻翻書玩具書,價格比較高,但是也不過是一件衣服錢,和平時玩具價格也差不多。孩子覺得新奇有趣。不過那時她最愛的是,聰明豆系列和各種科普繪本。那時就是她愛什麼我什麼買的多一些,再少量買些其他的。

二、數學思維怎麼培養

很多孩子4歲已經會10以內加減法,我閨女4.5歲連5以內的都不會,我教她就說她討厭數學。後來,我就買數學很好玩系列的繪本給她看,她還是反感。接觸了邏輯狗,她才知道原來數學不是加減法,數學真的很有意思。我發現她對空間思維特敢興趣,就和她一起看這方面的書。她數學和數學特別厲害的可能沒法比,不過在班裡卻真的可以,奧數沒正經上過,就是我給她講講。

三、英語

我英語超差,所以我吃虧我知道,我就怕她不愛英語。幼兒園時,她愛聽愛不聽,我就說培養感覺,她和我說討厭(T ^ T)續數學討厭後又討厭英語。我問老師,老師和我說掌握在班裡很快。我就嘗試在一二年級給報網課,結果不好好上,讓上就生氣,我就沒強迫。三年級開英語,班裡孩子很多多去外頭補課,我一沒精力二也是經濟壓力問題,第一單元我每天跟著來,第二單元就半來,第三單元幾乎沒管,現在發現還可以。至少讀和聽的感覺還是有的,不過英語真的是要多聽!

四、語文

我一直以為閱讀理解和作文只要閱讀量大就很輕鬆,結果真不是這樣,需要方法的。

字詞默寫,一二年級我都是跟著,今年幾乎沒管,我發現她掌握的還不錯,基本就是老師上課教了,回來注音本寫完作業基本就掌握了。

生字,因為從學開形聲字我就讓她看字知道形旁和聲旁,所以現在形聲字她很容易掌握,加上自己編字謎來加深記憶。

舉個例子:摔跤的跤,她說交警走路。

其實這種方法很好。我記得小時候我看過一個動畫片,裡頭主人公記憶 躺 他說身體靠著小和尚,燙 火上坐著湯。

背誦,我教她會斷句和重讀。下半學期要學《司馬光》,她老師前幾天讓先背會,我只是給她標了下斷句,告訴她古文的朗讀方法,她自己讀了兩遍就會背了(當然也是因為很短),而且理解了意思。

這是我的家庭教育方法,僅供參考,我女兒今年我覺得學習是開竅了,很多自己會想方法,就是太不自覺,還是不好好寫作業,只要看她寫作業超過一個小時我就快發火了。


甜馨們的家


《孩子教育 重在自小的性格培養》

前言

此前,我大致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和較大篇幅,結合自己三十多年教育工作感悟,對李玫瑾教授關於孩子的早期扶養和性格培養系列講座,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系統學習和研究,受益匪淺。今天,又在網上偶遇網友“芭芭麻瑪”的彙總文章,感覺不錯(只是少了些諸如馬加爵、藥家鑫、李磊等案例),稍做整理如下:

李玫瑾教授:育兒講座筆記整理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在育兒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自己獨特的理論,之前網上關於她的一段“孩子要六歲之前管教”的視頻,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現將李教授整個視頻完整版中講到的育兒經驗進行總結,有如下八條:

一、父母要先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至關重要,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要教育好孩子,請先審視自己。

二、父母親自扶養:父母對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孩子三歲前最好由母親撫養。孩子對於母親的依戀是人類最早的情感現象,由此父母才獲得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孩子對父母依戀,父母才對孩子有控制力,否則,對孩子的管教就會顯的軟弱無力,沒有作用。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丟在老人家養育,儘量利用工作之餘,能對孩子進行高質量的陪伴。

三、剋制任性教育:無理取鬧,無理要求,要的東西不能給,怎麼辦?六歲之前,一定要進行一次剋制任性的教育,做到四個不:

一不要罵;二不要打;

三不說教;四不走開。

在他安全的情況下,看著他,讓他哭鬧,等到哭完了,再安慰教育。

比如他要買某個玩具,家裡已經有很多了,他還要,在商店開始鬧起來,說我就要這輛小汽車,我不走。這時候,父母就一定要對他做一個剋制任性的訓練,把他抱回家,不要打不要罵,也不要管他,任他鬧。抱回家把他放進臥室,因為臥室沒什麼危險,把門一關,一個人來管。

四、問題的滯後性:大量的案例表明,未成年人的很多問題是滯後問題,比如當你發現十幾歲的孩子已經很難教育了,其實問題發生在很早之前,大多是3-6歲。

五、一定要苦著養:人在早年,吃得苦越多,他到後來承受力就越好。尤其家裡有兒子的,一定要苦著養,千萬不要照顧太周到。逆子很多時候是百依百順造成的。

六、6歲之前六培養:

①剋制任性——說不(有鬧回家臥室教);

②防止壓抑——要東西,多交流,三比一;

③學會控制——防誘惑,等吃有獎;

④學會忍耐——防誘惑,等吃有獎;

⑤防止自私——飯桌不動筷。

⑥經歷挫折——跑步,游泳。

6歲之前對孩子說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滾,可是等他12歲再說不行,他可以拔腿離家出走,他可以說你不答應我,我就跳樓。

七、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關:意志力的培養不是靠智力培養出來的,而是靠體力培養出來的,所以孩子小的時候,要讓他吃一點體力之苦(韓:如跑步、游泳鍛鍊)。

八、教育方式的對稱性(韓):善於從孩子的態度發現自己教育背景中的問題,有的時候你用什麼方式教育,他就用什麼方式對你。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





伊水緣


自己的孩子不喜歡學習怎麼辦?

1、首先讓孩子做“會的內容”

1、孩子表現不自信時,不露聲色地讓他做一下以前做過的題。

2、從愛學的功課入手,有助於攻克不擅長的功課。

3、把所有精力集中到一門功課上,體驗滿分感覺。

4、感受學習外的成功體驗。

2、讓孩子對學習的印象不再是“痛苦”與“黑暗”

1、通過心理調節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2、最好對孩子說“別勉強!”而不是說“學習去”。

3、如果每天讓孩子學習1小時,開始就要有2小時的要求。

4、使用提議式而不是命令式。

5、不要問孩子“是學習還是玩兒?”,而應該問孩子“你想什麼時候開始學習?”

6、讓整天看電視的孩子選擇:是出去跑腿,還是在家學習?

7、孩子就是不學習,你不妨問他,是休息還是學習

3、在學習中加入“遊戲”的因素

1、消除孩子對學習的牴觸心理。

2、將趣味遊戲引入學習。

3、給別人找錯可以讓孩子熱衷做習題。

4、“有趣的文具”可成為孩子學習的“促進劑”。

5、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6、通過抽籤讓磨蹭不學習的孩子選擇學習。

4、把日常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

1、讓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計劃也許會使他愛上地理。

2、讓孩子學會剪報也許會使他留意政治、新聞。

3、領孩子去參觀博物館。

4、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學習的時間。

5、留意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6、平時散步、購物、訪友時拐進書店,瀏覽群書。

7、學習所需要的45分鐘注意力,通過平時的生活訓練來獲得。

8、父母不妨偶爾送一些超過孩子閱讀能力的書籍。

二、促使孩子想學習的訣竅

1、調節孩子學習的心態

1、新學期到來後,更換所有的學習用品。

2、給孩子準備各種筆調用具。

3、更換“全新感覺”的學習環境。

4、如果覺得孩子學習厭倦了,就讓他試著換一門功課。

5、嘗試制定“禁學時間”。

6、重大考試後,以款待的方式激勵孩子。

2、把孩子喜歡的功課培養成擅長科目

1、在房間裡張貼漫畫和廣告畫也能使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2、讓孩子就他(她)關心的問題進行報紙剪貼收集。

3、向孩子“贈書”會激發孩子的專家意識。

4、對孩子喜歡的東西刨根問底,有助於孩子養成調查研究的習慣。

5、利用家教的擅長學科來培養孩子的擅長科目。

6、讓孩子擁有一個自己的寵物或花盆,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

3、一樣小東西可能使孩子願坐下來學習

1、房間、書桌、照明、百科全書和參考書會成為孩子熱愛學習的契機。

2、讓孩子將其寶貴的收藏品放進他的抽屜中。

3、孩子學習時,把周圍光線調暗,只在書桌正中點一盞檯燈。

4、把字寫得很大貼在牆上,有助於創造記憶氣氛。

5、把書散放於家裡各個房間,營造一種學習氛圍。

6、睡前讓孩子寫幾行日記,可以使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4、讓孩子喜歡學校和老師

1、消除孩子不喜歡學習的附加因素。

2、不要強迫孩子拿出成績單。

3、即使低分也要找出可予以表揚的部分。

4、讓孩子穿他“看中”的衣服和攜帶他喜歡的物品上學。

5、家人一塊吃飯時,不露聲色地稱讚某位老師。

5、幫助孩子從沮喪中振作起來

1、不應該以“一喜一憂”,而以“既苦既樂”的心情看待孩子的成績。

2、孩子失敗時,給他尋找“同伴”予以安慰。

3、孩子考不好也要鼓勵他目光朝向未來。

4、孩子略顯沮喪表現時要安慰,這不過是下次飛躍的充電期。

三、幫孩子找到學習順利的竅門

1、讓孩子感受學習的輕鬆快樂

1、大字印刷的書籍可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

2、儘量挑選儘可能“薄”的習題集或課外練習冊。

3、挑選馬上能看到答案的參考書和習題集。

4、房間裡不僅要製作計劃表,還要劃紅圈製作“完成表”。

5、把孩子用過的書本和練習冊堆在顯眼的位置,增其成就感。

2、幫助孩子調整學習次序

1、如果學習2小時,就每半小時換一種學習內容。

2、避免枯燥、單調的題海戰術。

3、孩子做習題時,故意讓他(她)停下來,以使記憶深刻。

4、放完30分鐘的音樂,就讓孩子去學習。

5、孩子學完後,讓他(她)再看一看下一次學習內容的起始部分。

6、最好不要讓孩子飯後馬上就學習。

3、提高學習效率

1、讓孩子在學習開始前進行削鉛筆、整理課本、準備稿紙等準備工作。

2、要想讓孩子開始學習,就和孩子一起收拾他(她)的書房。

3、不要呵斥孩子在桌前擺弄鋼筆或咬指頭等行為。

4、讓孩子從他(她)愛學的功課開始學。

4、集中注意力學習法

1、讓孩子必須學習時,定下結束時間比定下開始時間好。

2、把寫作業的時間定在孩子愛看的電視節目開演前。

3、用鬧鐘將學習結束時間定上。

4、假期讓孩子玩到不做作業就來不及的時候。

5、讓孩子制定家庭學習計劃時,注意有效時限。

四、樹立孩子能學好的自信心

1、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做許多小事

1、在小事上多表揚孩子。

2、在孩子玩的高興時,鼓勵孩子的學習。

3、尋找孩子擅長的與學習相關的技能,並引導孩子留意這種技能。

4、替孩子挑選一學就會的小事,體驗成功滋味。

5、如果孩子極度厭學,就稱讚他(她)與學習無關的性格和愛好。

2、讓別人替自己對孩子說

1、聽膩的話讓別人說對孩子來講有新鮮感。

2、讓孩子的爺爺和奶奶來教誨。

3、當著朋友和鄰居的面表揚孩子。

4、讓孩子和同伴一道學習,他(她)就不得不學習。

3、充分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

1、故意給孩子使激將法,對孩子說:這個,你幹不了。 

2、耗著。

五、引發學習興趣的四種方法

1、興趣暗示法

對那些不喜歡的科目,可以採用興趣暗示法。比如對數學,在學習之前,首先進行熱身運動,摩拳擦掌,面帶笑容,看著數學,大聲說:“數學,從今天開始,我要喜歡你啦!”“可愛的數學,我要對你產生興趣了。”“數學,我會滿懷興趣地學好你!”  每次學習數學之前都大聲暗示自己,堅持三個星期,甚至更長一些時間,這些語言就會深入潛意識,一但進入潛意識,你對數學的興趣就真正建立起來了。很多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同學,一拿起書就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甚至厭煩、恐懼,從而關閉了自己的靈性之門,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甚至無效。


當你摩拳擦掌、面帶微笑進行自我暗示時,就會產生一種愉悅感,厭煩、恐懼的情緒都被衝散,心靈之門漸漸打開,要學的知識就容易吸收進來了。作為學生,學習是自己的職責,在我們不可以改變課程的情況下,那麼只好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痛苦也是學,快樂也是學,我們為何不去選擇快樂地學呢?  在學語文時,暗示自己:“學好語文很快樂,我對語又充滿興趣。”在學數學時,暗示自己:“學好數學很快樂,我對數學充滿興趣。”此法可適用於任何一門課程。當你快樂地學習的時候,你已與興趣結緣了。

2、增強自信法

人往往因為自信而成功,也往往因為缺乏自信而失敗。19世紀的思想家愛默生說;“相信自己'能’,便攻無不克。”拿破崙甚至講:“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個詞。”正是沒有這個詞才使他南征北戰,橫掃歐洲大陸。事實上有許多學生正是缺乏學好某門課的信心,產生了畏懼心理,喪失了興趣,所以要建立起學習的興趣,可以從增強自信心入手,具體有如下步驟:

①想象自己曾獲得成功的事情,努力回味那種成就感,以獲得對學習的興趣。

②令人愉快的事物總能激發興趣。所以儘量想愉快的事情,如“我今天將再學會10個單詞”,“今天又學會了方程式的解法”,讓自己知道今天超越昨天,樹立起“每天多做一點,就是成功的開始”的信念。

3、弄假成真法

戴爾·卡耐基有句名言:“假如你假裝對工作感興趣,那麼這種態度會使興趣變成真的,並且消除疲勞。”這種經驗可以很好地應用在學習的興起培養上;如果你對某一門課或對學習不感興趣,你就可以訓練自己假裝對它感興趣,並堅持下去,必定會有很好的效果。首先,訓練自己面帶微笑。當面對著自己不喜歡的課程時,不要愁眉苦臉,要讓自己面帶微笑,並要從心底裡愉悅起來,保持一種快樂感。然後,用肯定、簡短的語句宣佈:“我很喜歡你!”“我對你很感興趣!”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就會解除心中的排斥感,真的發生興趣了。這種方法並不是說“心想事成”,不是講我“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它要求你在心裡產生學習興趣之後,立即著手,深入研究下去,將這種興趣轉化為深入學習的動力。

4、興趣遷移法

面對不喜歡的科目時,也可以運用這種興趣遷移法,利用自己對其他科目的興趣來帶動不感興趣的那些科目,訓練時進行下列做法;

①問自己願不願意把這門課學好,用肯定的語言來回答自己,比如“我一定能將數學學好”,“這些單詞我很快就會背了”。這樣反覆默唸,形成一種潛意識。

②進行身心放鬆訓練。儘量坐舒適.慢慢做三次深呼吸,將心情放鬆,不要感受到壓力。

③想象自己上所喜歡的課時的情景,讓心情快樂起來。

④想象自己上不喜歡的課時的情景,然後就上喜歡的課時的愉快心態遷移到不喜歡的課程上,讓自己面對不喜歡的科目時也有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情。

⑤立即開始學習。


勤奮努力+正確方法+講究效率=成功。這就是愛因斯坦列下的著名成功公式。他把勤奮看成是成功的首要因素,說明要取得任何形式的成功,都必須具備勤奮精神。培養勤奮精神,首先要加強自己對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確學習目的,立志做一位未來社會的成功者。


康英勇


你說的就是問題的重點。孩子學習根本不需要鼓勵,不需要獎勵,也不需要刺激。孩子需要的恰恰是學習的興趣!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其實沒有大的難度,需要家長耐心應對。我給你一個方法,可以解決大多數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問題。

“滿足”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最大的法寶。家長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儘量滿足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不但愛上學習,還會感謝父母!例如,孩子特別喜歡籃球,家長可以滿足孩子,週末讓他去學習打籃球。買一些籃球設計、生產、介紹籃球優劣品質的書,與孩子共讀共享。為孩子瞭解中國籃球以及世界籃球俱樂部的新聞信息,買一些相關雜誌或書籍供孩子享受。家長可以先看,不斷給孩子分享消息,讓孩子喜歡去翻閱。滿足孩子對球星的興趣,讓孩子看雜誌、看書瞭解球星。有時滿足孩子的興趣陪孩子看球,進一步提高孩子對籃球的熱情。逐步提高了孩子的閱讀能力與閱讀喜好!

教孩子分享籃球賽事,建立孩子可以炫耀的自媒體,比如開通今日頭條賬號,讓孩子分享籃球消息以及他個人對籃球的看法。逐步的孩子就喜歡上並學會了寫作。因為籃球是他最專業的,所以孩子更擅長表達,會有更大的成就感。

心理學上有一個延展效應。孩子喜歡籃球,就會慢慢關注其他運動,並想去了解運動產業。一步一步孩子就會因各種不同賽事在不同城市,而去了解各個城市,就會喜歡上旅遊或者戶外活動。

以此類推,觀察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如果孩子喜歡故事,就可以培養孩子歷史的興趣。如果孩子有理科思維,就可以培養孩子科學的興趣等等。孩子自然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滿足是培養孩子興趣的基礎層面,當然培養更高層面的學習興趣,還要逐步升級培養方法。我研究了完整的學習興趣培養精典,七級升級法,讓家長在親密親子關係下讓孩子愛上學習!





學習興趣研究專家文揚


這樣的孩子現在很多,老師們形象的說這些孩子“刀槍不入”。怎麼辦?這就需要家長深入分析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從而對病下藥,因材施教。

一、原因分析:

1.產生這種問題的首要原因是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物質上的滿足,導致他們對任何事情都無所求,也就談不上上進心了,更談不上,在苦作舟的學海里航行。

2.產生這種問題的其次原因,與家長自身有關,家長與學生溝通不夠,告訴孩子的都是,一帆風須的事,自己生活中的苦,埋在心底,怕孩子知道,影響孩子。恰恰相反,使孩子的認知發生錯覺,世界無限美好,何苦要吃此苦。

3.產生這種問題的另一個原因是,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這種原因的是家長平時忙於工作,只關心孩子的吃穿,以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彌補內心的虧欠,不關心孩子的學習。

二、方法見意:

1.讓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逐步培養吃苦耐勞,加深對父母辛苦的理解與同情。

2.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參與家裡的各種事情,有意識的引導他們從關心家裡的經濟壯況,參加家庭生活規劃等,從卯逐步引導他們關注自己的學習與生活。

3.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家長在工作之餘,自己要多看書讀報,給孩子一個榜樣,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一個好的學生,身後一定有一個好的家長,在孩子面前,家長的一言一行,特別重要,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哪些話、哪些事,因該讓孩子知道並參與,哪些不該讓其知道要回避,無論好事還是壞事。

總之,對待這樣的孩子要有耐心,不言棄,不放棄對他們學習的要求,從改變自身出發,引導孩子逐步喜歡學習,且不可急於求誠,欲速則不達。


小黑川教育漫談


  一是依靠良好的班風、校風、學風,依靠集體的力量從多方面影響和帶動他,要轉變一個後進生單方面是不行的,要藉助集體的力量,每一個同學都生活在集體之中,而同學的影響最大。可在班上開展互幫互學活動,組織“人人獻愛心”的主題隊會,建立互助組“承包組”。兩個優生一個後進生一組,良好、中差生各一個為一組,定目標,定計劃,全方位地從德、智、體、美、勞幾方面進行考核,這樣也能促進後進生的轉化。

二是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差生的興趣。學習成績反映了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習興趣不夠。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對差生降低要求,恢復其自信心,對某一個知識點,有了一點進步,就及時地給予鼓勵、表揚。如:某某同學這次作業做得很好,很正確,並且比以前寫得更工整了,又如某某同學這個思路很正確,繼續動腦筋。這樣一次次的表揚,鼓勵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自己從心理上覺得他們會進步,會學好的。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漸漸地提高了。


文亮


孩子學習興趣不濃,用道理感化,用語言鼓勵,用物質刺激似乎都不管用.那得考慮原生家庭父母對學習有木有興趣了.如果孩子父母就熱愛學習,覺得讀書是很幸福的事.甚至讀書入迷而忘了管孩子.父母生活中的這種潛移默化,父母的這種榜樣的作用還需要用道理去感化嗎?

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才是首任老師.如果父母玩性嚴重,拒絕學習.那麼父母窮盡各種辦法要求孩子都蒼白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