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典上課,那叫一個別致

劉文典上課,那叫一個別致

恃才自傲是中國文人的通病,但劉文典的傲,那可是傲出了水平。他聲稱中國懂得莊子的共有兩個半人,一個是莊子本人,另外一個人就是他自己,全世界研究莊子的人加在一塊算半個,傲得夠可以了。

劉文典的學問大,脾氣大,名氣也大,所以聽他課的學生也多,很多學生都想一睹為快。可是鈴聲響後,走進來的卻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據聽學生回憶,劉文典四角式的平頭罩上寸把長的黑髮,如平空之孤鶴,消瘦的臉孔安著一對沒有精神的眼睛,兩顴高聳,雙頰深入,肌膚黃瘦,似辟穀之老衲,中等的身材羸瘠得雖尚不至於骨子在身裡邊打架,但背上兩塊高聳著的肩骨卻大有接觸的可能。

劉文典上課,那叫一個別致

劉文典雖然其貌不揚,但講起課來那真是不拘常規,別開生面。

劉文典在西南聯大講《文選》課,上課前,先由校役帶一壺茶,外帶一根兩尺來長的竹製旱菸袋。劉文典上課徵引繁富,經常一堂課只講一句話,故而講《文選》,一個學期只能講半篇《海賦》,講到得意處,便一邊吸旱菸,一邊解說文章精義,從不理會下課鈴響。據他的學生宋廷琛回憶,"當他解說《海賦》時,不但形容大海的驚濤駭浪,洶湧如山,而且叫我們特別注意到講義上的文字。留神一看,果然滿篇文字多半都是水旁的字,叔雅師說姑不論文章好壞,光是看這一篇許多水旁的字,就可令人感到波濤澎湃瀚海無涯,宛如置身海上一般。"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劉文典上了半小時的課便結束了上一講的內容,學生以為他要開講新課,他忽然宣佈說:"今天提前下課,改在下星期三晚飯後七時半繼續上課。" 原來,下個星期三是陰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講《月賦》。那天傍晚,校園裡擺下一圈座位,劉文典坐在中間,當著一輪皓月大講其《月賦》。高潮處,劉文典吟誦道:"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眾人擊掌而和,彷彿小小的音樂會,氣氛之熱烈前所未有。

劉文典上課,那叫一個別致

吳宓在西南聯大開過《紅樓夢》講座,自認紅學家的劉文典對吳的觀點不能苟同,就唱"對臺戲",也要開一節《紅樓夢》。原定在一小教室中開講,後因聽講者太多,只好改在教室前的廣場上去講。其時天已近晚,講臺上已燃起燭光,不久,劉文典身著長衫,慢步登上講臺,緩緩坐下。一位女生站在桌邊從熱水瓶裡為劉斟茶。劉從容飲盡一盞茶後,霍然站起,如唱"道情"一般,有板有眼地念出開場白:"只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杏滿筐!……我講紅樓夢嘛,凡是別人說過的,我都不講;凡是我講的,別人都沒有說過。今天給你們講四字就夠!"接著在身旁小黑板上寫了"蓼汀花淑"四個大字,然後大抒己見。說:"元春省親大觀園時,看到這幅題字,笑道:'花滁'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花滁反切為薛,蓼汀反切為林,可見當時元春已然屬意薛寶釵了……"

劉文典上課,那叫一個別致

雖然劉文典和吳宓唱對臺戲,但吳宓卻不以為忤,常把自己的詩作請他潤飾,還喜歡聽他的課。劉文典也不介意,他講課時喜歡閉目,講到自以為獨到之處時,會忽然抬頭看向坐在後排的吳宓,然後問:"雨僧(吳宓)兄以為如何?"每當這時,吳宓照例起來,恭恭敬敬一面點頭一面說:"高見甚是,高見甚是。"

兩位名教授一問一答之狀,惹得全場暗笑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