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為什麼能善終?

郭子儀善終,其實是眾多因素的結果,因為他足夠低調、收斂自己和家人、最主要的是他的權謀智慧,還有就是,如果郭子儀被殺了,誰還敢忠於皇帝?

在平定安史之亂後,郭子儀、僕固懷恩、李光弼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僕固懷恩和李光弼最終跑偏了,以為自己可以擁兵自重了,最後都被皇帝逼死了,郭子儀就成了天下兵馬副元帥,執掌兵權。

郭子儀可以造反嗎?樂觀的估計,當然可以了,像他兒子說的,只要他造反,皇位就是他們家的,悲觀的估計,他如果造反,只會步僕固懷恩和李光弼的後塵,因為這兩位當初都比郭子儀權力還大,結果呢?就連安祿山造反沒一個月就絕望了,

郭子儀位高權重,只是因為皇帝為他站臺,皇帝在背後支持他,如果他站在了皇帝的對立面,他馬上什麼都不是了。

這點郭子儀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他造反是必敗無疑,所以他不會造反,

但是皇帝不信啊,皇帝怎麼可能信任一個武將的忠誠呢?在皇帝眼裡,他跟李光弼、僕固懷恩、安祿山這些人有什麼區別?

郭子儀為什麼能善終?


所以,這就有了皇帝跟郭子儀兩人反反覆覆的博弈,

但是至始至終,郭子儀都表現得讓皇帝很滿意,所以能善終。

先講幾個故事吧!

郭子儀祖墳被扒了,都說是魚朝恩乾的,魚朝恩也沒否認,很多人以為郭子儀會造反,但是郭子儀沒有,

郭子儀為什麼能善終?


郭子儀入朝後,代宗將此事告訴他,他流淚道:“我長期帶兵,不能禁止士兵損壞百姓的墳墓,別人挖我父親的墳墓,這是上天懲罰,不是有人和我過不去。”

“臣久主兵,不能禁暴,軍人殘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獲天譴,非人患也。”

很多人以為魚朝恩是壞事做盡,跟郭子儀有仇,就是想羞辱郭子儀,而郭子儀是大局為重,怕製造內部矛盾,影響大局。

其實呢,魚朝恩為什麼扒了郭子儀祖墳?他有這麼大膽子這樣做?往深了扒一扒,肯定是皇帝讓他乾的,魚朝恩不過是皇帝的爪牙鷹犬罷了,哪敢自己做主對手握重兵的郭子儀下手呢?如果逼反了郭子儀,第一個死的就是他。

那皇帝為什麼這麼幹?應該是想試探一下郭子儀,看他敢不敢追究此事,而郭子儀也知道皇帝的心思,所以他表現得很淡定。

就在幾個月前,發生了“醉打金枝”一幕,郭子儀的兒子對公主說,“我父親是不想做皇帝,如果他想做皇帝,哪有你父親的機會?”。

這是標準的造反了,如果皇帝深究,或者遇到武則天,郭子儀兒子被殺是肯定的,李治的兒子女兒只是在閨房中抱怨了下,就被武則天逼死了,你這明著說造反,還能活命?

但是皇帝沒追究,只是說了句“不痴不聾,不做家翁”,這件事就翻篇了,真的能翻篇嗎?

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爭言,曖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公主恚,奔車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慰諭令歸。子儀聞之,囚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子儀歸,杖曖數十。

肅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對郭子儀的猜忌從來沒停過,一直不斷的削弱他的兵權。即使不得已啟用,事後又罷了兵權。

郭子儀為什麼能善終?


己巳,郭子儀自河東入朝。時程元振用事,忌子儀功高任重,數譖之於上。子儀不自安,表請解副元帥、節度使。上慰撫之,子儀遂留京師。

觀軍容使魚朝恩惡郭子儀,因其敗,短之於上。秋,七月,上召子儀還京師,以李光弼代為朔方節度使、兵馬元帥。......

或上言:“天下未平,不宜置郭子儀於散地。”....復為魚朝恩所沮,事竟不行。

何況,魚朝恩跟郭子儀關係很差嗎?那倒不一定,皇帝想清除魚朝恩時,最擔心的居然是魚朝恩和郭子儀聯合起來造反的呢,還讓宰相元載去離間他們。

春,正月,丙子,郭子儀入朝,魚朝恩邀之遊章敬寺。元載恐其相結,密使子儀軍吏告子儀曰:“朝恩謀不利於公。

另一件事,郭子儀曾嚴令禁止軍營內無故騎馬。郭子儀的妻子南陽夫人的奶媽的兒子觸犯禁令,被都虞候亂棍打死。郭子儀的幾個兒子到他面前哭訴,指責都虞候驕橫,郭子儀將他們斥退。次日,郭子儀將此事告訴幕僚們,並嘆道:“我的幾個兒子,都是當奴才的料。他們不讚賞父親的都虞候,反而痛惜母親奶媽的兒子,不是當奴才的料又是什麼!”

都虞候是誰的人?為什麼要殺了郭子儀妻子奶媽的兒子?

很可能都虞候是皇帝派下來監軍的,殺了郭子儀的小弟,明顯就是挑釁郭子儀的權威,因為這種生殺予奪的權力,只能掌握在郭子儀手裡,一個都虞候不請示直接把人殺了,這是什麼性質?也難怪郭子儀的兒子們那麼大反應了。

面對皇帝的猜疑,郭子儀一直都是逆來順受,皇帝給他兵權,他就帶兵出征,皇帝解了他兵權,他就交出兵權呆在京城。皇帝讓他去京師朝見,他馬上離開軍營去見皇帝。皇帝把他起而復廢,廢而復起,他始終如一,

無論他的手下還是其他人勸說他造反,他都是拒絕,

謂子儀曰:“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珙越次言曰:“公何不言!”子儀責讓之,以兵援送行在。

郭子儀如此聽話,如此“忠心”,如果皇帝讓他離開軍營去見自己,然後把他殺了,以後誰還敢忠於皇帝?誰還敢離開軍營去見皇帝?

郭子儀為什麼能善終?


最典型的就是李光弼,得罪皇帝之後,皇帝讓他去見自己,李光弼嚇得不敢去,結果就被逼死了。

如果皇帝殺了郭子儀,以後再讓節度使見自己,那他們就可以說,“郭子儀那麼忠誠都被殺了,我去不是找死?”,然後拒絕朝見,皇帝怎麼辦?

當屬於的皇帝兵權下移到節度使,皇帝在想收回兵權,是非常困難的事了,只能不斷的博弈,所以郭子儀能善終,是因為他所處的位置夠敏感,讓皇帝投鼠忌器,而且,他跟皇帝始終是鬥而不破,保持表面的和諧。

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在競爭中合作,這是最難做的事。

皇帝如果不承認郭子儀僅次於他的地位,皇帝自然無法坐穩位置;但是郭子儀如果不承認皇帝坐在他前面的事實,郭子儀同樣無法坐穩位置。

皇帝理解這一點,所以他一直給予郭子儀最尊榮的功名利祿。

郭子儀理解這一點,所以他功成名就,功名富貴達到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