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發生7起暴力傷醫事件!“最嚴立法”呼之欲出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這背後,是廣大醫務人員的日夜奮戰。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但卻有人卻做出了傷醫行為,這實在可惡至極!

因等待時間長

湖北2名新冠康復者毆打醫生

3月30日,網傳一則關於湖北漢川市人民醫院醫師被患者毆打的文件,引發社會關注。

網傳“事件經過”文件稱,2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於3月27日到醫院複查CT時,因等候時間過長,衝進掃描室抓傷技師黃某。

疫情期間發生7起暴力傷醫事件!“最嚴立法”呼之欲出

圖源:紅星新聞

該文件還稱,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CT檢查成為重要的排查和確診手段之一, 該院CT室的工作量也由平時最多200人次激增為平均每日400人次。全科人員不分晝夜,採取雙夜班工作,才勉強滿足患者檢查需求,因此等候時間偏長是目前無法克服的難題。此次事件不僅對當事人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更對與其並肩作戰的CT室同事及全體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漢川市人民醫院宣傳科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述文件系CT室上報給院方的事件經過。至於文件中提到黃騰出現發熱症狀以及被隔離情況,該工作人員稱,經檢查該醫生身體沒有問題,未被感染。“目前在家休息,沒有上班。因為本身工作壓力就比較大,加上身心受到傷害,目前他本人不願意接受採訪。”

警方通報

已對2人作出行政拘留10日處罰

3月30日,漢川警方發佈通報稱,經法醫鑑定受傷醫師為輕微傷。目前,警方已對2名打人者李某某、陳某某分別行政拘留10日。

疫情期間發生7起暴力傷醫事件!“最嚴立法”呼之欲出

圖源:平安漢川 微博

疫情期間

已發生至少7起暴力傷醫事件

疫情尚未結束,各種社交媒體上還充斥著對醫務人員的讚美和感謝,但是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全國多地依然有多起暴力傷醫牽動著我們的憤怒和醫護人員的無奈。

據人民日報健康時報不完全統計,從疫情爆發(以湖北省衛健委12月31日發佈疫情通報為分界線)到現在,全國各地已經至少發生了7起暴力傷醫事件。

疫情期間發生7起暴力傷醫事件!“最嚴立法”呼之欲出

圖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每一個人都應尊醫重衛,共同維護良好醫療秩序。再一次呼籲保護醫護人員的相關立法,抓緊實現。對傷醫害醫者一律從嚴從重追刑責,加大對此類人員的醫療保障黑名單政策。

目前為止最強有力的規定

事實上,針對醫療暴力,近年來國家已相繼出臺多個法規。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頒佈,首次將“破壞醫療秩序行為”納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2016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等9部門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涉如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2018年,《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施行,要求公安部等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並倡導更多途徑解決醫療糾紛。2020年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 提出建立六項安全防範制度措施對高風險就診人員防範性陪診,賦予醫務人員避險保護和醫院有條件暫停診療權利等。

但在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利強看來,本次規定草案的意義很不一樣。“目前為止,我沒有見到比規定草案,更強有力的地方法規。這份規定草案,表明了北京對治理醫療暴力事件的決心。”

鄧利強解釋到,規定草案未來由人大通過後,成為地方性管理規定,與之前的措施、意見、通知等文件,法律效力完全不同的。“當這份文件公佈後,醫院肯定要按照規定去做。”

從措辭上,規定草案中多次使用“應當”一詞。例如,醫院應當建立安全檢查制度等。“規定為‘應當’的,通常沒有選擇餘地,只能按照規範要求履行。”北京市華衛律師事務所聶學提到,和“應當”對應的是“可以”一詞,“可以”是權利性規範,選擇性執行,可以照做也可以不做。

鄧利強認為,北京的決心還體現在規定草案中對七大類侵犯醫務人員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擾亂醫院安全秩序的具體行為,明確處罰措施。其中包括“恐嚇、威脅、謾罵醫務人員”,之前對於語言威脅醫務人員這一行為,法律法規中並沒有明確懲罰措施。

醫院安檢,有多大用?

在傷後50天,甦醒的陶勇發出呼籲,他希望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傷醫事件,到他這裡可以畫上句號。他懇請各位媒體能持續發聲,直至安檢措施在醫院的落地。

疫情期間發生7起暴力傷醫事件!“最嚴立法”呼之欲出

圖源:圖蟲創意

患者已被市場經濟慣壞

想要更好的醫療服務

在最新英國醫療服務體系員工年度調查中,從2018年開始,14.5%的員工說他們經歷過來自患者、患者家屬或公眾的身體暴力。

2019年11月,韓國醫學協會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1455名受訪者在過去三年中,15%遭受人身攻擊,10.4%遭受身體傷害。

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的發佈《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在中國,有66%的醫師曾親身經歷過醫患衝突事件,超三成醫生有被患者暴力對待的經歷。

從這些數字上看,中國醫療暴力事件發生概率似乎遠高於其他國家。

從縱向看,從醫50多年的胡大一認為,一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初期,醫患關係是非常和諧的。“在此期間,我是沒有見過打醫生、殺醫生事件的,罵醫生的事情也極少發生。醫生的工資是固定的,而同時,醫生也是有社會尊嚴的。”接受採訪時,胡大一提到變化似乎出現在近30年。

而這一變化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行政壟斷。“中國醫患矛盾,是公立醫院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政化壟斷的結果,跟經過幾十年改造的市場環境不兼容,所以導致公眾對公立醫院的社會評價普遍下降。”

被市場經濟慣壞的患者,想要更好的醫療服務體驗。而在胡大一的描述中,整個醫療體制,只有技術,沒有服務。

醫療暴力事件頻發的同時,嚴打“醫鬧”等壓制性措施也越來越多,但胡大一併沒有看到事情被平息,反而越演越烈。“這是醫療體制異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管經過多久,最終是要解決的,也是醫療衛生改革從頂層設計上需要解決的。”

中國醫療暴力事件受害者的名單還在不斷加長,儘管是在疫情期間,仍有醫療暴力事件發生,醫患關係似乎未有緩解跡象。

醫療暴力事件,首先是暴力,其次是發生在醫療界。就像我們很痛心看到楊文醫生被殺害的事情,但這不是一般醫患糾紛,是一起嚴重的刑事犯罪,不幸發生在了醫院。但醫療暴力事件的減少,還有賴於一個充滿包容與互相理解的醫療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