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祠堂,起源

王家祠堂亦稱王氏宗祠,始建於宋淳化五年(994),明衡州知府史中旌贊為“衡陽第一家”,2013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祠齡千年,古樸典雅,雄偉瑰麗,歷久彌新,至今脊樑不屈,亭亭玉立,儀態萬芳,風采迷人,養成了“忠孝耕讀”的漁溪文化,成為秀立在現代文明中的一座原生態文化豐碑,譽為湖湘文化的活化石。

翻志閱千年。王家祠堂之所以有活化石之稱,我以為其活在人,其活在文,其活在祠堂本身。

湖湘文化若燦爛星空,王家祠堂“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在漁溪千年文化長廊裡,宋有歐陽修,元有吳澄、虞集,明有翁世資、李東陽、湛若水、羅洪先、劉堯誨、曾朝節,清有李光座、陳沆、劉良璧、李周望、左宗棠,民國有王用賓、居正、林森、蔣中正等名賢政要揮毫潑墨,既見證了王家祠堂的跌宕起伏,也留下了自己活的靈魂。“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涯不枯。”王家祠堂人才輩出,累世文明,宋有學士王永賢,元有萬戶侯王汝榮,明有工部尚書王詔,清有建威將軍王秀棣,近代有著名工運領袖王球、抗日名將王聲溢、中國首任大法官王風雄,等等,他們是王家子孫的傑出代表。千年王祠還哺育出癢生、增生、貢士、廩生、太學生等秀才三百七十一人,舉人十三人,進士二十二人,縣令(長)二十四人,知府九人,皇帝誥賜功名人物二十八人,黃埔軍校生六十一人,少將、中將九人。湧現一大批抗戰英雄、革命烈士和為建設新中國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今天,具有大學專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學歷的子孫更是數不勝數。

悠久的歲月沉澱了王家祠堂博大精深的歷史人文,為王家祠堂的傳承提供了綿延不絕的支撐。王翦“求田棄疑”、王吉“通經致士”王祥“臥冰求鯉”、王導“王與馬共天下”、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琅琊子第“四百七十五部”文集、琅琊王氏“九十二宰相”,這些琅琊人的忠孝故事膾灸人口,傳誦千古,成為國學文化經典。漁溪人既繼承弘揚了琅琊先祖的忠孝傳統,又把忠孝文化延伸到社會底層,繼之以耕讀,使之接地氣,經過不斷的錘鍊、積蓄、豐富和傳承,形成了“耕讀為本,忠孝為用”的王家祠堂文化精髓,引領裔孫與時偕行,能文能武,能官能農,文臣武將、進士宰相代不乏人,簪纓世繼,科第蟬聯。歐陽修於九百五十多年前為第一修族譜作序,在最初的起點上把祠堂文化含量提升到相當高度。王家先祖於六百多年前以“和親族,睦鄰里,濟人物,務耕讀”為主旨作家訓三十六條。祠堂石柱上完好保存的十七副對聯均出於宋元明清狀元、尚書之手筆真跡。題聯作序、詠詩撰文的還有在歷朝歷代的文人學究,朝宰大臣,乃至國家元首。忠孝耕讀文化顯示了永不過時的文化活力。

王家祠堂修身如龍,簷稜如翼,顯現了青春活潑的明磚清瓦祠宇。有賢達祠、節孝祠、培槐閣、羹梅閣居之左右,四十八根石柱撐起整個大廈,斗拱浮雕三百餘處,如意斗拱、變異斗拱、螺絲斗拱、罩井斗拱、雲縫斗拱等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可與北京故宮媲美;人物花草、飛鳥神獸、書法繪畫、彩雲龍騰,神形兼備,栩栩如生。陽刻、陰刻、彩繪之技法並用,外觀形象美麗如畫,絢麗多彩,精妙絕倫。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漁溪王氏祖真定王氏,真定王氏祖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太原王氏得姓於周太子姬晉,再上溯之始祖是黃帝。從黃帝到漁溪祖王萬莊,先祖們創立的豐功偉業彪炳史冊,後來人惟有永繼永續,創新發展,讓忠孝耕讀文化與現代文明相攜共進,成為優秀民族文化成長、繁榮、發展的深厚沃土。王家祠堂文化的核心是“耕讀為本、忠孝為用”,品質是“兼容幷蓄、與時俱進”,宗旨是“和族睦裡、齊家治國”。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衡陽第一家”,其文化地位和作用非同小可,應當賦之以新的時代精神和時代要求,使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擔當更多的社會責任,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實現自身與時俱進。我們要弘揚尊師重教、崇文助學、孝祖忠君的優良傳統,引導和教育人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勤奮學習,奮發有為,積極投身祖國建設,創造幸福美好生活。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辨證科學觀指導建設王家祠堂新文化。把“忠孝耕讀”放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去甄淘改造,更新提優,繁榮發展,摒棄不合時宜的文化成分,保留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元素,注入社會主義正能量,為人們提供享用不盡的精神食糧,讓湖湘文化的活化石更加張顯其活力。

秀會同志請我為序。展閱其志,感其神勞備至,可嘉可賀,欣然命筆。時二0一五年六日。

王氏祠堂,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