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都故事】系列之二《黃帝內經》與具茨山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起源於軒轅黃帝,後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一般認為《黃帝內經》集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被譽為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一部醫學鉅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重要學說。

黃帝乃人文始祖,黃帝時期人類才進入了文明階段。這些歷史文明貫穿於黃河上下、匯聚於具茨山峰。具茨山上黃帝文化之遺蹟遍佈禹州大地。如:逍遙觀、清涼臺、八卦洞、指南車遺址、調獸圈、黃帝散架宮、拜師處、拜相臺、軒轅丘、避暑洞、閱兵臺、練拳處、演武坡、石門洞、百草園等遺址二百多處。

相傳軒轅黃帝在禹州具茨山活動期間,常與大臣坐而論醫,教民療治百病。後人依託黃帝之名編著的《黃帝內經》,就是根據黃帝與岐伯、雷公、鬼臾區、俞跗、少俞等大臣的對話形式,闡述病理、病因和治療方法,因而中醫學被恭稱為“岐黃之術”。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成書之後,經秦漢時期增補充實,最後定為《素問》、《靈樞》兩大部分,各九卷共81篇。《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人關於天地和生命規律認識的大百科全書,以闡述生命規律和醫療理法為中心,全面系統地概述了關於天體運行的陰陽規律(宇宙學說),關於地上萬物生成的五行規律(生物演化說),將陰陽五行規律應用到人體上,認識到人體結構和機理、病理和病因的各種現象和規律,提出了系統的養生、治病的理論和方法,是中醫學的元始經典,被奉為我國醫學的淵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