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甲:时光的记忆

托甲:时光的记忆

本文 2879 字 图片 9 幅 阅读约需 8 分钟

( 后台回复“书单”获取一份超大的西藏书单库 )


雪山顶的大祭司-器物-No.00

托甲:时光的记忆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支独特支流,它源于雪域高原,滋养着一方水土、它神奇美丽又豪迈奔放,千百年来一直不断延着直到今天,这就是西藏文明。


藏传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的地方,比如西藏的绘画、雕塑、歌舞、服饰等,在这些众多值得研究的领域里有项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它是一种小型金属件,西藏称它为“托甲”。“托甲”按照民间传统的理解应该是一种自然的非人为的具有一定形态的金属件,这种金属件往往造型古朴简约带着一种神秘感。目前,藏传文化正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托甲”造型多样,内容丰富,小巧玲珑,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清代,金翅大鹏鸟,厦门藏友提供,制图@郑勇平/大祭司)

托甲:时光的记忆

说明:托甲一词其实也是始于藏语,藏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很多人说托甲就是天铁,其实不然。“tuo”为雷的意思,“a”为铁的意思,也就是雷击在地上长出的铁。这种托甲指的是一种非金非玉的材质。主要成分多为铁陨,呈现为黑漆古韵,最大的特征就是声音,不同于大多数金属的清脆,这种材质摔在玻璃和石头上的声音是沉闷的“哒哒哒”的声音。且其皮壳看似粗糙,实则极为光滑。所谓的“声若阳木,触之如肤”指的就是它。

意大利考古学家G·杜齐在《西藏考古》一书中提到“在地野田间干活的农民常常能发现一类东西,这在西藏被称为“天降石”(Thog-rdeu)或“露雳石”(mTho- lding)。”在西藏“托甲”蕴藏着无与伦比的能量,除了可以防范雷击外还有护身辟邪的功能,与天珠在西藏人民心中的地位一样都十分珍贵。


(明代,随身金刚铃杵,制图@郑勇平/大祭司)

托甲:时光的记忆


拉萨三大古玩市场


我在拉萨收古玩,除去口袋越来越空,宝贝越来越多,一切都挺好的。拉萨的古玩市场总的来说有三个,以冲赛康为代表的地推市场,很多地区的藏族人过来,也会来冲赛康,卖点东西,换成盘缠回去。冲赛康一直是拉萨的中心集市,靠近大昭寺,所以远近闻名,卖的方式,通常挂脖子上,东西多了就摆地上。


(拉萨,冲赛康古玩交易市场,制图@郑勇平/大祭司)

托甲:时光的记忆


除去大大小小的古玩店,还有两个古玩市场:琅赛古玩城(安检口处,开的久,很多外地古玩老板会去淘货);还有转经道上的尼桑辰波古玩城。大的古玩城里,是相对专业点的古玩商,东西不像冲赛康那么杂。无论去哪个市场和古玩店,脸熟很重要。脸熟和脸生是两个价格,会几句藏语,没事在他们面前瞎溜达,有利于了解市场行情,和给出准确的价格。


我最开始收古玩,也是先去门槛较低的冲赛康。一个还挺爷们的姑娘说“女孩子天天去冲赛康不好,那里太乱,人太多,鱼龙混杂。”我刚去的时候也有些害怕的,每个人身上那么大的珊瑚、蜜蜡、绿松,动辄上万、上百万,光喊的价格都能把人吓跑。又经常有人嘱咐:“不能还价,还价就必须买。”只敢摇摇头,赶快路过。而且藏族人,特别康巴男子人高马大,直冲冲挤到你面前,你觉得怪吓人的。时间长了,了解他们,就知道其实没有恶意,就是想推销东西,熟了,过去和每个人都打招呼,问候一下生意怎么样?有种“地头蛇”的飘飘然。


(拉萨,冲赛康古玩交易市场,制图@郑勇平/大祭司)

托甲:时光的记忆


假货的故事


买卖的友谊是通过时间建立的,刚去的朋友要想不被“宰”,大可漫天要价,就地砍价,对方也不恼,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大多藏族人比较善良、淳朴,但不代表他们中有些人不卖假货,假货一般是从义鸟等内地各城市来的。我早期去市场,也是对那种从未见过的、黑乎乎的,各种神奇的图案有兴趣,你一问,一脸淳朴的藏族阿佳、阿舅就充满自信地扬起长长的袖子(感觉像对天发誓一个意思):“这是托甲!”一脸真诚,不忍直视。


托甲就是天铁,在西藏和天珠、灵骨合称为藏密三宝。托甲存世量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不要指望一个地摊上摆着满满的都是托甲我早几年,350元一个,买了好几个,什么大鹏金翅鸟、雪狮、蝙蝠等,后面越看越死板,才知道这是做旧,用羊羔毛磨出来的色泽,回头50元一个都出了。


还有一次朋友让帮忙找雪巴,我说不懂,他说你给我发视频,我自己看好,你帮我砍价。选好收了后,寄过去一周告诉我掉色。幸亏我拍了卖货人的照片,然后过去找他。我一把拉住那个个子小小的藏族人“你卖假雪巴,还掉色!”他摇摇头:“不是我,不是我。


“还狡辩!这里有照片。”我拿出手机里照片义正言辞地给他看,然后再一对比,还真不是他,只是长得很像。他指指自己,指指手机里的照片说:“这是我亲戚。”我觉得很好笑,然后放过他又去找,真的又找到那个人,一把揪住:“你居然卖假雪巴,还掉色!


对方摆摆手:“我真的不知道啊,知道也不会啊,我也是本钱给你的。”然后露出老实巴交、可怜兮兮的样子,第一个被我错抓的亲戚也过来笑嘻嘻看热闹。


(元代,摧破金刚,制图@郑勇平/大祭司)

托甲:时光的记忆


古老的事物越看越有味道


我顿时觉得这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换到以前,肯定认定他们是奸商,到了藏族人身上,也能理解,大多冲赛康的人也不懂货,他们有时间就在研究去哪里喝酒、买手机,在古代就叫掮客。毕竟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给朋友拍照,让他选了两颗珠子,赔给他,完事。去的次数多了,就知道谁的东西不错,谁的东西大多做旧。这就像一个班级,有的同学爱学习,成绩好;有人只想混日子,浑浑噩噩。


这个年代,藏族人也会讲故事,也是早几年,还看到人太少的时候,一次和朋友去逛冲赛康。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手上拿着念珠,朋友喜欢,问多少钱?从哪里来的?老奶奶不会汉语,旁边人就说“你看她多大年龄,这是她奶奶的奶奶的。”朋友心动了,我喊了个老拉萨过来,对方眨眨眼,我们明白有问题,就走了。老拉萨说“做旧的,油炸过。”“可是她那么大年龄!”朋友急了。“还有不远万里送到牧民手上,然后拍照卖做旧的,说是去哪里远淘的。有讲故事的,说以前班禅用过的,祖上都是贵族的。不要相信套路,要多看啊!”


之后很长时间,我也只敢看不敢随意出手,看得多了、也能认出做旧的。很简单,做旧的东西可能这个摊有,那个也有,或者你买回家慢慢看,越看越丑,东西肯定不对。


做旧呢,和明星化老年妆一样的道理,你仔细看,一定能看出破绽。真正的老,一定有时光的痕迹,仔细看,越看越美,越看越有味道的,才是买对了。等我看得差不多,便开始大量收民俗类的东西比如他们的酥油盒、马具、火镰、针线包啊,这些东西很少做旧,因为真正老的价格也不高,可以摆在家里做装饰。还有牧区那种宽宽的腰带,色彩非常漂亮,很多朋友都问我卖不卖,被我一口回绝。


(元代,长寿龟,制图@郑勇平/大祭司)

托甲:时光的记忆


“托甲”的辨防


1.材质。“托甲”一般为陨石铁或者青铜打制,常常带有厚厚的皮壳或者绿绣,如果是黄铜的则年份一般较浅。


2.造型。“托甲”的造型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前期造型古朴大气多为几何抽象图案,与苯教关系密切,后期造型多程式化,与佛教关系密切


3.包浆。“托甲”是遗留下来金属件,不管是传世还是出土都帯有他那个时代才有的岁月感,一般来说要不就是磨损漂亮,要不就是“托甲"上的铜锈会形成一层黑皮売。


-End-

文章转载自:雪山顶的大祭司(公众微信号)

创作团队

撰稿/设计:郑勇平

审稿:大祭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