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科二——中學生學習心理2

一、學習動機

定義: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使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心理傾向或內部動力;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

學習動機的功能
①激發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維持功能;④調節功能;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
一般來說,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會隨著學習活動的難易程度而有所變化。任務容易,最佳動機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水平中等;任務越困難,最佳動機水平越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中學教師資格證科二——中學生學習心理2

學習動機的分類:

  1. 內部動機,外部動機;
  2. 近景動機、遠景動機;
  3. 高尚動機、低級動機;
  4. 認知內驅力(求知的需要)、自我提高內驅力(贏得地位,自尊心)、附屬內驅力(獲得讚許)。

學習動機的理論:

  1. 強化理論:如果學習行為受到強化,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如果學習行為沒有受到強化,就會缺乏學習動機;如果學習行為受到了懲罰,就會產生逃避學習的動機。
  2. 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3. 成就動機理論(阿特金森):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為,趨向成功的傾向和避免失敗的傾向。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選擇的是成功概率約為50%的任務,避免失敗者則傾向於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
  4. 成敗歸因理論(維納):活動成敗的原因有六個因素,即能力、努力程度、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態、外界環境等。同時這六個因素可歸為三個維度,內在性、穩定性、可控性。
    習得性無助感:由於連續的失敗體驗而導致個體產生的對行為結果感到無力控制、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
  5. 自我效能感理論(班杜拉):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功能:
    ①決定學生對學習活動的選擇及對活動的堅持性;
    ②影響學生對待學習困難的態度;
    ③影響新行為的獲得和習得性行為的表現;
    ④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影響因素:
    ①學習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最主要);
    ②替代性經驗;
    ③言語勸說;
    ④情緒喚醒。
  6. 成就目標理論:
    ①掌握目標:個體關注的是掌握任務,發展能力,獲得一種基於自我參照或任務參照的勝任感;
    ②成績目標:個體關注的是如何取得好成績。
中學教師資格證科二——中學生學習心理2

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

  1. 學習動機的激發:
    ①激發興趣和維持好奇心;
    ②設置合適的目標;
    ③表達明確的期望;
    ④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⑤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⑥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⑦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適當開展學習競爭。
  2. 學習動機的培養:
    ①瞭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
    ②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③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④培養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二、學習遷移

定義: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也就是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或學習態度對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和解決問題所產生的一種影響,或者說將學得的經驗有變化地運用於另一情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學習遷移的分類:

  1. 正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即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促進;
    負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即兩種學習之間相互干擾。
  2. 順向遷移:指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產生的影響;
    逆向遷移:指後來的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
  3. 一般遷移——具體遷移;
  4. 水平遷移(難度相當):指在難度、複雜程度和概括層次上處於同一水平的先行學習內容與後繼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
    垂直遷移:指先行學習內容與後繼學習內容是不同水平的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
  5. 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重組性遷移;

學習遷移的理論:

  1. 形式訓練說(沃爾夫);
  2. 相同要素說(桑代克、伍德沃斯);
  3. 概括化理論(經驗類化說)——水下擊靶實驗。遷移產生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通過概括形成了能夠泛化的共同原理;
  4. 關係轉換說(苛勒)——小雞啄米實驗。

影響學習遷移的主要因素:

  1. 學習材料、學習情境之間的相似性;
  2. 學習者的背景知識;
  3. 原有知識經驗的概括水平;
  4. 學習策略的水平;
  5. 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教材、教學、學習方法):

  1. 精選教材;
  2. 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3.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 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

三、學習策略

認知策略:

  1. 複述策略——畫線、圓點批註;
  2. 精細加工策略——記憶術、做筆記、提問、生成性學習、利用背景知識聯繫實際;
  3. 組織策略——歸類策略、綱要策略(結構圖、概念關係圖);

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瞭解和控制策略。

  1. 計劃策略:學習過程中制定自我學習計劃、學習方案;
  2. 監控策略: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控自己的速度和時間等;
  3. 調節策略:當學習者意識到他沒有理解課文的某一部分時會退回去讀難懂的段落;在閱讀難懂或不熟的材料時會放慢速度;測驗時跳過某個難題,先做簡單的題目等。

資源管理策略: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的環境和資源的策略。

  1. 時間管理策略——統籌安排學習時間、高效利用最佳時間、靈活利用零碎時間;
  2. 環境管理策略;
  3. 努力管理策略;
  4. 資源利用策略。

四、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形成

知識的分類

  1. 感性知識——通過人們的感覺器官直接獲得;
    理性知識——通過人們思維獲得間接獲得。
  2. 陳述性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主要用於區別和辨別事物;

    程序性知識——“做什麼”“怎麼做”;
    顯性知識——書面溫子、圖標和數字符號;
    隱形知識——難以言傳的知識。

知識學習的分類:

有意義學習

  1. 表徵學習(符號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符號本身代表什麼。主要內容是認字及詞彙學習;
  2. 概念學習——以表徵學習為前提,又為命題學習奠定基礎,是有意義學習的核心;
  3. 命題學習——指學習句子中由若干個概念所構成的複合意義,即學習若干個概念之間的關係。

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結構的關係

  1. 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指當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抽象、概括高於新知識,新舊知識建立下位聯繫時的知識學習(已有“文具”的概念,再學習“鉛筆”這個詞彙);
  2. 上位學習——學習一個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括或命題,即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
  3. 並列結合學習。

知識學習的過程:

  1. 知識的獲得、知識的保持、知識的提取;
  2. 知識直觀:指學習者通過對直觀感知到的教材直觀信息進行加工,從而獲得感性知識的過程。包括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和言語直觀;
    提高知識直觀效果的措施:
    ①靈活選用實物直觀和模像直觀;
    ②加強詞與形象的配合;
    ③運用感知規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
    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⑤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過程。
  3. 知識概括
    促進知識獲得和保持的方法:
    ①明確知識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習主動性;
    ②在學習活動與使用知識的條件之間建立聯繫;

    ③深度加工學習材料;
    ④進行組塊化編碼;
    ⑤合理安排練習和複習。

技能的形成:

  1. 概念:個體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確保某種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2. 技能的分類:
    ①操作技能:運動技能、動作技能,比如吹拉彈唱跳,體操、田徑等;
    特點:動作對象的客觀性、動作執行的外顯性、動作結構的展開性;
    ②心智技能(思想上,看不見):閱讀技能、寫作技能、運算技能、記憶技能等;
    特點:動作對象具有觀念性、動作執行具有內潛性、動作結構具有簡縮性。
  3. 操作技能的形成
    菲茨與波斯納的三階段模型:
    ①認知階段;
    ②聯繫形成階段;
    ③自動化階段。
    馮忠良的四階段模型:

    ①操作定向:認知階段;
    ②操作模仿;
    ③操作整合;
    ④操作熟練。
  4. 操作技能的培養:
    ①準確的示範與講解——技能訓練的第一步;
    ②必要而適當的練習——關鍵環節,基本條件和途徑,促進作用;
    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饋——知道學習結果後,據此對學習方法做出調整;
    ④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5. 心智技能的形成:
    ①原型定向;
    ②原型操作;
    ③原型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