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間,藏著相同的“痛”。

父母和孩子之間,藏著相同的“痛”。

-1-

時間向前推移,這個社會愈來"精彩",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好的壞的一陣陣兇猛且開放地襲來,每天睜開眼,手機都是密密麻麻的各種推送。

有令人欣慰的,也有令人痛斥的,但似乎愈來向後者的方向發展。

今天不是有個人無知地搶方向盤,就是明天有些人要無恥地道德審判。

今天不是有個人要自私地上吊跳樓,就是明天有些人傻X地報復社會;

······

真想問一句:你們不累嗎?

明明這麼好的社會,非要被搞的千瘡百孔、雞飛狗跳,好像每天不弄點事兒出來,總就感覺自己心裡癢。

還有更多更多的問題,逃過了攝像機,淹沒在了大眾的視野裡。

所有出的這些問題,我承認帶有一定的偶然因素,甚至還有可能是受當下社會的一些風向影響,但是大多的源頭一定是教養和思想的問題。

而給予一個人最初思維萌芽狀最大影響的其實不是這個社會的看似不公平和殘酷,而是我們最親的父母,或者說我們的原生家庭。

也或者說因為他們,交織的這個環境,在一步步薰陶、影響和改變著他們的孩子。

父母和孩子之間,藏著相同的“痛”。

-2-

父母的思想和眼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和未來的走向。

我記得在某一期的《吐槽大會》上,池子說潘曉婷打檯球和她父親分不開的。

她爸看著她第一次摸杆,連進好幾個,就覺得女兒很有天賦,從此就著重培養她。

但是如果換作我們的爸呢?就像池子調侃的那樣,我們的爸肯定來一句:檯球打的不錯喲,學習有這麼好就好了。

在他們眼裡,孩子學習好就是唯一該做的事情,其他的都是不務正業。

之前還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爸爸和他的孩子在路邊看到一個乞丐,一種爸爸會對孩子說:你看,你不努力,以後就像他這個樣子;

另一種爸爸會說:努力點,以後爭取可以多幫幫像他們這樣的人。

我相信,現在大多的父親都是第一種父親。我也不能說,哪一種是錯的。

但是這兩種不同的價值觀是從兩個不同的點出發,去往不同的方向的。

但正是因為這點小小的區別,將會讓孩子的人生很大可能呈現出兩種迥異的結果。

-3-

一種價值觀的形成,是經過環境的影響和時間的累積出來的,其中最大的主導者不是老師,而是我們的父母。

我想你也一定見過這樣的,很多小孩子去上學的時候,父母總會在臨走時對他們說:去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啊!離開學校的時候,老師也會說:回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

但是無論怎麼說,你會發現,孩子永遠是更會真正去聽老師的話。

很多很多的父母,也會把更多教育孩子的任務,不能說是責任,無形之中丟給老師。

為什麼?

因為他是老師,因為老師這兩個字已經長久在我們腦海裡固定了下來他的責任和義務,就是教書育人。

所以順理成章,家長把很多的本該自己教育的事丟給了老師,孩子也似乎在無形之中更聽老師的話,也或許這就是老師與生俱來的威嚴。

但是,他們都錯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初的也是最好的啟蒙老師。

其實從一個孩子可以擁有記憶開始,到他真正大部分時間脫離父母一個人獨自生活的這個區間內,他更多的時間是和父母在一起的,而不是老師,除開個別例外。

大家都知道人與人之間通過聯繫交織會形成一個無形的環境,這個環境會生出一種場或者一種氛圍,這種氛圍會潛意識地薰陶影響和改變一個人,特別是小孩子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我意識之前的這段時間。

而且小孩子從小的教育和培養成一些性格表現也好,一些習慣等等也罷,是會帶到他以後得生活中去的。

所以從這看出,到底還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大於老師對孩子的影響。

所以一個孩子在他快速萌芽期時,他的父母也沒有什麼"作為",不能真正對孩子有好的正確的幫助和引導,那孩子長大後也極可能成為今天我們社會上那些"問題人"。

父母和孩子之間,藏著相同的“痛”。

-4-

遺憾的是當今這個社會的飛速發展,幾乎的中國父母與如今這個時代都完全處於一種脫節的狀態。他們的思維已經不再那麼好的適用於這個時代了。

我們也知道父母都是為子女好,而且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的時代,他們便把所有的愛都放在了一個孩子身上。

殊不知,這種愛,好沉重,孩子根本無法承受,無福消受。這種愛慢慢演變成一種真正的“礙”。

也是因為這份愛,他們大張旗鼓打著愛的旗號,要以一種過來人的心態教育他們孩子,給他們指引前行的路。

但你會發現,他們再怎麼努力,孩子不僅變得越來越叛逆,離這個社會越來越遠,也很有可能家庭矛盾一觸即發。

-5-

作為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我想大多的我們其實和我們的父母真的就都是"陌生人"。

我見過我身邊很多的朋友,在外面和朋友兄弟侃侃而談,但一回到家在父母面前瞬間就沒話說了。那一刻似乎彼此的嘴都像上了封印。

其實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我們還是願意去試著和父母聊聊天。

但你也會發現,好多時候我們彼此鼓起了很大的勇氣開口,卻聊著聊天也就沒了,心照不宣的散了。

我們和父母聊天的同時,我們也把最壞的脾氣和語氣作為了贈品送給了他們。

當然最終的還是因為雙方的思維不一樣,不在同一個軌道。

我們能理解他們嘴裡那些帶有童年記憶的俗語,但他們理解不了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專業名詞。

城市待久了,有些東西你一時半會只能用專業名字去形容它們,你找不到一個屬於童年的那些詞語去清晰地概括它好讓他們更能理解。

所以對於我們這樣在快節奏生活下大多沒有耐心的人來說,很少或根本就懶得再去跟他們解釋了,於是淡淡說一句:哎,反正說了你也不懂。

好吧,我是不懂。搖搖頭,走開了。

這看起來好像只是一件你們看著雲淡風輕的事兒,其實這是何其的恐怖。

這個世界上最親的帶著血緣關係的兩個人竟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坐在一起,心中縱有萬語千言,竟無語出口。

所以我們會特別羨慕那些“朋友”的家庭,父母孩子之間完全就是平等的朋友關係,歡笑嬉戲,無所不言。

那樣的輕鬆和真正的自在。

-6-

有時候想想,如果處於現在這個時代裡,依然按照父母的思想和價值觀前行的話,我覺得我們在這個社會里摸爬滾打得更是艱難。

而且這很大可能還會延續到我們的下一代。

他們是為我們好,可是這種好就像不知國情的資本主義國家要走社會主義道路一樣,不僅要蹩腳還要摔跟頭。

可,他們並沒有任何錯,是時代的錯。他們的思維早已在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生起根來。

所以我們得昂首走出來,去勇敢接受新思想,新的思維模式,新的世界。也試著在允許的範圍內,可以帶著他們一起去看看這個新時代裡的那些新奇。

父母和孩子之間,藏著相同的“痛”。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

趁著年輕,還未結婚生子,把通往這個世界遠方的門打開一點,去更多更好地認知這個世界,順便多積累點物質基礎,積聚點可以真正主宰自己人生的資本。

有一天當自己的孩子出生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著他們,有足夠的物質基礎,也給他們更好更正確的人生影響。

那個時候,再也不要因為我原本可以卻未完成的遺憾而妥協於現實。

上一代所遺留的東西已經成型,我們無力大變,但我希望你這一代,你的下一代,甚至你的下下一代,可以因為你今天的這麼努力而變得越來越好。

某一天,看著他們幸福的樣子,回首自己的人生,可以熱淚盈眶也還驕傲地說:感謝我當年的努力,你看,多好啊!

-7-

以上所言我並非在完全否定現時代裡父母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我承認幾乎的父母依然是全心全意的為自己的孩子好,只是時代的發展讓他們不能真正將他們的付出變成一份適應那個當下的真正的好,去真正有益於他們的孩子。

但記得,我們依然要好好感謝和愛他們。

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的爸媽。

父母和孩子之間,藏著相同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