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为何能够掌握皇帝的生死,还能废立大权?

泗水布衣


废谁立谁,其实都无所谓,唐朝中期宦官势力很大,但是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空前膨胀,各节度使各自为战,唐朝为了镇压不得不封更多的节度使去攻打,到最后节度使跟周朝的分封诸侯差不多。


猪猪猪438


唐朝末年,有一位名叫崔胤的宰相曾这么说过:

“国初承平之时,宦官不典兵预政。天宝(唐玄宗年号)以来,贞元(唐德宗年号)之末,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以便卫从,始令宦官主之,以二千人为定制,自是参掌机密,夺百司权,上下弥缝,共为不法,大则构扇藩镇,倾危国家;小则卖官鬻爵,侵害朝政。”

这段话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是宦官们开始担任军职,掌握军权。唐朝后期宦官掌握军,南衙卫兵分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等十六卫,由宰相直接统辖但基本到了唐高宗中后期,均田制瓦解,府兵制遭到破坏,十六卫就徒有虚名了,北衙禁军就是募兵制的产物,最初发端于唐高宗时,到唐玄宗时达到极盛,以至于出现了藩镇。

唐代宦官的机构是内侍省,唐太宗规定宦官不任三品官,不具体担任任何政府部门的工作,只能做个皇家看门的和扫除做饭的,但遗憾的是,李世民的规定用了三代就不好使了,到了唐玄宗时,宦官可以统兵和担任三品以上的官职了。典型代表就是杨思勖和高力士,当然这俩人对玄宗是忠心的,基本也算唐代有名的“贤宦”吧。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是宦官李辅国在灵武拥护着即位的,直接让唐玄宗升级做了太上皇,于是唐肃宗以太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辅国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这是宦官掌兵的开始。

李预即位成为太宗后,尊李辅国为尚父。李辅国为被杀后,代宗继用另一个宦官程元振为元帅府行军司马,继之者则为宦官鱼朝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攻安庆绪时,不立统帅,而已鱼朝恩为观军宣威处置使,实际上就是用宦官为统帅。

但实际上从李辅国到鱼朝恩,宦官管军并没有形成管理制度,而只是皇帝的个人政治倾向。那么为什么唐朝皇帝们要用宦官掌军呢?

原因也并不复杂,安史之乱给唐廷极大的震动和打击,一直从唐玄宗打到了唐代宗,三代帝王才算平定了,而这期间,拥有兵权的武人皇帝们极大的压力,他们拥兵自重,如安禄山史思明之流,悍然发动叛乱,倘若将军队的指挥权还完全交给这些人,那么再来一次安史之乱咋办?

皇帝们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去势”的宦官比较安全,值得信任,这些没有机会生儿育女的宦官,是完全做不了皇帝的,而他们又饱受正常男人们的歧视,只能依附皇权生存,所以选择他们来替自己掌管军权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一时期,无论是李辅国、程元振、还是鱼朝恩,其实他们并不是完全因为肃宗、代宗的信任才得以掌握更多的兵权,而是这三位受益于唐玄宗时期宠信宦官的政策,成为了宦官里面的实力派,比如鱼朝恩,早先就把新鲜出炉的神策军给拉拢住了。

真正让宦官在政治层面上获得了绝对掌军,源自建中四(783)年发生泾原兵变,这次兵变,唐德宗出奔,禁军仓促不能征集,随行的只有窦文场、霍先鸣等宦官。回京后,唐德宗越发忌惮宿将,恐其难制,于是用窦文场、霍仙鸣为左右护军中尉。从此将中央禁军神策等军交给了宦官主管。这标志着宦官专典禁军成为经常制度。


掌管了军权的宦官,开始能控制政权,这主要是唐后期设置了枢密使,使得他们能够公开参政。枢密使是唐代宗永泰二年设置的,专以宦官担任。一开始只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并没有很大权力。到唐昭宗时,枢密使已经可以在宰相们议事的廷英殿公开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进行辩论了。

这样,到公元9世纪,禁军和枢密使两个中央最重要的权力所在都掌握在了宦官手中,这边成为了宦官专权的政治资本。而对于皇帝来说,他们也无可奈何,一切已经形成制度,而在制度之下,又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宦官利益集团(虽然他们内斗不止),这个集团与文臣们、禁军们之间利益盘根错节,局面已然无法扭转了。

至于地方,则更指望不上了,各地藩镇节度,找着中央的破绽,攫取更多的利益,门口的狗变成了会噬主的狼,门外的野兽们虎视眈眈,唐朝的皇权自然就玩不转了。

公元820年,宦官王守澄与陈弘志合谋害死宪宗,又与梁守谦等人策立穆宗,后又杀绛王李悟,迎立文宗嗣位。这就为宦官废立或干掉皇帝开了先例。自宪宗以后,除敬宗以太子继位外,其他如穆宗、文宗、武宗、懿宗、僖宗、昭宗都由宦官拥立,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唐末。


士說新语


唐代的宦官系统和其他朝代的形成原因大体上是相同的,主要都是代表皇帝的皇权与代表文官体系的相权之间的博弈而形成的衍生种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相对特殊的政治力量的存在,而唐代所谈及的的"宦官专权”,又有自身形成与发展的特殊性。

先来说说唐代的宦官体系是如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了解了这些,对为何唐朝中后期宦官之害的程度远超其他朝代的原因就能清楚了。

其实有唐一代,宦官本该是受到制约的,唐初时,唐太宗就给了规矩:内侍省的官职一律不能超过三品。武则天掌权时,宦官也还一直规规矩矩,但到了唐中宗时期,宦官势力开始逐渐抬头,宫中七品以上的宦官已经多达一千余人,到了玄宗时期,宦官人数上升到了三千多人,非但如此,品秩也越来越高,擢升至三品的将军的屡见不鲜,四品以上的也超过了千人的规模。我们知道在朝廷中,三品官员基本上就是一等一的高官了,唐代一品二品基本上都是授予的荣誉称号或者皇亲国戚挂的虚职,三品是实权中的最高级别了,宰相也就是这个级别了,比如武周时期著名的宰相狄仁杰,就是三品。可想而知,到玄宗时期,宦官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怎样的规模。

宦官势力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势力正式登上大唐的政治舞台,是从一个标志性的人物的得势开始,这个人就是众所周知的高力士。

早在唐玄宗李隆基还没登基之前,还是临淄王的时候,高力士就与李隆基保持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不论李隆基是顺境还是低谷,一直追随左右,而且高力士为人恭谨,办事严密,靠谱得很,很快成为李隆基的心腹。在唐玄宗登基之后,在与太平公主的政治斗争中,积极参与诛杀太平公主一派政敌,更为玄宗信任,擢升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用后来的话说,就是大内总管的岗位了。从此,高力士代表的宦官势力在大唐的政坛上风生水起,日益显赫。如果玄宗知道他之后连续几代的子孙竟会被他一手捧红的宦官们玩弄于股掌,甚至随意废立,更有甚者竟然妄图取而代之,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当然在玄宗时期,宦官体系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密切很友好,因为皇帝需要一个打手,帮助他打击一个对手。在经历了武周末年到中宗睿宗年间,各种政治势力的纷乱角逐,有李唐皇族的保皇势力,有武家一派的夺权派,有后党,还有别具一格的公主派,以及一些奇奇怪怪冒出来的势力,居然也影响了政局,比如围绕在武则天男宠们的身边的官员们,反正有点杂有点乱。最终李隆基通过政变上了台,但他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短板,在登基初期一直影响着他地位的稳固--他是庶出,是睿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不管从长幼还是从尊卑,上台的本都不应该是他,政权的正统性经常会受到文官系统的质疑,尽管李隆基很有能力,远超他的兄弟们。所以,当他的对手-文官势力,也就是相权对他发起挑战的时候,有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玄宗皇帝觉得得找个帮手了,于是那个特殊的,又非常值得信赖的群体--宦官,就成了他不二的选择。

在宦官们的大力帮助下,朝堂上的对手们纷纷被打败,该降职的降职,该流放的流放,该赶尽杀绝的派人骑马追上去补一刀。皇权大获全胜,宦官势力也随之更加强大,作为首领的高力士一时权倾朝野,当时凡是进奏皇帝的奏章文表,都要先过他目,再上呈给玄宗看,有些事情他觉得不需要让玄宗看的,就可以自己处理了,权势熏天!

直到这个时候,尽管宦官势力一时无二,但基础还是在于皇权的信任,所行使的权力还是皇帝授权的,但很快情况就变了,期间爆发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由盛唐走向衰败的分水岭,也意味着皇权衰弱的开始,越来越弱势的皇帝就越来越需要宦官势力的帮助,以维持统治。但很快皇帝们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宦官之乱在玄宗退位肃宗上台之后正式开启了,一直延续到唐王朝生命的结束。

说宦官之乱的开启,就必须说另一个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是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拥立肃宗即位的主要功臣之一,因此肃宗上台以后,对李辅国做出了一系列政治回报,给予以李辅国为首的宦官集团极大的权力,包括保护皇帝身家性命的直属军事力量--禁军。

我们知道肃宗上台的合法性比他的父亲还差,是在玄宗皇帝避难到蜀中时,为了领导军民抵抗安史叛军而自立的,说严重点和造反没啥区别,因此肃宗更加需要一个信得过的打手来帮助自己控制文武百官,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在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已经处于一个藩镇割据的局面,天子之令能影响的地区很有限,这些藩镇军阀各个手拥重兵,不服朝廷号令,实际上和敌国也差不了太多了,所以肃宗之后的皇帝们对军权的把握是很敏感的,自家就禁军这点力量了,那还不得找个信得过的人看着?宦官们就是最好的选择,在肃宗的眼里,宦官再怎么无法无天,那都是自家的奴才,比朝堂上那些文臣武将靠谱多了。文臣武将太有理想了,不好管,宦官门只有欲望,满足了他们的欲望,就是一条能咬人会咬人的走狗。

但事情就是这样,往往奴才干着干着,就会恍恍惚惚的出现定位错位,好像有时候自己也可以是主人,而主人最后却发现,自己用来咬人的狗,似乎也会咬向主人自己。

在肃宗后期,李辅国不仅独掌了宫禁大权,而且还架空了肃宗在朝堂上的行政权力,实时上已经窃取了朝柄,不少文武官员都主动依附宦官,连皇后外戚一派也与宦官勾结起来,窃取权力。

当掌握了宫禁权力的宦官势力,和能影响皇家事务的外戚势力走到一起时,皇权往往就无法得到保障。在肃宗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的唐朝历史里,越来越多的宦官走上了李辅国的走过的道路,他们把持朝政,擅行废立,凌驾天子,玩弄百官,出了名的权宦如鱼朝恩,俱文珍,底线一个比一个低,在他们的作用下,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