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從社交小白到帶領50人的最佳組長,我經歷了什麼?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句真理。而且知道得越早,它對你人生的助益就越高。

我最早深刻體會這個道理,還是在大三的時候。

當時,學校的英語社團要舉辦一個“百日晨讀”的活動,我由於口語發音比較出色,就被選為了8個帶讀組長之一。到時候,所有報名的同學都會被分成8個組,各自進行活動。在百日的最後一天,將舉辦一場誦讀表演比賽。發音最標準、表演最精彩的組將會獲得冠軍,而帶領這個組的組長,則會被評為最佳組長。


3個月從社交小白到帶領50人的最佳組長,我經歷了什麼?

每天的晨讀在校圖書館前舉行

我接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就是慌張。我清楚自己是一個內向且不善言辭的人,跟別人說話除了害羞,就是害怕,這一點面對陌生人時會表現得更加明顯。

而且重點是,這次晨讀活動對每個大學生來說,都確確實實是種考驗——

在瀋陽十一月份的那種溫度下,每天摸黑起床,早上6點冒著寒風,準時出現在學校圖書館的門口。一個組長要是沒什麼人格魅力,不能調動起同學的積極性,恐怕等不到3個月多後的比賽舉行,組裡就剩不了幾個人了。

就在手足無措之際,我突然想到自己前不久讀的一本書,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寫的《影響力》。

是不是可以用裡面提到的一些知識點,來解決我面臨的問題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重新翻開了當時做的讀書筆記。


3個月從社交小白到帶領50人的最佳組長,我經歷了什麼?

羅伯特·西奧迪尼

書裡面提到了對他人施加影響力的7個原則,分別是互惠、承諾和一致、權威、社會認同、喜好、稀缺以及即時影響力。

經過一番思考,我定下了目前可行性較高、可以靈活運用的5個因素: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稀缺。

1.互惠

互惠原則說的是,當你給別人一個恩惠,別人也就想回報你一個好處,哪怕這個恩惠是強加的。

據此,我決定每天早上晨讀結束,都抽出時間給組員一個個單獨糾正發音。而且每個週末,都在群裡分享一部英文原聲電影的資源給大家。想必這樣,組員也不好意思老是缺席,讓組長沒面子了吧。

2.承諾和一致

這條說的是,人傾向於和自己原有的人設形象保持一致,且遵守自己的承諾與公開決定。

所以,在晨讀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我就要向組員灌輸“選擇參加這個活動的同學都是自律而出色的人”這一概念,而且每天都要在晨讀的開始和結束處大聲喊出口號,讓他們強化必得冠軍的信念。

當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自律的人,也就更能做出一個自律的人該有的舉動。

3.社會認同

這條原則說的便是榜樣的力量,我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消除內心的不確定性,並且重視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我據此立馬制定出了兩條實施方案。其一,第一天讓組員對大家進行自我介紹,以後每天都要用點名的方式考察出席情況;其二,每半個月,對滿勤的組員舉行公開的表彰儀式,並送小禮物以示鼓勵。

如此,組員們既能看到身邊的榜樣,也能因為其他人的眼光加強對自己的鞭策,每天的出席概率必能大大提高。

4.喜好

人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聽從和模仿自己喜歡的人,這是本性。

耐心地幫助每個人的英語進步,組員們應該已經可以對我產生好感了,那怎麼樣才能讓每天的晨讀活動對他們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呢?

我想到了遊戲。每天都留10分鐘給遊戲環節,讓同學們在歡樂中提高英語水平,何樂而不為呢?

5.稀缺

這裡說的是人們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害怕失去,而且對“限額”、“限時”之類的字眼十分敏感。商家動不動限時大甩賣,背後就是這個道理。

據此我制定瞭如下規則:連續3次無故缺席者,將在未來一個月內都失去組內表彰評優資格;組內綜合數據表現最好的前10名同學,可以獲得大學英語四六級的珍貴備考資料。

就這樣,根據這本書中的重點內容,一份有著相當科學邏輯的“組規”就新鮮出爐了。

這份組規,不僅給一個團隊運營難題提供瞭解決思路,也給即將踏上公眾舞臺卻又內向的我,帶去了一份底氣和自信。

故事的結局,是既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一份驚喜——

我帶領的8組榮獲最佳小組,而自己也成為了校最佳組長。

如今早已畢業,還有一些組員和我保持著聯繫。


3個月從社交小白到帶領50人的最佳組長,我經歷了什麼?

獎狀我現在還留著

當時賽後頒獎完,其他小組長們都圍過來,感嘆道:“你的魅力還真深藏不漏啊,沒想到能這麼受學弟學妹們的歡迎!”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哪有什麼魅力不魅力的,這一切不過是我將看到的知識實際應用的結果。

就算我真的變得更有魅力了,那也是被知識本身的魅力,感染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