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張大千

(1899年5月10日生)(1983年4月2日卒)

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

原名張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堂,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大風堂派”創始人之一(另一位是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子)。

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又被稱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張大千、張子善、真老虎)

張大千少年時代富有趣味,他16歲時離開了家鄉內江,來到重慶讀初中,當時擔任他體育老師的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劉伯承將軍。在他暑假回內江的途中被一幫土匪擄去,土匪見他是個讀書人,竟然要求他留下來做師爺。身在匪窟,他卻常讀《讀詩涵英》這本書,學習了寫詩的一些規則與技巧,百日後出逃。這段經歷對張大千的人生態度發生重大影響,張大千身上的那種不羈的江湖氣似乎與此有關。

為情所困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張大千也是如此,18歲時與青梅竹馬的表姐謝舜華定親,19歲隨二哥張善子赴日本學習染織兼習繪畫,第二年謝舜華突然病故,張大千想回內江弔祭,因為兵亂交通阻塞沒達成目地,後來重返日本,次年學成回國。期間,父母做主給他在老家定了第二門親事,女方姓倪。可是沒過多久倪姑娘忽然得了怪病,生活無法自理,於是這門親事也取消了。經歷兩次戀愛挫折,加上五四運動席捲中國,張大千頓時覺的人生變化莫測,莫如過“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於是到松江禪定寺出家為僧,取法名“大千”,張大千一名由此得來,不過三個月後張大千被強行帶回了家。

47歲時抗日戰爭爆發了,日寇很快就佔領了北平,他拒絕擔任日華藝術畫院院長及日偽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的職位,並拒絕了借出所藏明清書畫,所以被日本憲兵隊關押了一個多月,隨後回到了四川。

後來張大千不顧家人與親友的反對,攜三夫人楊婉君、次子張心智及大風堂的部分弟子穿越千里黃沙,萬傾戈壁到了敦煌,就是在這發生了“張大千破壞莫高窟文物的冤案”,敦煌之行歷時兩年七個月,耗資五千餘兩黃金,臨摹莫高窟壁畫二百七十六幅,張大千離開敦煌後,陸續在蘭州、重慶、成都、上海等地舉辦了臨摹敦煌壁畫展覽,一時間人潮如湧,震驚中外,敦煌藝術從此走向了世界……

張大千除了藝術成就外還留下很多風流韻事,他身邊的女人有過李秋君,謝舜華、倪氏,池春紅、李懷玉和山田喜美子,曾正蓉、黃凝素、楊婉君和徐鴻賓等

拋開張大千的才華和刻苦不說,他的成就大部分歸功於他獨特的人生經歷,一次一次的經歷讓他的心境一次一次蛻變,看過了人生百態,最終洗盡鉛華,成就一代大家。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請橫向觀看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廬山圖》

當過土匪的張大千


《愛痕湖》

小故事: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大千要從上海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學生設宴為他餞行,邀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等社會名流作陪。宴會開始,張大千向梅蘭芳敬酒說:“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蘭芳不解其意,眾賓客也莫名其妙。張大千含笑解釋道:“你是君子——唱戲動口,我是小人——畫畫動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