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终了,他们选择用爱为人师表

当生命终了,他们选择用爱为人师表

近日,央视新闻推出了《武汉呼吸》系列微记录片第五集—《大体老师》,讲述了武汉火神山医院28位新冠状肺炎患者在生命终了时选择捐献自身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的故事。纪录片的播出让非医学人群第一次了解到所谓的“大体老师”,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应该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但对于医学生来说,“大体老师”这个称呼如雷贯耳,所有的医学生都会怀着最虔诚的心来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当生命终了,他们选择用爱为人师表

(图片由作者提供,来源于央视新闻)

大体老师又称无言老师,是解剖医生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虽然无言,但却值得所有人的尊敬,称为老师,意为捐献者用自己的身体,为医学科学做出了贡献。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很在意死后身体的完整性的,但他们,为了后人获取知识和经验,甘愿打破传统,甚至遭受周围人的不理解。不是所有的离别都风轻云淡,他们用实际行动阐释了生命的真正价值,用自己的躯体架起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于无声处为整个社会做出最后的贡献,对世界报以他们最后的温柔。

当生命终了,他们选择用爱为人师表
当生命终了,他们选择用爱为人师表

(图片由作者提供,来源于央视新闻)

作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在校学习生涯中第一个进入的实验室便是解剖实验室,从刚入学校到如今临近毕业,已经忘记了有多少次被人问起上解剖实验时的感受。上课时的很多内容已经逐渐淡出记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每次实验开始前解剖老师都会带领我们向大体老师鞠躬致敬,并告诉我们要很尊敬很尊敬他们。每上一次课,大体老师的身体就会残缺一些,等到我们实验结束后大体老师的身体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从这些遗体捐献者的躯体上,我们掌握和丰富了人体医学的基本知识,感受到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一具冰冷的遗体,在医学院的解剖课程中和一群学生,走过一学期艰巨的学习,陪伴他们度过成为医学生的成人礼。

当生命终了,他们选择用爱为人师表

(图片由作者提供,来源于网络)

《有的人》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大体老师选择做死后活着的人,以生命的余晖照亮医学生的成长之路,也照亮着医学的前进之路。最后的死亡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生命过程的必然,正如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光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无言良师,授吾医理;敬若先贤,临如活体;谨言恭行,追深辩细;德彰术精,锤成大医。当生命终了,他们选择用爱为人师表,以向死而生的勇气,让我们明白,死亡不一定是终点,也可以是爱的延续。

作者简介

章作立三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当生命终了,他们选择用爱为人师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