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没有复原力,或许我们该这么做

本文图文皆为原创,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小时候,刚学走路,一摔跤,立马又尝试着再站起来。再摔再爬起来,摔跤重来都不是问题,因为不摔跤就学不会走路。

可是,我们却常常忘记孩子的人生也是需要“摔跤”的,或者说,我们舍不得让孩子“摔跤”,更别提主动去训练孩子“摔跤”。

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孩子最大的保护,冷了怕冻着,饿了怕营养不良,哭了怕孩子委屈,甚至怕孩子生气,怕孩子不能天天开心。

于是,我们看到小小孩因为喝不惯幼儿园牛奶拒绝上幼儿园,迫使家长自带某品牌牛奶;我们也看到从小好像什么都很优秀的孩子,刚上大学一年级就被迫休学,理由是无法承受各种压力。

终于有一天,我们忍不住埋怨孩子太脆弱,却忘记了这或许是我们一手养育的结果。

今天,我们继续打开《养育模式大逆转》,聊聊“复原力”

1、 什么是“复原力”?

为什么孩子没有复原力,或许我们该这么做

复原力的英文单词是“Resilience”,也有学者翻译成“修复力”、“”回弹力”,“抗逆力”等。这个概念是由明尼苏达大学发展心理学家、临床医师Norman Garmezy,在他四十余年的研究中提出的。

提出这个概念,源于Norman Garmezy发现有一个男孩的原生家庭非常恶劣,很小就没有父亲,母亲又酗酒,但他每天仍然很阳光的面对生活,从“不希望别人同情”,直到长大,这个孩子始终在学业、心理上都非常健康。而和他有类似特质的一群孩子,本来也会因为环境成为各种“问题人”,最终却”逆天改命”,取得了卓越的成功。这种特质就被称为 “Resilience”。

同时,研究发现,这类孩子之所以生命轨迹会发生变化,有的可能是碰到一些“幸运”的因素,比如出现了一个支持Ta、鼓励Ta的照顾者、老师等等,但这些外部因素并不可控,而还有些则是这些孩子从经历中,慢慢学会用“另外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经历的一切,他们更加主动、积极的去回应困境和压力,这个内部的转变起了决定的作用。

正如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Bonanno指出“创伤本身没有延续性,你对创伤的解读才是有延续性影响的东西。”

因此,“复原力是能忍受逆境,能从伤中恢复,还要能在恢复之后比以前更强壮”的能力。

2、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没有复原力?

为什么孩子没有复原力,或许我们该这么做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尽管老生常谈,但是如今很多人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心里准备,以致遇到压力的时候束手无策,问天问地却忘了问问自己。

而我们孩子这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少经历风雨。无论家庭环境如何,很多从出生开始都是各家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的“大宝贝”。

于是,孩子长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些东西,不知不觉被大人代劳了。

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依然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为了喂饭,大人追着满屋乱跑的情形比比皆是;而孩子只负责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更是中国很多家庭的缩影,甚至读书也不是自己的事情,是一家人“智慧的结晶”。

在这些处处被代劳的过程中,孩子没有经历过好吃的东西进不到口里的挣扎,没有经历过作业交到学校被老师批评返工的失落,“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和“我的字典没有失败”是常态,于是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等待和忍耐,也无法理解不断失败,不断重新起来,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请问,这是你想给孩子的吗?

一个孩子在每天的日常中,通过不断和大人的互动,开始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法则,我们给予Ta的是一个需要不断去成长的世界,还是什么都为其准备好,一切“皆合我心”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还是一个被我们过度保护的世界?这个答案需要你我自己去填写。

一个根本不触地的皮球,要怎么拍才能产生反弹力?

3、如何培养孩子的复原力

为什么孩子没有复原力,或许我们该这么做

既然复原力必须在实际经历中才能习得,那么作为孩子的首位人生教练,我们到底该怎么做?书中指出了一些思路。

  • 尝试新事物

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不断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生命可以因此变得越来越有弹性。如书中所说“弹性,是一种适应能力,也是一种生命的韧性。”

回想一下,孩子小时候,我们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各种食物,Ta的味蕾就发育得越充分,我们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的手去触摸不同的东西,Ta的大脑就越被有效刺激。

那么,当孩子渐渐长大,我们更应该创造环境,甚至有时需要稍稍“推一下”孩子,帮孩子走出舒适区。比如,可否在下次旅游的时候,试着不住高大上的星级宾馆,让孩子知道并非“非星级不可住”;又比如陪着孩子去参加一次Ta从来没尝试过的运动,并从中经历挑战获得喜悦;还比如,是否能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让Ta决定要怎么安排周末?

其实,尝试新事物并不难,关键是作为父母的你是否自己选择放手,并且有勇气去突破一切你已经习惯的东西,“尝试”是先从我们开始的。

  • 拥抱“B计划”

“B计划”就是意料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比如,一家人决定周末去户外露营野餐,结果到周末当天突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计划不得不取消。原本一家人充满期待的“A计划”无法执行,此时面临周末两天怎么安排的问题,是一家人满口抱怨地度过两天,还是制定“B计划”,在家“野餐”玩游戏,让这个下雨天成为孩子长大后最美的回忆?

不让“B计划”成为无可奈何的叹息和最后一刻的被迫选择是复原力的一种能力。

当我们越长大,就越发现自己不可控的东西越多,人生有时的确比电视剧更精彩,每个人当然都有自己喜欢的剧本,但是当生命中的“导演”给了你另一个剧本的时候,我们还能快乐地演出最好的自己吗?

训练孩子从小去接受那些意料之外的“B”,需要我们自己首先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它们。当环境改变,仍然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当周遭哀鸿一片,仍然可以在夜间歌唱,是我们真正能带给孩子的生命的力量。

或许,那个曾经的“B计划”,有一天当你回头看时,会发现原来是最好的“A计划”。

  • 感谢“失败”这个礼物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认为“失败”是礼物,尽管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励志故事。我们喜欢听这些故事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失败,而是喜欢故事结尾的“成功”,终于扬眉吐气。

我们不仅自己不喜欢失败,我们更不喜欢孩子失败。

于是,孩子小时候,我们把吃的递到Ta口里,怕Ta饿着;大一点上学了,我们替Ta收拾书包,怕东西落下了被老师批评;再大一点,出门求学,怕Ta挨饿受冻,家里的东西寄了一包又一包;工作了,怕Ta自己找工作艰辛,怕在职场受欺负,托关系送礼就为给孩子找个“好”工作……

直到有一天,我们为孩子人为堆砌的“虚假成功”轰然倒塌,Ta面对这一切不知所措,因为孩子在成年前从来没有真正面对过失败,更不知道如何处理失败。

如书中所说 “为孩子进入成年的重要准备功课就是放手,让孩子有机会面对失败”。

因爱掌控是本能,为爱放手是智慧。

但放手不等于不管不顾。当孩子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同理和陪伴。

同理是告诉孩子,失败很痛,我也有过,我理解你。但不是同情,同情是说:你真可怜,真倒霉,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发生在你身上呢。

陪伴是陪在孩子身边,但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去消化,给Ta时间和空间去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去总结经验教训,并最终以自己的方式恢复。陪伴不是做孩子的救赎者,不是急着帮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打开“失败的礼物”需要时间。

复原力实在是一种很棒的能力,如果我们可以在孩子成年前训练Ta拥有这种能力,孩子的生命会充满更加多彩绚烂的颜色。

无论是尝试新事物,拥抱“B计划”还是感谢“失败的礼物”,其实都因为后面那个盼望,相信无论环境如何改变,终究对我们都有益处,“真正彻底的复原力只属于那些有盼望的人”,盼望我们每一个都成为有盼望的人。

为什么孩子没有复原力,或许我们该这么做

Day 4 今天和大家分享《养育模式大逆转》这本书的复原力部分,最大的读后感触是学会放手,让孩子去经历Ta的人生。

这周末去看了一个名叫《妈妈咪鸭之鸭飞冲天》的儿童音乐剧,里面当“大雁妈妈”和领养的“小黄鸭”在经历各样的冲突、挑战和伤痛后,“大雁妈妈”最终选择放手让小鸭子去过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试图把他们变成“大雁”时,心里无限感慨又感动。正如剧中有一段演唱独白:“当了妈妈以后,才知道有时爱很渺小”。也许也正是这样全力去爱但有时又不知如何爱的无力感才能让人真正成长,除了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

为什么孩子没有复原力,或许我们该这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