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有這麼一群人,常年在外走南闖北,卻始終對鄉村一往情深。


他們忘不了鄉村的綠,不是沾滿灰塵的暗綠,而是澄明潔淨的透心綠;忘不了鄉村的靜,不是緊閉窗戶孤獨的靜,而是鳥鳴山更幽的籟靜……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牛欄灣5號


牛欄灣,長沙縣開慧鎮極其普通的一個鄉村地名。


這裡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既有綠草地,也有腳下寬敞的大馬路。


這裡看得見離地三尺三的飄峰山頂,望得見湘峰寺的飛簷峭壁,聞得見薰衣草莊園的各色花香,聽得見熱氣球上游客的歡聲笑語——符合許多人對於美好鄉村生活的幻想。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牛欄灣5號,就是一個巧合之下開起來的鄉村民宿。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民宿主劉女士是個70後,去年8月她偶然途徑此地,看見這棟民房的主人正在修繕房屋。


與房主交談一番後,心中醞釀民宿夢已久的劉女士,當即就決定盤下此地。


劉女士原本住在長沙星沙市區,習慣了城市快節奏的生活。


然而,父母逐漸年邁,他們蝸居在城市逼仄的居住空間裡,心裡始終還是嚮往著自由舒暢的鄉村生活。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為了給父母一個安心養老的好地方,也為了將自己的事業與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劉女士毅然決定租下此地,為全家人打造理想中的家。


次月初,劉女士便和房東簽訂了合同。月底,便將整個屋子改造出了雛形。


從萌生想法到真正落地,整個過程不到一個月。前前後後花了大概60w進行設計與裝修。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牛欄灣5號有600平米的房屋建築面積:十二間客房,一個茶飲間,一個品酒屋,一個多媒體室,一個柴火灶、二個生態廚房。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房前還有300平米的前院觀景平臺,屋後還有300平米的後花園,一切都那麼地完美。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老民居換上新顏,添上色彩,傾心注入溫度附上靈魂,讓牛欄灣5號成為了所有遊蕩心靈的休憩地。


每一個有緣到此歇腳的遊人,都能擁抱大地,擁抱山林,擁抱平和。


這裡每間客房雖有不同的個性和風格,但又堅持一個共同點——拙樸素雅。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帶著印記的原木傢俱全部採用老榆木門板料,在親密觸碰間,一切陌生隔閡便被輕易消除。


兒時外婆家的舊模樣依稀浮現,時光依然那麼溫柔,歲月仍舊那麼讓人留念。


在這裡,還可以吃到地道的長沙農家菜,所有旅人都能享受這口福。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本以為遠離市區的鄉村民宿大概門可羅雀,但牛欄玩5號的日常是無比熱鬧的。


這裡的週末常常滿房,自駕來此體驗鄉居生活的城裡人絡繹不絕。


劉女士說,自己做民宿主什麼都得會,除了日常招待客人,還得要會給客人策劃活動,拍攝素材,“只有這樣才能帶給大家更好的體驗。”


劉女士還透露,這幾年鄉村民宿在長沙縣發展得很快,都得益於“政府扶持、企業牽頭、農民參與”的精準合作模式。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開慧鎮的變化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幾年前的開慧鎮並不是這樣的。


這裡原來只是一個普通的鄉村,鄉民們主要靠種田、養豬為生。“山青水不秀,到處豬屎臭,遍地是垃圾,吃水也發愁。”是當時環境的真實寫照。


經過多年環境治理,開慧鎮變得山清水秀、生態宜居,早已成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吸引了一大批遊客前來參觀。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村裡原本就有發展水果種植,出產枇杷、藍莓、桃子、楊梅、梨子、李子、葡萄、板栗。


基本上從五月到十月都有鮮果陸續上市,會吸引一些遊客前來採摘。


開慧鎮黨委政府聯合企業經過摸索沉澱後發現——民宿度假,非常適合作為產業發展。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以往,遊客來採摘水果,吃箇中飯就走了。


現在發展了民宿之後,遊客的消費鏈拉長了,來村裡採果的時間也更靈活。


在美麗舒服的民宿住上一晚,鄉村的安靜和清新空氣,讓城裡人享受到從未有過的高質量睡眠。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早晨在鳥叫聲中起床,品嚐民宿主人準備好生態健康的鄉村早餐。之後帶上家人到果園採果,中午再吃頓農家飯,然後開開心心的返回城市。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有了美而舒適的民宿,城裡人的消費時長和消費體驗更豐富了。


旅人恰恰有了時間充分領略開慧鎮格外美麗的鄉村田園風景,更能感受到開慧鎮鄉風文明的內在淳樸善良。


一間小小的民宿,將能全面提升開慧鎮的度假休閒質量和收入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在開慧鎮雙華水庫湖畔,還有一個佔地200畝的慧潤(板倉)國際露營基地。


這裡是長沙市乃至湖南省有名的三大特色旅遊度假基地之一,更是開慧鎮的一張旅遊名片。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露營基地集合鄉村度假、高端鄉村會所、鄉村客棧、戶外露營、休閒單車遊道及生態農業觀光園等鄉村度假項目,這裡有四大主題的文旅體驗區。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01 婚慶主題文化區——以“初戀小鎮”板倉主體構成,含斯洛特湖區域、文化廣場、南非帳篷酒店、澳洲木屋、薰衣草莊園、鄉村酒吧等。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02 紅色教育旅遊區——以“開慧紀念館”為中心,含慧潤森林餐廳、慧潤閣、慧潤軒產品展示中心、鄉村電影院、溼地景觀公園等。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03 農耕採摘體驗區——成立多個農民合作社,體現生態、突現體驗農耕悠閒生活,完善農村產業結構,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04 運動休閒養生區——以“國際露營基地”為核心,配套鄉村騎行遊道,登山養生步道、休閒垂釣、露營體驗、慧潤健康養生會所等。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如今,憑藉著小有名氣的文旅景點,開慧鎮吸引了更多城裡人來此度假休閒,令此地的鄉村民宿產業更加具有活力。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探索民宿產業共贏模式


近年來,企業下鄉常會遇到“水土不服”的情況。是農民太難打交道嗎?也許有這個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大部分企業的初心


很多企業進入農村後,除了開發使用當地的秀美自然資源,和村集體、和村民並沒有太多實質關聯。


村民除了一部分能夠務工之外,看到的是生態破壞、經濟變化不大、個別人受益的普遍現象。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企業對農村資源使用的多,反哺滋養農村的少,這樣一來,企業難以為繼的局面自然難免。


開慧鎮探索出了“村集體經濟+村民+企業”完全融合的共同發展模式,在發展民宿產業上,由村集體、村民和企業形成共同佔比的共同發展,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矛盾。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首先,政府給予指導、政策上進行扶持。


比如,政府前期進行基礎性設施建設(主要包括水、電、路等)投入,具體的經營管理由企業實施,項目建成後可獲得包括營業稅收的經濟效益及農村區域發展的社會效益。


其次,企業牽頭實施,負責推廣、運營、管理、及信息化平臺配套。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通過管理及服務標準化實施,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運營,對農戶進行幫扶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最後,農戶參與,農民可以將閒置房屋、閒置田地、閒置勞力等閒置資源與企業進行合作。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企業投入大額配套資金,農民按照統一的標準,僅投入小額改造費用。企業利用農戶的閒置房屋和民房,改造成為特色民宿,農民可以參與經營成為農村創客。


經過企業的統一管理運營以及專業市場化運作,來實現長期收益。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在利潤分配上,村民收益佔比60%,村集體收益佔比10%,企業收益佔比30%


新機制讓農民變身為合夥人,極大的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


民宿主人負責民宿的日常清潔和遊客接待,民宿區的整體環境和農民素質得到了有效提升。


維護環境成為農民的自覺,民宿的發展更促進了群眾的增收。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鄉村生活的未來


隨著城市空間趨於狹窄、城市環境越發惡化,人們開始逃離城市的壓力和氛圍,急迫需要一個緩解壓力、釋放身心的生活空間。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中國鄉村有人們渴望的原生態的風景和原真性的人文。


現階段這種鄉村生活的迴歸,已經從高端的小眾化逐漸向中高端的大眾化轉換,其生活質量也有了高層次的品質。


為給父母養老,她投資60萬在長沙縣當民宿主,實現家庭與事業平衡


正如一些鄉村創客提出的觀點:鄉村,未來中國的奢侈品。


在如今鄉村振興大躍進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走進鄉村。

走進鄉村不僅因為這裡有無數商機,更因這裡寄託了他們的無限情懷和鄉愁。


此次長沙縣鄉村振興項目調研,讓我們又看到了鄉村振興的新希望,原來鄉村還可以這樣去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