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上海優勢,挖掘“在線新經濟”潛能

16060826qi7m.png

圖源:東方IC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以“在線新經濟”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經濟新動能化危為機,異軍突起。疫情改變了消費習慣,新消費方式在需求端得到了快速試驗與推廣,鼓勵和促進“在線新經濟”的發展,對於經濟復甦和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日前,上海發佈“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出“先手棋”。

目前“在線新經濟”主要體現在下游的應用層,對前端的技術供給、生產供應端關注度還不夠。從“在線新經濟”可持續發展來看,技術和生產的智慧化突破是關鍵。上海在高端芯片、智能互聯的智能化水平、先進製造技術的普及程度、全數據信息的整合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方面改善空間還很大。建議將“新基建”投資和技改相結合,加大技改投資的力度和覆蓋範圍,推動製造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合作,快速放大“新基建”的投資效應,形成“消費者為中心、市場驅動、智能化技術支撐、上下游貫通”的產業鏈生態。通過打通“在線新經濟”產業鏈,來把握可持續發展關鍵。

“在線新經濟”的核心資源是數據,推動數據規範化採集、共享和使用是釋放“在線新經濟”潛能的必然選擇。加快完善數據治理政策,才能搶佔“在線新經濟”核心資源先機。上海要依靠行業協會等組織,積極推動數據共享標準或技術規範,明確數據的權責利邊界及信息保護責任。民生社會領域如交通、教育、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數據可以先行開放共享,起到示範作用。完善跨部門共享機制,將“共享是原則,不共享是例外”落到實處。特別要注意國際上數據使用政策的匹配性,爭取全面對接國際數據使用政策,為規範數據的跨國使用、企業的國際化運營打好基礎。數據治理的目標是:縱向實現人、智能應用、工廠、設備等的“萬物互聯”,橫向與產業鏈競爭者實現業務交叉、信息共享。

上海發展“在線新經濟”可以利用消費端市場的優勢,發力培育平臺及總部。以企業所得稅為例,“在線新經濟”產業鏈當中最為相關的是在線平臺或總部。一季度,嗶哩嗶哩營收預計增長118%,喜馬拉雅預計增長32%,顯著拉動經濟,貢獻了稅收。因此,要充分利用上海消費端市場的優勢,倒逼供應鏈產業互聯發展。在培育本土在線經濟總部及平臺發展的同時,吸引新興企業總部遷址上海,加大調研力度,梳理在線經濟平臺現實障礙和未來方向。

引導“在線新經濟”健康發展,還要積極探索協同監督體系。最大程度放寬市場準入,減少政府對“在線新經濟”創新活動的管制,允許試錯、寬容失敗,開展試點示範,鼓勵“先創新、看一看、再規範”。面對可能出現的“贏家通吃”市場結構,或“平臺”競爭,藉助新技術積極創新監管體系,構建促進競爭的反壟斷政策。構建“企業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為一體的社會共治機制,促進新動能的可持續開發。

作者:餘典範 劉志闊(作者分別為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副教授)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