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中國經濟專題”課程臨別贈言(新春寄語)

【從2014年開始,我每學期都會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開課,講授宏觀經濟學與金融經濟學。每學期末我都會給同學們寫上一些心裡話作為臨別贈言。這是2018年秋季學期“中國經濟專題”課的臨別贈言。因為已經臨近春節,所以也可算是給同學們的新春寄語。】

2018年秋季“中國經濟專題”課上的同學們,大家好!

又到了每學期課程結束後給大家寫臨別贈言的時候。本來應該幾周前期末的時候就給大家寫,但一拖延就到了現在。不過也好,正好值此新春佳節之時祝大家順利完成了2018年秋季學期的學習,並祝願大家新春快樂,豬事如意!

從2014年秋季學期至今,我已經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給同學們講了9個學期的課。每年秋季學期講宏觀經濟,春季學期講金融。秋季宏觀課的名稱有過幾次修改,從最開始的“面向中國的應用經濟分析”到後來的“宏觀理論”,再到2018年秋季學期的“中國經濟專題”。課名雖然改過幾次,但內容都是一樣的——用嚴謹宏觀經濟學理論來解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鮮活經濟現象。幾個學期的課程內容最後凝結成了《宏觀經濟學二十五講:中國視角》這麼一本書,即將在今年春節之後出版。按慣例,我會請這學期總評成績排前八的8名同學吃海底撈。如果出版時間趕得上的話,我會給這8位同學每人送一本簽名本。

不過,不管最後的總評成績如何,大家在這學期付出的努力我都看在眼裡,也讓我十分欣慰。從課程講義的分量大家也能看出,我這門課涵蓋的內容很廣泛。因為“中國經濟專題”是國發院的必修課,培養計劃規定這課的學分數只能是2個。我特別跟學院辦公室申請了,才把每週的學時數從2小時增加到了3小時。但即使這樣,講起來仍然有些倉促——畢竟我的課程講義是按照4學分的課程容量來設計的。

所以可以說,這學期我是試圖把4學分的課程內容壓縮到3學分課程的學時中,在一門2學分的課程中講給大家。大家學起來會辛苦一些也是很自然的。不過也可以反過來想,大家在一門2學分的課程中聽到了3學分課程的講授,學到了4學分課程的內容,其實是賺到了。究竟是選了一門負擔超重的課程而虧大了,還是選了一門內容超多的課程而賺到了,取決於大家看事情的角度。從各個渠道獲得的反饋來看,我估計還是感覺賺到的同學佔了大多數。

正如我在上學期“金融經濟學”的課程臨別贈言中所說的,我和大多數同學的緣分可能就止於這一兩學期了。我希望在這短暫的一段時間裡給大家的行囊中裝上足夠多的儲備,讓大家在未來的旅程中能走得更順利一些。這樣我才感覺對得起自己的付出,更對得起選課同學們的信賴。

回到“中國經濟專題”這門課本身。這是北大國發院的一門必修課,長期由林毅夫老師講授。十幾年前我在國發院讀博士的時候就上過這門課。在我的印象中,這門課的特點是用嚴謹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來解釋中國現實問題。這也是我在這學期,以及前幾年的宏觀課程講授中所秉承的原則。回想起來,當年在國發院求學時種下的種子,在我這裡已經生根發芽長成了大樹。然後又輪到我來在同學們的心中種下種子。緣分之奇妙,大概就是這樣了。

秉承這樣的原則,我希望同學們在學完了這學期的課程,尤其是考完了期末考試之後,記下的不僅僅是一些抽象的數理模型,而更多是分析闡釋中國經濟的邏輯,並且能夠將這些邏輯用淺顯語言給沒有太多經濟學背景的人講懂。這樣,大家學到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知識、才是能夠幫助我們認識現實乃至改變現實的工具,而非一些看似漂亮卻無大用的東西。

現實世界往往是複雜的。主觀與客觀糾纏在一起的經濟社會,研究起來更是比自然世界困難得多。因此,對經濟現象的解釋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解釋者的主觀偏見。我課上講授的內容也不例外。我用我還算滿意的方式講出了中國經濟的故事,很多地方也自認還算講得比較到位。但這絕不代表我講的就一定對。因此,儘管在期末考試中我會以我的觀點作為考卷的標準答案,但有關中國經濟的真正標準答案還需要大家自己去發掘、去發現。但我希望通過這學期的教學,讓大家建立起了判斷答案好壞的標準——不故弄玄虛、不迷信經典、以是否能夠說服自己內心為標尺、並以實踐為最終判定標準。中國經濟總是常為新的,所以解讀中國經濟也沒有什麼最終答案。但胡適說得好:“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這種歡喜我時常能感受得到,也希望這種歡喜能陪伴同學們一生。

正如我在這學期的第一節課裡給大家說過的,我們正有幸而身處歷史時刻。根據經濟學家麥迪遜的估計,用佔世界經濟規模的比重來計算,在過去兩千年裡,世界上曾經有過三個世界第一——印度、中國和美國。在19世紀,隨著我國屈辱近代史的揭開,中國從第一的寶座跌落,並一落千丈。中國佔世界GDP的比重從19世紀初的1/3一路下降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的不足5%。改革開放逆轉了這一切,讓中國佔世界GDP的比重快速回升。在未來的一二十年,即使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GDP也將超過美國,重回世界第一。一個曾經的世界第一跌落寶座,卻又浴火重生,重回第一的事情在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發生過。但這卻又真切的在我們眼前發生,並且會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變成現實。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是何其有幸。

2018年10月23日,北大林建華校長在其離職演講中講了這樣一段話:“我們的生命和奉獻是有限的,而北大是永遠的。我們每一個人今天所經歷的,只能是她歷史長河中的小小的漣漪,我們今天做的事情也許微不足道,也許很快被人們忘記,但正是這日日年年、點點滴滴,才匯聚成了北大的不朽之魂。”

林校長講的道理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成立的。中華民族是一條綿延數千年的歷史巨繩。這條繩上纏繞的每個人都因為這條繩而獲得了高於自身的意義,可將其血脈回溯到歷史的起點,並將其生命延續到未來而直到永遠。這條繩上的前輩們用他們的努力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這個復興的進程是否能延續、將走向何方,決定於我們這代人。如果我們在這條巨繩上打下了一個醜陋的繩結,一千年、兩年後的學生們在學習歷史時都會抱怨我們搞砸了事情,斷送了千年難遇的機遇。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我們對所學的東西會有全新認識。經濟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既不能被高估,也不能被低估。親身經歷告訴我,經濟分析者們就經濟問題展開的討論在很大程度上能決定宏觀政策的走向,而中國經濟中的許多亂象也都緣於對經濟理論的誤解與誤用。所以,我在北大開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一開始就給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分析思路和研究習慣,讓同學們有參與現實政策討論並做出判斷的能力。在不久的未來,不少同學會成為這些論的參與者。同學們能否在這樣的討論中明辨是非,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政策方向是否正確,效率是高是低,並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課上所學的東西可能並不起眼,但它是匯聚成中國之不凡的諸多平凡中的一員。因此對同學們來說,這學期課程的學習不應是終點,而更應是起點。

我曾經跟不少同學在私下交流的時候說過這樣的觀點。現在我要借這個機會跟所有課上的同學們再說一遍:我們這門課的教學是否成功,同學們是否學有所成,不在於大家在考試中獲得了什麼樣的分數。如果在未來,有同學能直視我雙眼而自豪地說出“中華復興有我的一份貢獻”,我這門課才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我會滿懷希望、並充滿信心地等待著來自同學們的好消息。

徐高

2019年2月4日(農曆戊戌年除夕)

PS:感謝鄭曉蒙同學提供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