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方孝孺的氣節?

史032


方孝孺所謂“氣節”,只是明清兩代文人們的春秋筆法而已。

作為學者、大儒,他是當時的翹楚,作為臣子、官員,他也許只是一個失敗者,成王敗寇而已。現在所流傳的那些氣節故事“誅十族”,只是出自於祝允明的《野記》,而在《明實錄》甚至清人編攥的《明史》,均無相關記載。

我們知道,明代中期,文人一統朝堂,連皇帝都要讓步於文人的筆。而方孝孺,便作為典型,在成為了文人們的一杆槍。本來方孝孺在建文年間,作為“削蕃”的主要參與者,在“靖難”後理所當然的作為“戰犯”被處置,是很正常不過的事,算是政爭失敗的正常結果,但因為他“當代大儒”的身份,恰好滿足了某種政治需要,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種“氣節”。有人拿他比文天祥,那完全是兩回事,不具有可比性,文天祥,才是真正的氣節。


紫陌西風


說實話,方孝孺這人雖然被稱為文人種子,但本身並不是很有才幹。

請記住,不是沒有才學,而沒有才幹!

當年有人在朱元璋面前舉薦方孝孺 老朱與他相談甚歡,但最後老朱只把他打發去教書了,並沒有用他!

朱允炆登基之後,方孝孺在黃子澄等人的推薦下,進入了建文帝的視線,並被以為股肱之臣。

不過不管是方孝孺還是黃子澄,都是些紙上談兵的貨色,真正操持朝政,往往都是意氣用事,想當然的那一套!

建文兵敗之後,方孝孺被俘虜,最後被朱老四給砍了,據說還誅了十族,其結局不可為不悽慘!

但若說方孝孺的氣節,我看未必有多少!

其在城破時沒有殺身以殉故主,被俘之後沒有自盡以全名節,足見其人是有求生之心的!

甚至有野史記載,方孝孺有意投降,但朱老四沒答應,一來是此人實在沒什麼大用,二來朱老四也恨他壞了老朱家的親情!


I老八一槓I


方孝孺,寧海人,字希直,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裡,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敏捷,長大後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1398年明太祖駕崩,朱允炆即位後,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後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燕王朱棣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朱允炆亦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1402年燕王朱棣進京後,文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後因方孝孺拒絕為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時年四十六歲!

總的來說,方孝孺是明朝初期一個了不起的人,有人說中國很少殉道的人,或說為了信仰殺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細想想,這是不確的。我們的聖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殺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這是我們的傳統,在中國歷史上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為主張、為信仰,為他的思想而殺身成仁的一個人!方孝孺在燕王進入南京後,因拒絕起草即位詔被殺了十族,當時姚廣孝曾勸明成祖給讀書人留個種子,明成祖不聽,終於把他滅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紙隻字也是有罪的,這是明成祖要毀滅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所以以後明朝200年,再沒有政治思想家,我國政治思想在14世紀以前,決不遜於歐洲,但近500年來何以不振,這是由於方孝孺被殺的慘劇所造成的。


大江侃歷史


中國人歷來對做人的原則是講究的最多的。

比如氣節問題,有“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有“粉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等等,極端強調了氣節最為人立身處世的重要之處。

的確,做為人立身處世來說,沒有氣節是不行的,但是過分的突出或者是唯一的去堅持所謂的氣節,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做為歷史知名的方孝孺基本上詮釋了這樣一個值得爭議的話題,要怎麼樣去堅持氣節?

01方孝孺是大才,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他可是朱元璋欽定的輔助建文帝的良才,蜀王親自為其正名為“正學”先生。

公元1403年的南京,建文帝已經不知所蹤,燕王朱棣已實際控制了大明帝國。朱棣也好面子,要找一個當世的大儒來為其詔書,要名正言順的做皇帝。群臣皆推薦方孝孺,結果是剛正不阿的方孝孺先生沒有被燕王的霸氣所嚇倒,也沒有被朱棣的偽善和氣所迷惑。

可也正因為是大才,才導致了被誅十族。

02方孝孺堅守的是中國士大夫的氣節,與民族氣節截然不同

既然戰爭已經選擇出了誰是皇帝,那反抗的意義何在?

靖難之役是明朝貴族之間的鬥爭,通俗來說,是人民內部矛盾,不是外族矛盾。

所以不存在特別的氣節問題。既然如此,那朱棣或者建文帝的後人做皇帝對於臣子來說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都是朱元璋的傳人,自古成王敗寇,又有誰對誰錯。更何況歷來帝王之家,對皇位的確立容不得外人的意見。

有人說方孝孺反對朱棣做皇帝的行為,是維護了封建社會皇帝繼承立長的標準。看看歷史上的帝王繼承就知道了,所謂的立長不立嫡有多少時候能實現?

並不是說氣節的不重要,是說氣節也要看用在什麼時候,什麼對象上。像歷史上的著名人物:蘇武,岳飛,文天祥,辛棄疾,史可法等,皆具有鐵骨錚錚的氣節,是大丈夫。

但是他們所面對的全是外族。所以他們的氣節使人欽佩,敬仰。

反觀方孝孺,其實也讓佩服,他面對死亡的無懼,面對被誅十族的灑脫,依舊堅持“燕篡立”。他所堅持的並不是民族氣節,而只能說是中國士大夫的文人氣節,是自己的原則,是對建文帝知遇知恩的報答,是對建文帝的精忠,而不是對國家的忠誠。

03何不換種方式為國效力?

總的來說消除元患、鄭和下西洋振大明雄風、疏通運河、建都北京、修《永樂大典》、發展經濟,使朱棣時期的明朝達到了明朝歷史上的最高峰,被譽為“永樂盛世”。

從這些事情上來看,朱棣是個好皇帝,無論是對明帝國還是對當時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都是。說朱棣善殺,但是和洪武一樣,他們兩父子殺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

而建文帝能不能做到朱棣的這些功勞還有待商榷,但是一個鐵的事實是,永樂時期是明朝的最高峰。和貞觀時期是整個唐朝的最高峰一樣。有意思的是,把這兩個王朝帶入最高峰的兩個皇帝都不是正統的繼承皇位,都是靠鐵與血的手段。

魏徵卻沒有方孝孺的這種所謂的氣節而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千古稱頌的良臣。想魏徵初為隋臣,後從李密,再降李唐,然後再從竇建德。竇建德死後再回李唐,得太子李建成重用。力主太子李建成先發制人殺秦王李世民,未果。玄武門事變之後,魏徵卻再從李世民,並從此深得重用,終成一代諫臣良臣流芳千古。他效忠的是國家,而不是某一個皇帝。

按照某些人通俗的說法,魏徵應該算的上是六姓家奴了。可是歷史上並沒有看到誰對他有這樣的汙衊,為什麼呢?想來是因為貞觀時期的唐朝無論民生軍力國力都是整個唐朝乃至是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最高峰而一俊遮萬醜,想唐太宗李世民是所有的封建帝王裡面評價最高的緣故。而魏徵的沒氣節又完全可以理解為良禽擇木而棲的天性使然,是為了下萬民而拋棄自我名聲的大丈夫所為。所以,魏徵能流芳千古。

方孝孺的文章不少,但其《深慮論》卻暴露了其對於治理國家的消極和無能。通篇只強調一個主題:那就是德。至於什麼計謀政論是不需要的。

為什麼不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多想想為國效命的事呢?

04結語

看待歷史人物和事件,通俗的說法有兩種:顯微鏡看法和望遠鏡看法。一個微觀,一個宏觀。

很顯然,方孝孺先生使用的是微觀法,所以他被夷十族,得不償失。

而魏徵顯然是宏觀法,加上他遇到的是封建第一明主,所以,他風風光光的流芳千古了。

很明顯的,方孝孺先生也是有這種機會的,可是由於種種的原因,他放棄了。

方孝孺對建文帝的忠,對明朝,對朱棣,對他自己來說,都是一種悲劇,一種最深的悲劇。

其實,方孝孺完全可以做個明朝的魏徵,為天下做更多的實事,而不是空搏一身的好名聲。

堅持氣節,也要多種靈活的方法去實行,而不是一成不變。

生活亦是如此,堵得慌的時候,給自己找個出口,畢竟活著更重要。


裴曉鋒


幾百年來,人們對方孝孺的評價都極高。方孝孺是宋濂門下得意弟子,學習優秀,同門師兄弟都不及他,深受宋濂器重。

當年永樂皇帝朱棣攻陷南京後,想讓大儒方孝孺幫忙起草即位詔書,用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方孝孺拒絕為朱棣題字以表降服,並高呼“燕王篡位”,最終被打入大牢,誅十族,親朋好友俱死。

史料記載,誅方孝孺十族,死者達八百多人,行刑七日方止。於是方孝孺成了封建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更為殘忍的是,朱棣為了讓方孝孺屈服,把每個人都當著他的面處死,最後,才輪到方孝孺自己,一刀一刀被折磨至死。

方孝孺大義、氣節是有的,但未免太過迂腐,十族被誅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方孝孺只有氣節,並無智慧,程朱理學後,中國的讀書人要麼虛偽,要麼迂腐,甚至腦子裡全是漿糊。而真正智慧者,鳳毛麟角。

大家認為呢?





葫蘆文化


愚儒,自認是儒,但沒有把孟子前的儒家精神搞透。有人拿他跟文天祥,甚至吳三桂的例子比較,只能說,沒有可比性。


九諼草


氣節可佳,結局悲慘。

從做學問的角度而言,其尚未貫通中華文化的精髓與根基,即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

金剛經贊有云:“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其儒家的學問應該達到了相當的水準和高度,對 “人法 ” 的研究富而有餘,而 “釋”和“道” 方面欠缺太多,至於“三教是否同源” ,相信更是從未思量過……。


九野狐


方孝孺是明朝皇帝朱允炆時期的大臣,官至文學博士,因為拒絕為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誅十族,涉害的親人朋友和學生多達870餘人。所以但凡說到方孝孺,都離不開“歷史上唯一個被誅十足的人”這個話題,誅十足也讓燕王朱棣在方孝孺身上創下了一項歷史之最,暴露了專制極權主義的兇殘。同時,誅十足事件也從另一方面掩蓋了方孝孺的個人才華,拋開這個事件本身,方孝孺其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被低估的學者、文學家和思想家,是一個值得我們總結和紀念的人。

方孝孺是一個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人,所以他在政治思想和治國理念上,倡導的是以仁治國的德治,推崇天下萬物養天下萬民,天下萬物不能為一人一族所用的理念。這種重視民生的民本主義觀念也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相輔相成。他一生讀書無數,著有《睦族》,《務學》,《體仁》等文學著作,強調的也都是法治和德治並舉的思想理念。

但明王朝時期,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走向巔峰的時期,而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朱元璋和朱棣。朱棣起兵打進京城,在朱允炆自盡後脅迫方孝孺這個當時的大文豪草擬詔書,如果方孝孺沒有違背朱棣的旨意,榮華富貴便唾手可得。可是他選擇了對信仰的忠誠,踐行了“威武不能屈”的信念,縱使身死且被誅十族,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取義成仁,反映了他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明王道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後人甚至把方孝孺在這個悲劇事件裡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稱之為“方孝孺精神”。

當然,方孝孺這種高風亮節的死法也存在一些爭議,很多人都說這是一種“愚忠”,還牽連了後代子孫和學生門第,還有人說朱棣和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子孫,誰做皇帝不都一樣嗎,方孝孺用得著這麼較真嗎?但是我認為,取仁取義是方孝孺對自己信仰的堅守,這是一種政治操守和品德,沒有這樣的政治操守和品德他也不會和違背皇位繼承製度的朱棣對著幹,也不會釀成誅十足悲劇。

我們可以看到,洪承疇投降清朝保住了性命,後世並不紀念他,還有吳三桂降清又反清,後人視之為貳臣,八年抗戰和四年內戰出了無數的漢奸和叛徒,後人只會罵他們而不是紀念他們,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方孝孺那樣的政治操守。

用文天祥那句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形容方孝孺的愛國思想太合適不過了。方孝孺的愛國不僅體現在關心國家社會的發展,還有體現在忠於自己的信仰與理念上。我前些日子回老家寧海特意去方孝孺讀書處的舊址拜訪了一回,似乎隱隱中仍能感受到一股浩然正氣,不禁感慨萬千:現代社會連方孝孺的影子都很難找著了。所以今天聊一聊方孝孺,也是為了讓不知道他的人知道他,知道他的人紀念他,因為他是一個值得知道和紀念的人。


藝海綜述


用現在人的觀點說就是迂腐,不會變通,誰當皇帝不一樣,咱們都是臣子,只要對老百姓好就行唄。但是在古代三綱五常尤其是程朱理論在當時社會佔主流的時期,君辱則臣死。在那個時期作為書生,顧命大臣的方孝孺的做法可以說是大氣凜然的,其氣節可照日月,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小新談史


方孝孺是忠君的代表,只是最終成王敗寇罷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所忠的是建文帝,不會因朱棣“靖難”成功而改變心志。不為強權所動,不移忠孝正統。方孝孺為心中的信念而死,在他心裡,朱允炆永遠代表著正統,而政變成功的燕王最多也是“篡位者”。他要為天下書生做表率,要為自己的門生故吏立榜樣,即便滅十祖也在所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