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共創”,就沒有“培訓”

亦如“甜蜜的愛情”需要情侶間共同呵護一樣,“成功的培訓”是需要講師與學員“共創”的。

對學習過程“共創性”的認知程度,直接反映出你對“培訓”瞭解多少,直接測量出你的培訓成熟度。

無論是需求客戶、培訓機構、還是授課講師,如今大家都非常關注培訓的“落地”問題,也就是“有效性”的問題,這很正常。

缺少“共創”,就沒有“培訓”

但為了更好地解決“培訓落地”的問題,你必須首先了解“培訓”是如何“落地”的。不然,你關心的命題常常不著邊際,你提出的問題往往聽著可笑。

依我的從業經驗,對此問題,深思熟慮者寡,渾水摸魚者眾。

培訓,或學習,是一個過程,一個有目的的過程,一個有目的且需要施加影響的過程。

簡單說,培訓這個過程就是三個字,即“選、學、用”,當然還需要螺旋式的遞進。

“選”的不對,無論是課程,還是學員,也無論是講師,還是時機,就別指望日後落地能砸出個績效大坑來。

“學”的不當,無論是內容,還是方法,也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就別指望課後能做出行為上的正確改變。

“用”的不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要成果,不給支持,最終只能是熱鬧一翻。

“選”的秘訣是“偏差”,“學”的秘訣是“共創”,“用”的秘訣是“管理”。

此文所談的“共創”主要是指學習的課堂化過程。

我們常常聽到客戶詢問課程與自身企業或行業或問題的相關度,也包括講師的行業經歷。

但很遺憾,你關注的儘管沒錯,但非重點。

企業的問題或培訓需求通常是個性化的,而培訓的產品或課程設計通常是共性化的。完全個性化的定製課程並非不存在,但本質上那應該屬於諮詢。

其實,課程沒必要要非常的個性化,內容也沒必要要非常的貼近企業現實。

課程內容的設計通常是要抓兩個環節:一是學習目標從知識、技能、方法、模型、工具上是如何展開的,二是學習活動在學員身體上是如何發生的。

許多課程中涉及的案例是幫助學員去理解知識點或方法論的,形成共有性的認知。

至於如何把所學的內容與企業實踐相結合,那恰恰是學員的事兒。再牛的講師也不可能比學員更瞭解企業的情況,講師把方法講明白,學員把方法與現實結合好。這就叫“共創”。

指望講師如行業牛人一般,指望課程內容與諮詢方案一樣,那不是培訓,那是諮詢。

培訓針對人,目的是提升人的能力,但不解決現實問題;諮詢針對問題,目的是解決現實問題,但不提升人的能力。

培訓通常的問題是,課上了,但沒結果。因為本來培訓也不是直接去解決績效的,它只解決人的能力的提升。績效的真正責任是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目標,或稱為達成績效。

諮詢常見的問題是,方案有了,無法實施。因為方案再好也缺少實施者的共創,於是不是指手畫腳提意見,就是束之高閣冷處理,甲說乙不瞭解自己,乙說甲能力不足。

於是,在培訓與諮詢之間才搞出個新模式,叫“行動學習”。其實,行動學習不是個新東西,N年前聖吉的學習工作坊就是行動學習。

回到“共創”中來,儘管培訓需要堅持“績效導向”,儘管培訓需要“內容個性”,但培訓更需要的是“學員共創”。講師在課上是否給予學員共創的機會或正確的引導,學員是否在課上努力地參與或反思式內化,是評價一門課程的重中之重。

至於課後的績效,那請問你的上司施加正確的管理了嗎?培訓部門除了課後評估問卷,在“學以致用”的環節又做了些什麼呢?學員自身做了哪些行動承諾呢?

如果這些都沒有,只想著聽了一堂“成功學”,回頭立馬成為新土豪,這叫“做夢”。

學習是個內化的過程,主角永遠是學員自身,而課堂上內化的方法便是在講師引導下的“共創”。

缺少“共創”,就沒有“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