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地。” 孔子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五月的陽光,往房間裡揮灑著明亮而清透的光影,引導著我們來到落地玻璃門外,正對著阿蓬江的陽臺。日落中天,天空帶著一層淡淡的金粉色,如果以眼前綠的樹,紅的花作前景,遠處起伏的淺碧色的青山作遠景,銜接它們的,就是金光跳躍的江水之上,那一座線條流暢,結構精巧的風雨橋了,橋與水,動靜結合,更添靈秀之氣。

風雨橋畔的芭茅島酒店。佔據著濯水古鎮最佳的觀景位置。與其他古鎮相比,這裡安靜太多了,商業氛圍似乎也恰到好處。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濯水古鎮的風雨橋名為“滄浪橋”。長三百米、寬五米,據說是亞洲最長的廊橋。分為橋、塔、亭三部分,橋身為純木製結構,建築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工藝製造精美,結構牢固精密。橋建有三層塔亭,兩側有約百扇可自由開合的雕花木窗,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供人們休憩。

長長的廊橋,彷彿一道時光的走廊,靜謐而悠遠,即便它曾在2013年11月27日晚因火災被燒燬。經歷劫難後,於2015年2月重建開放,依舊魅力無限。

憑窗四顧,只見古鎮背倚蜿蜒青山,面臨碧綠江水,山水一色,遠方山腳腰,懸架半空的鐵路線和高速公路將古鎮左右挾扶,美景盡收。古鎮排排吊腳木樓沿河展開,高低錯落、鱗次櫛比,讓人依然感受到古鎮當年商賈雲集的喧囂與繁華。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娟秀柔美的阿蓬江,是一條自東向西流淌的內陸河,人們也叫她“倒流河”。它發源於湖北省恩施,穿過武陵山脈的崇山峻嶺,經濯水至酉陽龔灘注入烏江。它與烏江、酉水一起成為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在當地土家語中,“阿蓬”是雄奇、秀美的意思,阿蓬江為古鎮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奠定了濯水成為渝東南地區最著名古鎮之一的基礎.。

濯水初稱“白鶴壩”,因當地白鶴多而得名,後因阿蓬江的水在這裡變得清澈,且宜人沐浴而改為濯水。孔子曰:“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地”。濯水之名是否源於此?

奔流不息的阿蓬江水,臨近古鎮突然放輕腳步,放慢節奏、全無高山深谷間一路奔騰之勢,毫不保留地展現著溫柔恬靜的一面。清澈寧靜的江水,潤澤出沿岸上下十數里物豐地饒的福地,凝鍊出土家水鄉安靜醇和的氣質和風采。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阿蓬江江畔,用條石砌建的數米高的河堤,經過數百年的河水衝打,仍堅固如初。而濯水古鎮現存最完整的建築,就是河堤上,沿河而建的土家吊腳樓群。

吊腳樓源於古代的幹欄式建築,是湘、渝、黔土家族地區普遍使用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多為木質結構,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兩翼吊、曲尺吊、臨水吊等形式,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

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蓋瓦,只許益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蓋瓦"。一直到清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後才興蓋瓦。此外,富足人家多雕樑畫棟,簷角高翹,石階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我們走過禹王宮旁的朝門,進入古鎮老街,曲折幽深的老街約有一千米,寬約三四米。街道全由青石板鋪就。光滑可鑑,好似一頁一頁的書籍,記錄著曾經的繁榮與鬧熱。街道兩旁的商號、民居、會館、學堂均為木質結構,好像經過重新翻修,褪去了許多古舊的顏色,但那些精美的木雕窗花,橫墩上精湛的石刻,倒還依稀殘留著幾多韻致。

也許,國內的古鎮保護,大都按照老街的原貌和歷史文化淵源,採取舊址修繕、新建仿舊的原則進行修復、重建,儘可能體現出各民族傳統建築設計風格和特色。但是,對此爭論頗多。有人認為:這些建築雖然以物質的形式部分還原了古鎮歷史的自然景觀,但卻更多的忽視了古鎮人民生活中產生的各種獨特的文化,無法帶給旅遊者更多的文化共鳴和文化參與。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鎮口有一座華美的古戲臺。彷彿是這座古鎮的封面。黃昏的光影下,又像是這方鄉土生活的剪影。站在臺下,遙想戲臺上一出出精彩絕倫的演出:鑼鼓聲聲裡,或高昂鏗鏘,或悲壯淒涼,或婉轉悠揚,或幽默諧趣,或義正嚴章... ...

濯水古鎮有種獨特的“後河古戲”,屬皮黃戲一類,有一套完整戲劇表演程式。它以一種“半臺鑼鼓半臺戲”的激昂,表現出濯水人心中的悲歡離合。鑼鼓分輕重緩慢,悲歡鋼柔,戲著重唱唸做打,形體動作和麵部表情統一。其獨特的唱腔感情十分豐富。

古戲、山歌、哭嫁歌、木葉情歌,濯心濯耳,餘音繞樑不絕:

“天下還有什麼樣的花我沒有見過呢?

姑娘,天下的花都開在你這裡了。

世上還有什麼樣的花我沒有織過呢?

姑娘,世上的花你都織過了……”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幽深的古巷,曲曲折折地穿行於一幢幢青瓦灰牆,木香清幽的房舍之中。把整個古鎮引宕得一波三折,彷彿迴旋著幾分舊時光景。身處其間,我們彷彿還能依稀感覺到那繁華之後的幻影。

據介紹,明末清初,來此經商的“詹氏徽墨”開啟了徽商時代,而後興建的,帶有徽派建築風格的民居、會館等與土家吊腳樓群相融合,形成了古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的獨特建築風景。

走過老街“三道拐”,就是著名的龔家抱廳。它是我國遙感事業的先行者、物理學家龔沛光先生的舊居,其設計得十分巧妙,雖然臨阿蓬江而建,但從街面一側看過去,樓的正面朝街,而駐足江邊,樓的正面又朝著江邊。一彎清流,一抹山影,勝卻了無數塵世的喧囂紛亂。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濯水古鎮建於唐,興於宋,它的原住居民大多以捕魚和種植為生。明洪武年間,因“湖廣填四川”而來此定居的外省移民隨之增多,促進了當地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加之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之逐步成為渝東南重要的驛站和商埠。自清代後期起至民國時期,濯水已成為川,渝東南驛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通過阿蓬江水道,南來北往的船隻到達濯水可以轉陸路到湖北來鳳、咸豐等地,也可以繼續運轉至酉陽、秀山進而到達湖南湘西及貴州沿河等地。因此,這裡商賈雲集、店鋪鱗次櫛比。商貿的日益發達,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酉陽三大名鎮”。

古鎮上,餘龔汪樊四大家族在這裡繁衍生息,“茂生園”、“宜賓棧”、“光順號”、“同順治”等眾多商號。山裡山外貨物流通往來,吸引著來自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等地的客商,山外的風琴、口琴、自鳴鐘、汽燈、手搖留聲機等內地稀罕物件被他們帶到了濯水,轉而將當地的蠶絲、桐油、茶、漆等產品遠銷山外。清末,甚至還有日本人來此經商,把“光順號”的生漆和“同順治”的藥材遠銷日本,演繹了中日民間貿易的傳奇。

1956年後,隨著公路、鐵路的快捷便利,古鎮的商貿逐漸萎縮,喧囂了百餘年的繁華,終歸於了一段殘垣、一眼深井、一副壁畫……但在古鎮上,依然流傳著許多歷史的舊事:太平軍曾在這裡駐軍,紅三軍在這裡強渡阿蓬江,國民黨部隊在此進行“川東整訓”... ...古鎮人都能娓娓道來。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民以食為天”,濯水的美食最著名的當屬濯水綠豆粉。自進入古鎮,一路上我們便途經了十多家綠豆粉館。濯水綠豆粉歷史悠久,早在宋朝年間便有記載,宋人陳達叟還將其列為“無人間煙火氣”的素食二十品之一。

一家小食店裡,店家將大米、綠豆混合浸泡後,用石磨磨成漿水的瀝出,倒入大鐵鍋開烙,她手持特製的漏斗,自鐵鍋最裡圈開始,勻速的晃動手臂畫著同心圓。隨著米漿從漏眼流下,乳白的圓圈一圈一圈向鐵鍋邊緣擴展,毛線般粗細的粉絲圍成一個一個的圓圈,井然有序,絕不交叉。烙好的粉會絲絲縷縷卷在簸箕裡,有客人到來,就用大竹筷夾起部分,滾水中燙上10秒鐘取出,綠瑩瑩的粉絲,淋上用牛肉、雜醬、牛肚或肥腸熬製的臊子,聞一聞,濃香四溢,吃進嘴裡,口感爽滑,盡是滿足。

來上一碗,再沏一壺清茶,端一方竹凳,我們坐屋外青石路邊,湯粉香氣中,縷縷光線從兩旁房屋夾隙中瀰漫散開,慢慢將時光拉回。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老街上立著一塊120多歲的石碑。高多一米、寬半米,立於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石碑陰刻著“天理良心”四個大字,用以警示古鎮商賈經商,為人,處世之道——天理重他律,良心強調自律,兩者相輔相成,石碑對濯水的商貿活動影響極其深遠,是為濯水古鎮之魂。

這種被稱作“道德碑”的石碑,在武陵山地區極為少見。在石碑旁立有公平買賣的情景雕塑。雕塑的賣者在出售蔬菜,他將稱菜的秤桿高高翹起,讓買者過目,以表誠信,而買者沒有去看秤桿,而是站得遠遠的,以表對賣者的信任。而在今天這個缺乏細節、缺乏信任的時代,古碑靜默無語卻在呼喚“天理”、重塑“良心”、找回“誠信“,豈不讓我輩後人難堪!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土家水鄉,濯水古鎮,渝東南的千年傳奇之地

老街還有一所有名的義學講堂,因古鎮過去曾叫濯河壩而得名“濯河壩講堂”。講堂外是四面無門的涼廳,立於街中,形成“涼廳街”, 供過去在講堂讀書的學生課間學習和活動之用,現在供街道居民乘涼。這種不設大門的建築被稱成為“涼廳式建築“。走進講堂,雖然看不到昔日的課桌、書桌,但能深深感受到古鎮歷來重教的傳統和商儒並重的世風。

當我們回到芭茅島酒店,已是明月高懸時分,“借融融月色,夢到阿蓬,詩文一脈傳香遠;將淡淡心塵,浣之濯水,風物百年沁玉清”。老街上,餘家大門上的這幾副對聯,與世無爭中透出清新自信,正應和著此時此景。古鎮逐漸安靜下來,月下,這份獨享的寧靜,倒是非常愜意。

奔流的河水似已安靜下來,景觀燈映射下的風雨橋,散發著與白天完全迥異的光彩,彷彿變化著的歷史,總是帶給這座千年古鎮意料之外的改變。當然,於作為旁觀者的我們而言,即便時光流逝,它依然不離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