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大徵:播州之役是開疆闢土的壯舉,還是勞民傷財的瞎折騰?

1599年,朝鮮戰爭結束,萬曆迫不及待的征剿起播州土司楊應龍。楊應龍是什麼人,以致萬曆非要除之而後快呢?

播州大體上位於今天四川南部,貴州省北部。這裡地域遼闊,是楊氏土司的所在地。


萬曆三大徵:播州之役是開疆闢土的壯舉,還是勞民傷財的瞎折騰?

楊氏家族來自北方的山西,與北宋著名的楊家將同宗。唐僖宗乾符年間,南詔入侵播州,楊端自告奮勇前去征討。戰後,唐廷授他武略將軍,從此楊氏一族開始鎮守播州,也開始了對此地長達七百年的統治。

元朝建立後,楊氏歸順。元朝即將覆滅之際,楊氏又歸順明朝。就這樣,經過數百年經營,楊氏不但在播州當地樹大根深,實力雄厚,還在內地建立了龐大的關係網。

永樂年間,道深禪師曾在北京寶藏禪寺立了一塊碑,上面的碑文說,自己跟隨播州宣慰使郡侯楊升到北京進貢,最終他留在了京城。在此期間,他除了修習佛法,還代表播州訪問了全國各地。可見,楊氏家族在內地有相當數量的人脈。

而這僅僅是明初。到了成化年間,商隨著品經濟的發展,播州因為與內地頻繁的貿易而繁華起來。出現了路可通車,居民富庶的景象。

成化十二年,黔東南發生苗亂,官員張瓚前去鎮壓。途中路過播州時,發現這裡與內地經濟聯繫密切,通過赤水河,商人們將當地大批木材、茶葉、稻米、鉛等商品送入長江,再送入江南市場。

隆慶五年(1571年),楊應龍繼承了播州土司之位。起初,他對朝廷尚算恭順,多次率領土兵參戰,屢建功勳。

但他漸漸發現,朝廷的兵馬弱不禁戰,發生叛亂只能靠自己平叛。平叛免不了流血死人,作為酬勞,地方政府往往會默許他在平亂之後進行搜刮搶掠。明朝後期,出現了經濟危機,播州的對外貿易已經大不如前。所以,楊應龍倒是樂意搶掠。他將搶錢搶糧的活動擴展到重慶,湖南一帶,引發當地民眾的強烈不滿。

不但如此,在播州內部,因為他的予取予求,楊氏和當地五司九姓(五司即真州、餘慶、白泥、容山、重安五個長官司,九姓指趙、張、婁、令狐、羅、梁、謝、吳、譚等大家族)也起了衝突。他們不認同楊應龍的做法,楊應龍回之以發兵圍剿。比如,

羅氏一直是播州宣慰同知,地位略低於楊氏。然而,跋扈的楊應龍沒有請示朝廷,就殺了羅氏全家。這是擺明了與中央分庭抗禮啊!

偏偏與此同時,楊應龍的後院也失火了。原來,楊應龍有一小妾,平日十分受寵,她汙衊正妻張氏與他人通姦,衝動的楊應龍殺了張氏和她的母親。張家人十分不滿,狀告楊應龍要造反。

萬曆十八年(1590年),貴州地方官員歷數楊應龍“二十四大罪”,要求朝廷討伐,然後進行改土歸流;四川巡撫李化龍卻主張羈縻,懇請皇帝給楊氏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一時間,川黔兩地官員為此爭執不下。

萬曆二十年二月,楊應龍被拘押。公堂上,他表示願意出銀子贖罪,又說只要皇帝一聲令下,自己隨時可以去朝鮮戰場報效。

萬曆皇帝沒有調他出徵,但還是讓四川撫安放了人。楊應龍也懂事地將次子楊可棟派去重慶做人質。

不久,王繼光接任四川巡撫,他打算對楊應龍“嚴提勘結”, 楊應龍拒不從命。一怒之下,王繼光趕到重慶,親自佈置拘捕計劃。結果派去的士兵中了埋伏,幾乎全軍覆沒,王繼光因為這丟了官。

當時,明軍主力還在朝鮮戰場,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萬曆派兵部尚書刑玠招撫。楊應龍趁機施展緩兵之計,待形勢稍有緩和,就襲擊川南、湘西、貴州一帶。

萬曆三大徵:播州之役是開疆闢土的壯舉,還是勞民傷財的瞎折騰?

萬曆二十七年,貴州巡撫派出了三千人,想拿下他,沒想到同樣遭遇慘敗。此時,朝鮮戰爭已經結束,萬曆皇帝重新任用李化龍,以湖廣川貴總督的身份,負責全盤戰役指揮;他又調撥一批猛將,如劉綎,麻貴,吳廣,陳璘等人,力圖一鼓作氣,削平播州叛軍。

次年年初,李化龍等人到達前線,他將24萬大軍分為八路,不過從他事後所著的《平播全書》看,劉珽、吳廣這些猛人並不怎麼聽李化龍的指揮,他們各打各的,各搶各的,把這次平叛當成了難得的發財機會。

但不管怎麼說,這場大規模戰役還是以明軍的大獲全勝告終。平播大軍中,劉珽的表現最為搶眼。在陣前,劉珽左手拿金錠,右手持寶劍,大呼:“用命者賞,不用命者齒劍!”由此士氣大振,連戰連捷。播州兵被他打怕了,一見到此人,馬上就喊“劉大刀至矣!”然後爭先恐後地逃命,只恨爹媽少生兩條腿。

就這樣,劉珽來到婁山關下。此地萬峰連天,可謂險要。而且為了防備,楊應龍還派他的兒子把守。自己率軍南下,企圖全殲烏江南岸的童元鎮部,然後再殺個回馬槍,消滅劉珽。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劉珽派步兵兩路包抄婁山關後背,自己率兵正面仰攻,最終攻破婁山關,然後一路追擊,直搗其老巢海龍囤。此時,其餘各路圍剿部隊見劉珽部勢如破竹,紛紛出擊,生怕搶不到勝利果實。

貴州天無三日晴,士兵們在連日大雨中苦戰。六月初四,天氣放晴。次日,劉珽率先登城。楊應龍見四周火光沖天,知大勢去矣,遂與愛妾縱火自焚。其子朝棟、兆龍等人俱被生擒。至此,播州之役徹底結束。

事後,李化龍認為劉珽應定為頭功。但萬曆皇帝卻以饋贈上司(李化龍、郭子章)金銀玉帶為由,將他免官,聲稱“永不敘用”。後來,川滇一帶叛亂又起,萬曆自食其言,又起用他平亂。後來,劉珽戰死在遼東戰場。

從唐朝算起,楊氏一族在播州統治了二十九世八百餘年。萬曆三十一年,明廷推行改土歸流,將播州改為遵義、平越二府。遵義歸屬四川,平越接受貴州管轄。

萬曆三大徵:播州之役是開疆闢土的壯舉,還是勞民傷財的瞎折騰?

這次播州之役,耗費了三百萬兩銀子。前首輔申時行評價萬曆此舉是“好事喜功,窮兵殫財,非國家之福。”時人朱國禎卻不以為然;“悉天下全力,平二千里,為國家闢土開疆,此盛事也。”

對此,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