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王文堯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傳說的神奇,往往是歷史上演大戲的序幕。《下河東》,這場一再上演的古老戲曲,反映的就是宋朝北伐,收復北漢政權所轄區域的這段歷史。河東,是山西的代名詞。下河東,其實就是攻打晉陽城。問題是宋太祖下河東的“首下之,置平定軍”是怎麼回事,我們在正史裡幾乎找不見答案,語焉不詳,模糊不清。按理說,這“首下之”應該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之舉,應大書特書才是,可為什麼對整個過程隻字不提呢?莫非又在為尊者諱,為聖者隱了嗎?

我苦苦追尋這一段公案,野史志乘,傳說故事,碑刻題匾,竟無一收穫,我真的說不清楚。我唯一敢肯定的是顏之推見過的上艾城,即唐朝更名過的廣陽城,在之前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能存在,在之後五代十國的大動盪大動亂時期能存在,可偏偏在以仁治號稱的大宋朝,卻輕描淡寫可有可無地消失了,而且是消失的無影無蹤,事有蹊蹺必有妖。

根據《平定州志》記載,上艾縣,“隋開皇初郡廢,屬遼州(今山西左權)。大業中,割屬幷州太原郡,後屬受州(今陽泉賽魚)。”到唐朝的時候,又有變化。“唐畿縣,武德三年,屬遼州。六年,屬受州。貞觀八年,州廢,屬太原府。天寶元年,更名廣陽,五代因之。”這說明上艾縣在隋唐時期,不僅行政歸屬變來變去,就連名字都變成了廣陽。

也許正是唐朝的這一次更名,反而給古老的上艾縣城帶來了滅頂之災,難道是廣陽這個名字觸動了誰的什麼神經嗎?不得而知。

《宋史·本紀卷一·太祖》載:乾德元年(963 )“八月丁亥,王全斌攻北漢,樂平縣降之。辛卯,以樂平縣為平晉軍,降卒千八百人為效順軍,賜錢帛。丙申,北漢靜陽十八砦首領來降。”這應該就是《平定州志》中所言“首下之”,既然是首下,那當然應該是第一個拿下的河東重鎮,可這是收復樂平,置平晉軍,怎麼在太祖本紀中還能把首下廣陽置平定軍跳過去呢?

倒是在北漢主劉鈞的傳記中,記錄稍詳細了一些,《宋史·列傳卷二百四十一·北漢劉氏》記載:宋建隆“四年(963 )八月,邢州王全斌率師攻樂平,鈞拱衛指揮使王超、散指揮使元威、侯霸榮率所部千八百人降全斌。未幾,鈞侍衛都指揮使蔚進、馬軍都指揮使郝貴超與契丹悉兵來救樂平,三戰皆敗之。遂下其城,詔建為平晉軍,以降兵為效順軍,賜以錢帛,靜陽十八寨遂相率來降。九月,鈞覆引契丹攻平晉軍,太祖遣洺州防禦使郭進、濮州防禦使張彥進、客省使曹彬、趙州刺史陳萬通將步騎萬餘救之,未至而鈞遁去。”

在這裡,我們至少是知道了打下樂平縣來的是王全斌。963年八月初八,王全斌攻打北漢樂平縣,樂平守軍王超、元威和侯霸榮率所部一千八百名士兵向王全斌投降。於是,太祖趙匡胤把樂平縣改為平晉軍,士兵被編為效順軍,還賞賜給每個人錢帛。到九月十七日,北漢靜陽十八寨首領全部投降,樂平收復。雖然後面北漢主劉鈞也曾聯繫過契丹人攻打平晉軍,但自己還在趙匡胤大軍的包圍之中,加之郭進、曹彬等步騎一萬餘人來救援平晉軍,劉鈞也就退回去了。“鈞遁去”,三個字讓人浮想聯翩啊!

劉鈞在晉陽城登基後,改元天會,其子劉繼恩為太原尹。《宋史·北漢劉氏》載“六年冬,鈞結契丹侵周。正月,周恭帝命太祖北征,至陳橋驛,眾推戴太祖即位。鈞與契丹兵皆遁去。”原來,在趙匡胤當年“陳橋驛兵變”的時候,劉鈞就與趙匡胤非常默契地神配合了一次。當時,柴榮已死,幼帝新立,正是孤兒寡母勢單力薄之際,劉鈞立即糾結契丹兵襲來,大兵壓境,豈是兒戲?所以,年幼的周恭帝下令,讓趙匡胤幾乎是率傾國之兵前去抵抗。行至陳橋驛,苗訓等人裝神弄鬼,大將石守信等人發動兵變,硬是黃袍加身把趙匡胤推上了皇帝寶座,返回宮中逼幼帝禪位,宋朝開國。

這是改朝換代的關鍵時刻,也是亂中取勝的千載良機,然而,當劉鈞聽說趙匡胤即位之後,竟然“與契丹兵皆遁去。”僅此一遁,趙匡胤就應該感恩。

所以,廣陽城,肯定不是趙匡胤大軍的對手,在拿下樂平之前,恐怕就被王全斌的大軍踏平了,問題是把廣陽縣平定了沒有?反正說是趙匡胤不僅平定了廣陽城,而且還建了平定軍。哪為什麼樂平縣平晉軍堂而皇之地寫在那裡,平定軍怎麼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若隱若現呢?

關鍵的問題是晉陽城這塊硬骨頭,趙匡胤到死都沒能啃下來。

《宋史·北漢劉氏》載:“初,太祖嘗因界上諜者謂鈞曰:‘君家與周氏為世仇,宜其不屈。今我與爾無所間,何為困此一方民也?若有志中國,宜下太行以決勝負。’鈞遣諜者覆命曰:‘河東土地、甲兵,不足以當中國,然鈞家世非叛者,區區守此,蓋懼漢氏之不血食也。’太祖哀其言,笑謂諜者曰:‘為我語鈞,開爾一生路。’故終其世不加兵焉。”

當我在閱讀清代古文家王珻《王石和文·北漢主報宋太祖》一文的時候,我就曾經感嘆過趙匡胤與劉鈞的微妙關係。王珻老先生還引用《左傳》之語開言道:“‘辭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吾於北漢主鈞所以報宋太祖,知之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要是會說話,善於辭令,那也是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就像劉鈞對趙匡胤的回答一樣,你就明白了。

趙匡胤一句“爾何困此一方民?”其詞輕浮而傲慢。有本事咱到太行山下一決勝負,這種盛氣凌人的樣子,顯然是在以大壓小,以強凌弱,一副土豪暴富的樣子。然而,劉鈞卻不卑不亢地回答說:“我家世非叛者,區區守此,懼漢氏之不血食也。”王珻老先生讚歎道:“大哉,言乎!心之不欺,氣之不侮,力之足以奮發而有為,俱於是乎在。亡國之君,未聞有此言也。”這話就說在道理上了,大道之行,全在民心。不欺民心,不辱士氣,齊心協力,眾志成城,這才是最可怕的力量吧?亡國之君,說不出這樣的話來。也難怪這樣的話語,給劉鈞贏得了近十年的喘息機會,直到劉鈞死,趙匡胤再也沒有來找過劉鈞的麻煩。這是不是就叫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呢?

另據宋李燾編撰《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載:“《十國紀年·北漢天會七年》:宋帝使邢州人蓋留來謂帝曰:‘君家自與周室有隙,何預我事?胡不改圖,使一方之人困苦兵戰?契丹多詐,終不足恃,君必欲中原,何不下太行,與君匹馬較勝負於懷洛川。’帝遣留歸,曰:‘為我謝趙君,餘家世非叛人,欲存漢氏宗祀耳。土地士馬,不能敵君十一,安敢深入?君欲決勝負,當過團柏谷來,背城一戰。’宋帝笑曰:‘存之何害?’終帝世,宋帝不復北伐。”

劉鈞(926—968年),原名劉承鈞,沙陀族人,居晉陽,五代十國時北漢世祖劉旻去世,被遼國冊封為帝,954至968年在位期間,趙匡胤下河東,始終無所建樹。而從劉鈞與趙匡胤的互動話語中我們發現,劉鈞的晉陽城應該離“團柏谷”不遠,既然鄭樵說平定軍有晉陽城,那麼,這“團柏谷”就應該在平定軍才對。但是,這團柏谷在什麼地方呢?

我們知道元好問也是半個平定人,多次客居平定,並在平定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元好問於金宣宗貞佑四年(1216)二十七歲時,為避元兵襲擾之苦,舉家南渡河南三鄉;金亡之後,經歷了“家亡國破此身留”的元好問,又於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五十歲時攜家眷北返山西忻州韓巖故里。這期間,他所寫《南關二首》詩,應該就是旅居在今天的平定城南關所作,其詩曰:


風裡秋蓬不自由,一生幾度過隆州。

無情團柏關前水,流盡朱顏到白頭。


路轉川回失系舟,更教兩驛過徐溝。

多情團柏關前水,卻共清汾一處流。


元好問在詩後自注曰:“是日自徐溝宿南關”,住在平定城南關是顯而易見的。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平定縣龍莊村東閣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豐樂閣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山河底定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娘子關發現晉陽城之九:下河東,撲朔迷離廣陽城

平定縣著名的南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