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孩子身上有這些特徵,多半是“心術不正”的表現,家長要趁早糾正。老郭家的孩子從小就愛吹牛,愛炫耀自己的老爸是大老闆,很有錢。媽媽也是一家超市的老闆,自己家有花不完的錢,誰要是想要花錢,只要說一聲,就可以給你,打白條都可以。

“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因此,老郭家的孩子從小身邊就有很多的朋友,人緣很好。因為,老郭家的孩子在小學時,每天借錢給同學們,給同學們買各種零食,養了這種愛炫耀,愛吹牛的毛病。結果,現在孩子大了,依然如此。

但是,很多的朋友都以各種藉口向老郭家的孩子借錢,而又以各種藉口告訴老郭家的孩子,自己無法還錢,有各種困難。就這樣,老郭家的孩子已經把老郭將近一半的財產都借給了各種朋友,而收不回來。

老話常說三歲就能夠看出一個人長大後會是什麼樣,長到七歲時基本就可以看出這個人一生會是什麼樣的結果。這句老話蘊含了很深刻,很受用的育兒道理。

“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確實如此,很多時候,家長們容易把孩子小時候的一些不好的行為忽略掉,不以為然,沒有引起注意,結果養成了孩子的一種習慣和壞毛病,而影響孩子一生。

一、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就有這些特點

1、喜歡吹牛,愛炫耀

有些孩子不知道是在哪裡學的一些壞毛病,從小就很喜歡吹牛,還很愛炫耀自己,炫耀自己的父母,炫耀自己的家世。並且,很喜歡在人多的地方自吹自擂,把自己好好的炫耀一番。這種張揚的性格和脾氣,會讓孩子成為眾矢之的,更會讓孩子成為人們厭惡的對象。

“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2、經常以說謊和哄騙他人為樂

還有些孩子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或者覺得處於好奇心的作怪,喜歡說謊,或為了哄大人開心,討父母喜歡。而經常說謊,編造各種的瞎話或小故事去哄騙他人,還覺得很好玩。一旦孩子有這種“心術不正”的表現後,如不能及時被父母發現和阻止,便會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作風。這也就是老話常說的,學壞容易,學好難。

3、喜歡聽閒話並經常傳閒話

老話常說,禍從口出,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這就是老輩人教給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聽閒話,不傳閒話。而有些孩子從小就很喜歡聽大人們聚在一起講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閒言碎語,並且,聽完後會到處傳播,結果給很多的家庭製造出很多的矛盾,給自己的父母招惹是非。這種行為一旦養成,孩子長大後就很容易成為現代社會上所說的聽謠言,傳謠言,造謠言的人。

“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很容易受到周圍人和環境的影響,而養成一些壞毛病和不好的習慣。就連孟子小時候都經常跑到大街上去跟著商販學吆喝,跟著上墳的人群,學哭。也正是因此,才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也正是明智的孟母成就了孟子。

二、家長該如何改掉壞毛病

1、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立規矩

我們沒有孟母的大義之舉和魄力,但我們可以以身作則,不吹牛,不炫耀,不張揚,不說謊,不哄騙他人。為孩子樹立起正面的積極的正能量的榜樣,讓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能夠養成好習慣,改掉壞毛病,不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偏。同時,給孩子立下規矩,哪些事情是不對的,不能做,做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會得到何種懲罰。

“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2、以故事來教育孩子

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如《狼來了》,《強盜怨母》,《孟母三遷》,《掩耳盜鈴》,《濫竽充數》等一些有趣的故事。這樣孩子可以從故事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3、讓孩子自食其果

倘若孩子很喜歡說謊,屢教不改,就要採取一些特殊方法了。當孩子在說謊,騙人的時候,父母先不要拆穿孩子的騙局。當孩子發現騙局對他人造成了危害,或者傷害到自己時,父母不要幫助孩子,不要包庇孩子,要讓孩子自己承擔起說謊的後果和責任。這樣,有了教訓後,孩子就會慢慢的改掉說謊的壞毛病。

“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老輩人常說,小樹小時候不勤修剪瘋長和彎曲的枝條,長大後就只能成為做飯的柴火。而從小就被經常修剪的小樹,有了主杆,有了形狀,就可以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樑之才。孩子也是如此,正如牆上的標語所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

互動話題討論:你是如何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