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线上农讲所”狂吸粉:造百万新农人,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广东“线上农讲所”狂吸粉:造百万新农人,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新农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一批批嗅觉敏锐的农民纷纷换上这些“新标签”,以适应新时代潮流的翻涌。面对新技术对人与土地间连接的重建,日新月异、遍地开花的农民培训,正试图帮助广大传统农民改变命运。

10月11日下午,“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第一课在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的圣女果基地开课——这是广东在今年丰收节上送给广大农民的一份大礼。“这事儿太有意义了,我都没想到能实现。”扎根行业三十余年的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林绿不吝称赞,他是第一课的主讲师,与他一同授课的还有采购商代表和食品营养专家。一线的授课场景、实用的课程内容、风趣的授课方式,成功实现了“百万”的受众目标——在腾讯微视直播间,两小时的直播累计超过345万人次观看。

这并非广东面向农民群体提供培训的首个“百万工程”。早在2005年,“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启动,目标是到2007年,全省将组织100万农村青年参加技能培训。如今在互联网下,第一课在直播间开播后半小时就涌入了106万人次观看。农民培训的数量已触手可及,质量又将如何保障?

广东“线上农讲所”狂吸粉:造百万新农人,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第一课。

农民培训的困局

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民。在2019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书记、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大鹏发布《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时指出,国家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工程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2018年总投入资金20亿元,重点开展农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共培养高素质农民约90万人。

诚然,随着农业发展对高素质农民的需求明显提升,始终未停歇的农民培训活动也在不断探索升级空间。广东亦是如此。

从1998年,广东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智力扶贫试点,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在全省推广智力扶贫工程,到诸如2017年开展广东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再到2020年疫情之下创新开展的村播达人训练营等,一系列教育培训为广东农民和涉农工作者技能提升插上了翅膀。

只不过,在移动传播时代,传统以线下授课为主的农民培训,始终存在着诸多困局。

首先是线下培训的时间和人员受限,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一致认同这一观点。此次百万工程实施方、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志嘉就表示,“老师、学员甚至组织者的时间,要凑在一起,是比较众口难调的。”林绿也提到,过去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团队去到各个基层点开展示范技术推广,受众局限于某一地区,辐射范围有限。“如果在线上传播,不仅全省、全国的农民都可以在线上课,与农业相关的行业群体也能得到普及。”

再者,线下培训效果也褒贬不一。林绿从培训方式上谈到,以往的线下讲堂式授课并非完全契合一线农民的学习习惯,“使用PPT讲课、发一些学习资料,农民的素质能力不一,有些人吸收(知识)效果没那么好”。刘志嘉则注意到培训后的“学以致用”,他表示,线下培训场景受限,培训结束后学员就要回到各自的生产岗位。“很多情况下,他们无法马上应用所学到的东西,会有一段滞后的时间,学习效果就打了折扣。”

南都记者还注意到,由于线下培训人数有限,不少农民培训均存在一定“门槛”。例如,有些参与培训的农民由所在地方选派,无论是否学过、学习内容是否需要,这就容易造成学习资源浪费;而有些培训开设报名通道,但并非所有报名者均能入选。

基于种种原因,林绿告诉南都记者,“大家都在探索,看哪种培训模式最有效、作用最明显,而且最受农民欢迎,最符合农民的需求。”

线上农讲所

9月22日晚,在广东省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会启动晚会上,气势恢宏的千架无人机矩阵从海心沙广场飞向珠江上空,综合运用广州塔、一江两岸的灯光效果,变换出“庆丰收,迎小康”等10幅巨型图文,震撼在场的市民、农民代表。这仅是一个小惊喜,当晚正式启动的“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 (以下简称“百万工程”),才真正引起热议。

广东“线上农讲所”狂吸粉:造百万新农人,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广东庆祝2020农民丰收节启动晚会上的“庆丰收,迎小康”巨幅图文。

“百万工程”“线上免费培训”,预示着这既是广东推动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的一大手笔,又是广东对传统农民培训模式的一次破局——首次利用直播、短视频形式举办农民“云课堂”。南都记者了解到,“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农村新农民”被写入日前发布的《广东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中,此次农民培训由线下转至线上,恰恰符合题中之义。

据了解,该百万工程以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为载体支撑,以“开放+合作”为原则,以“平台+产业+人才”为线索,将汇聚政府及广大社会资源,合力打造“广东数字农业线上大学堂”,实现“聚集千名优秀老师、万堂精品课程、百万农民培训”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工程将充分调动广东各方数字粤军队伍的力量,引导领头力量(如“一亩田”等)牵头开拓先行,联合数字力量、科技力量、教育力量、服务力量和体系力量组建工作核心,团结广东主体力量(如涉农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产业集群、“一村一品”项目县、各级优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农人等)共同参与,推动“保供平台”升级为“广东数字农业统一战线联盟”。从更深层面上看,这也将推动数字农民培育实现“六个共建”,即共建格局、共建模式、共建生态、共建支撑、共建标准、共建样板,为广东建立数字农业强省提供丰富优秀的数字人才资源。

现阶段,百万工程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等部门牵头落实。该处处长刘楚雄就表示,该工程是顺应农民需求、符合农民习惯、能让农民朋友学以致用的广东新农人培训“线上农讲所”,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灵活学习,和辅导员互动交流,使广东省农民培训工作始终紧跟时代发展节奏。

刘志嘉告诉南都记者,该工程依托一亩田负责运维的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平台推进,已在一亩田app和微信小程序上推出。目前平台已有超过120个视频,学员能学到“种植养殖技能”“做货和产地品控”“电商平台运营”“产品销售”等多方面培训。“学完之后就可以进入一亩田平台开店,在‘保供平台’对接采购商,把学到的内容变现。”他说,希望能让学员做到“第一周学习,第二周就有机会卖货挣钱”。

据了解,作为国内领先的农产品B2B交易平台,一亩田上的采购商已超过2000万户,能为学员打开全国的销售渠道。

开班的第一课

10月11日下午2点30分,伴随着一阵熟悉的上课铃,百万工程第一课正式开课。

课程内容紧抓热点,以“新农业模式下田头与电商无缝对接的成功案例”为主题,介绍湛江市铭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界炮镇的“市场驻村”新模式,为链接市场与生产、城市与乡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课堂”选址也十分有趣,就在遂溪县界炮镇的圣女果基地——这里成功孕育了广东首创“田头建冷库”的市场导向型生产模式。基地部分农户成为首批现场上课的学员。

同时,课程也“保供平台”、腾讯微视直播间进行直播,一开始就吸引了近20万网友围观。除了林绿,盒马鲜生采购经理王墨涵、食品保鲜专家张晗也作为嘉宾讲师。

广东“线上农讲所”狂吸粉:造百万新农人,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第一课直播页面。

很多人发现,圣女果与平时吃的番茄在外表上相差甚远,怀疑圣女果是转基因作物。林绿表示,这是一个认知的误区,很多人一看颜色比较特别、形状不一般的蔬果就认为是转基因的。“圣女果并不是转基因,反而还是现在大番茄的老祖宗,就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种。”林绿大力推荐这种水果,“圣女果营养丰富,常吃多吃对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

林绿的解答不仅消除了大家的疑惑,圣女果有益又好吃的特性也刺激着“吃货”网友们的味蕾。优质的圣女果怎么买、怎么存放成为了线上学员们刷屏的问题。

王墨涵和张晗分别从专业采购经理和食品保鲜的角度作出了解答。张晗强调,圣女果水分充足,保鲜期不会太长,一定要用保鲜膜锁住水分。王墨涵告诉大家:“圣女果挑完回家一定不能立刻洗,吃多少洗多少,才能好好保存。”

第一阶段课程后,林绿带队走出小课堂,来到圣女果的种植田间和加工车间继续讲解。他表示,选择如此接地气的讲课方式,就是要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看得清、学得会、干得成”。

广东“线上农讲所”狂吸粉:造百万新农人,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讲师们在田间地头讲解圣女果的种植技术。

“生产端+市场端的授课组合,就是要改变以往办农民培训偏向于生产培训的局限。”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副主任王清表示,该课堂探索市场导向,推动市场连接生产,着力培育既会种、更会卖,善于变产品为商品、携产品闯市场的新型农民,“从市场为出发点,先了解市场要根据市民需求采购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再找种植专家来解释怎么种。”

不仅如此,百万工程还努力打造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着力培养生产、加工、冷链物流、营销全链条“全能冠军”的大课,农民变身“食品生产流水线工匠”;打造一地授课线上百万农民听课的新模式,实现百万农民线上受益且精准推送。

百万农民的受益路

一堂百万农民培训课,牵动的是各方的心。

下了课,林绿坦言自己从事农业工作数十年,却也感到有压力。“农业是一个复杂的领域,线上培训面向不同区域和不同阶段的农民,很多问题都是综合性,要现场对大家所提的问题做出准确判断,这对平时积累要求比较高。自己能否应答自如,又能否将经验与大家分享,这些都有压力。”

王清也有压力。以往开展农民培训存在不少问题,学员积极性不高成了通病。“你说会不会担心观看人数问题,确实也担心。”他说,线上课堂覆盖面广,但缺乏强制力。“有时候会发现,活动报名的人很多,但真正定了上课时间,大家又会有各种原因缺席。”好在,此次课程开播半小时后,微视直播间就已达到106万人次观看,两小时下来,观看人次更是超过345万。

广东“线上农讲所”狂吸粉:造百万新农人,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讲师们在加工车间筛选圣女果。

眼下,百万工程已顺利上线第一课,如何维持课程热度,真正实现“聚集千名优秀老师、万堂精品课程、百万农民培训”的目标,成为牵头落实部门需要面对的问题。

王清介绍说,百万工程预计通过半年时间加大推广力度,一方面将结合农民实际,不断调整、迭代平台各项功能,丰富课程和授课形式。在2020年年底前,争取实现“3个100”,即征集整合农口现有精品课程,推出农产品销售100招、种植技术100招、农产品加工100招。

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推广力度,发动和激励各地农民上线,这就涉及到相关的激励机制。“比如,我们可以将授课时间调整到晚上相对空闲阶段。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自由选课学习,通过相关软件记录在线学习课时。我们也会发一些调查问卷,针对学习意愿强、表现突出的学员,考虑举办类似于线下集中营的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一对一培训。”

林绿则表示,现阶段,百万工程离不开官方层面的持续推进。与此同时,要能够挖掘出在生产、经营等各领域中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授课。“这不仅仅是科研水平高,更是实操性强的专家导师,能够把一些应用型技术真正手把手传授给农民,让农民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直播培训中,林绿发现,大家所提的问题均具有普遍性,符合当前技术应用的需求。“老百姓不一定需要多么高大上的技术,就是日常所用,能够把它掌握透,对生产经营都能起到很大作用。”他说,这就需要导师运用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达。

农民培训始终在进行,百万工程的开拓之路,道阻且长,又光明无限。

广东“线上农讲所”狂吸粉:造百万新农人,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陈卓睿

图片: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