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雖然只有短短五個字,卻道盡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無論是古代的農業社會,還是現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人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要吃飯。畢竟只有吃飽飯,才能開展各項活動。
而我們中國,曾孕育過這個星球上最出色的農業文明。一直到今天,中國仍是世界上排的上號的農業大國,擁有眾多的糧食產區。按理說,我們中國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糧食產量問題。
但令人奇怪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國每年都要從外國進口大量的糧食,比如大豆、玉米等等。今年7月份,我國就向美國預定了幾十萬的大豆和上百萬噸的玉米。看到這,想必很多朋友心中都有一個疑問,既然我國是全球數得著的農業大國,為什麼還要向美國進口糧食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國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不缺糧食,事實上,在某些農作物方面,我們很缺,比如說大豆。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需要消耗約1億噸的大豆,但是我國本土的大豆產量只有1000多萬噸,缺口高達8000萬噸左右,所以我們不得不從外部市場進口。
很多人會說,既然我國缺大豆,那就想辦法提高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產量啊。事實上,這確實是一個辦法,但卻沒有足夠的耕地來實施。有人曾計算過,如果不依賴外部市場,全靠國內自產大豆,則需要將我國一半以上的耕地都種成大豆。很顯然,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因為相較大豆,我們首先要保證小米、水稻、玉米這些主糧的種植面積。
其實除了我國本土產量不夠之外,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進口糧食的價格比國產糧食要便宜。比如美國的糧食,其實有的時候寧願“貼錢”賤賣,也要賣給中國。大家都知道,在貿易方面,美國人向來是比較“霸道”的,也是經常“佔便宜”的一方。那麼為什麼在糧食方面,表現得這麼“大度”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很早就回答過了。
基辛格曾說:“誰控制了糧食,就等於控制了人口”。關於這一點,我們中國的古人早就用“民以食為天”來形容過了,我們文章開頭也有提到。事實上,美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實施這個“計劃”了,這個計劃就是“美元霸權後的糧食霸權”。美國憑藉著發達的現代農業,從其他國家換取大量資源。簡單點來說,就是美國希望通過出口糧食,讓其他國家產生“依賴性”。
不過,大家並不必為此擔憂,因為這個計劃其實已經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當下,全球很多國家的農業技術其實都提升上來了,仍以大豆為例,我們除了可以從美國進口之外,還可以從巴西、俄羅斯等地進口。換言之,如果我們不進口,美國的大豆恐怕就要爛在倉庫裡了。那麼對於這件事情,大家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