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程腔深似海,談京劇程派強大的人格魅力

在全民K歌我的唱段評論中 ,有位叫"紅星"的戲友說:"程派的唱腔養耳養心。"

突然覺得這種說法很精到。

我也有這種感覺,似乎程派能唱到人心裡去,引起心底深沉的共鳴。讓你迷醉,讓你欲罷不能。

網上搜索程派特色,是這樣描述的: "程硯秋…創造出了一種幽咽婉轉、若斷若續的唱腔風格,…典雅嫻靜,恰如霜天白菊,有一種清峻之美。”

其他描寫程派唱腔特色的形容詞還有:劍走偏鋒,標新立異;典雅蘊藉,內藏暗鋒;悠揚婉轉,如泣如訴;迂迴婉轉處,奇峰陡起;氣若柔絲時,針鋒暗藏。

所有這些形容詞,"霜天白菊"、"清峻之美"、"典雅蘊藉"、"內藏暗鋒"等等,這些形容,都象是在描寫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流派的藝術特色。

如果根據這些形容詞來描畫一個人的話,這個人像是一個內功深厚的俠士,又像是一個胸有丘壑的詩人,同時又像是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絕世名伶。

有俠士之風骨,又有錦繡之才情,俠骨名旦,這不就是程硯秋本人的素描嗎?!


一入程腔深似海,談京劇程派強大的人格魅力

程硯秋便裝照


所有這些形容程派唱腔的形容詞,都是可以直接用來形容程硯秋本人的。

作為程派藝術的創始人,程派藝術唱腔的個性,和程硯秋本人的性格,達到了深深的契合。

可以說,程派藝術特色,就是程硯秋人格特徵的影射。

首先,程先生是有傲骨之人。他出身於簪纓世家,雖然家道中落,無奈進入梨園行,簪纓世家的背景,和梨園不入流的社會現實,本身就是一個矛盾。 程先生在這種矛盾的局面中,凸顯遺世而孤立、迥世而出塵的清貴氣質。

其次,程先生是有書卷氣的,被人評價:"恂恂如書生"。

一方面家學淵源,祖上滿洲正白旗索綽絡氏,是清代重要政治家族。曾祖英和屢掌文衡,以詞林起家,為八旗士族之冠。這種書香門第,英才輩出的大家族,對程硯秋的氣質和為人處世,有著難以磨滅的深刻的影響。

程先生的書卷氣,另一方面還來源於長期受名士薰陶,成名早期被羅癭公從榮蝶仙處贖身之後,追隨羅癭公拜讀經史,習字作畫。羅癭公去世之後,另外一位文人名士金仲蓀對程硯秋一路輔佐, 《碧玉簪》、《文姬歸漢》、《荒山淚》、《春閨夢》等都是金仲蓀為程硯秋量身定做的經典之作,其中《文姬歸漢》被譽為京劇藝術史上最為偉大的作品,而《荒山淚》則是程派藝術的經典劇目。

這些意境高遠、憂國憂民、呼籲和平、反對戰爭的題材,大大提升了程派劇目的藝術境界。


一入程腔深似海,談京劇程派強大的人格魅力

程硯秋《荒山淚》


程先生是有鋒芒之人。他對於藝術追求是非常有進取心的。四大名旦中,程硯秋與梅蘭芳有師徒名分,也是藝術上競爭的最厲害的。他們一梅一菊(程硯秋藝名菊儂),從劇目之爭,到行頭包裝之爭,到粉絲之爭,客觀上對京劇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程硯秋的開拓精神和好勝之心,將程派推動到一個可以和梅派一爭長短的地位,作為一個開派的宗師,這種藝術的創作力和開拓精神,極其難能可貴,他的藝術才華更是出類拔萃。

一入程腔深似海,談京劇程派強大的人格魅力

程硯秋與梅蘭芳合演的《白蛇傳》

程硯秋還是一個有俠骨精神的人。

1937年北平淪落,敵偽當局要求北平京劇界義演,為日軍捐飛機。程硯秋斷然拒絕:"我不能為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我一人做事一人當,決不能讓大家受牽連。獻機義務戲的事,我寧死槍下也決不從命!請轉告日本人,甭找梨園的麻煩,我自己有什麼罪過,讓他們直接找我說話就是了。"

這就是程硯秋,一個在臺上的聘婷弱質,臺下卻是俠骨錚錚。

我們痴迷程派,痴迷程派的唱腔,痴迷的不只是程派的戲,真正痴迷的是程派所散發出的人格魅力。這個人格的魅力,其實就是程硯秋的人格魅力。

程硯秋的第三子程永江說:"學程硯秋,並非只學他的唱法…學程硯秋,要學他的為人處世,人品藝品……"

程永江的這種說法,不是泛泛之談。程派這種深沉的藝術唱腔,僅僅從演唱技巧上做功夫,是達不到程祖的風格境界的,還是要從人品、修養,精神境界多多努力,才有可能真正抓住程祖的神髓。

一入程腔深似海,所有痴迷程派的人,心裡都有一根筋,是和程派相連的。

所有痴迷程派的人,都是因為你的心底深處,有和程派共通的情緒契合點,也就是說,程派的這種風格,和你本身的感情性格是有共通之處的。

有一種說法:"聽梅派如抽鴉片,雖上癮仍有戒除的可能;但聽程派則如打嗎啡,斷無戒除的道理。"

這是程黨的宿命。


聲明:本文為筆者 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