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離開大理,回到深圳,圓滿完成了『大理問道遊學』之旅。幾天前,阿紅邀我寫點遊學感悟。說心裡話,我很有壓力。之前,我讀過高先生分享的《在密雲小院裡,體驗靜心慢生活》的美文;又拜讀了蘭心蕙質的紅玉姑娘寫的『讀了21天清靜經,收穫了什麼?』的心得。他們對道的體悟很深,收穫也很大,我很害怕在高人面前獻醜。

所謂『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昧者難行』,似乎是我的真實狀態;但『存無守有,頃刻而成』,分明又讓我覺得可以寫點什麼,也算留個紀念,不枉此行。


8月14日,從長沙出發,以道的名義,相約大理。

到達機場後,我按照阿紅給的地址,打了輛的士,40分鐘達到大理的小院子(社區名稱)。在院子裡轉悠了兩圈,終於看到了迎接我的蔡蔡美女。

蔡蔡比我早幾天到大理,兩個深圳人在異鄉見面,自然格外興奮。

在這片院落群裡,有一處阿紅的度假別院,這是我們此行的活動場所。別院的基調是濃郁的大理味兒。前期到達的四位美女,已經把院子打理得乾乾淨淨,花瓶裡插上了各色鮮花,盤子裡也盛滿了各式水果,茶和酒也備好了,養眼養心,賞心悅目。

借用阿紅的話說:蒼山洱海間,一群姑娘,閒閒地、靜靜地把旅行變成生活。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前期到達的姑娘們,把院子裝扮一新

稍作休整,我和蔡蔡到村民食堂(社區會所)吃了晚飯,之後便去大理古城溜達。

大理古城保持著明、清時期的棋盤方格網結構,城內由南往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向東縱橫交錯,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

悠閒地,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不知不覺已逛了兩三個小時。當我們回到別院時,別院的主人阿紅也已經從北京飛過來了。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此行,是以遊學的名義相約大理。老師尚未到來,我們先期到達的五朵金花,已經迫不及待地悠閒起來。

院子的背後,有希爾頓酒店,坐在露臺上,洱海盡收眼底。我們點了一份英式下午茶,品茗聊天,發呆看雲。

不遠處,亦有利舍莊園,莊主是一位旅居美國多年的臺灣人。這裡是一派美式鄉村風格。在如詩如畫的莊園裡,姑娘們忙不迭地擺拍起來。

喝茶、發呆、擺拍~都是悠閒靜心時光。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喝茶、發呆、擺拍~都是悠閒靜心時光

8月16日,薛道長和另外幾位道友如約而來,晚上正式開始上課了。

對薛道長,我並不陌生。2016年9月下旬,保健時報社策劃了『崆峒道家養生遊學』項目,我是第二期學員。那次薛道長以他的溫文爾雅和帥氣,以及對道家經典的通俗解讀,讓我印象深刻。

記得有學員說,薛道長像極了吳秀波。而今,秀波在紅塵中黯然失色,而薛道長卻依然仙氣飄飄,眉宇間亦多了幾分堅毅與威儀。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雖說,這次是遊學悟道之旅,但來到風花雪月的大理,自然少不了遊歷和觀景。

阿紅和幾位道友,是典型的文藝小清新。她們安排的活動,多帶文藝氣息,如:網紅尼姑庵打卡、茶果子製作體驗、雙廊古鎮觀日落、喜洲古鎮吃粑粑、參觀周城扎染博物館等。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大理雙㾿鎮

寂照庵,隱藏在大理蒼山聖應峰的南麓。廟雖小,卻有中國最美尼姑庵之稱,已成為知名的網紅寺廟。只種鮮花不燒香,是寂照庵的特別之處。

寂照庵的多肉植物長得十分繁茂,素齋亦遠近聞名。我們去時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下個不停,但素齋時,還是人山人海。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網紅寂照庵,是多肉的世界

茶果子製作,是此行特別有趣的體驗。所謂茶果子,就是配茶的小點心。這次的茶果子體驗課,安排在莫催茶室。這家茶室位於大理喜洲的稻田中央,茶室主人叫簡輝,一位文藝範十足且有故事的姑娘。

簡輝姑娘教我們做了三款茶果子:繡球花、格桑花和桃子。茶果子做好後,她還親自為我們沏了一泡醇香普洱茶。

一群同頻的人,雙手捧著一杯茶,細細地輟著,佐一碟親手製作的小茶點,其中的滋味和意境,想來只有在場人才能領會吧,真的回味悠長呢!

茶事完畢,我們請道長撫琴一曲。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莫催茶室,做茶果子,品茶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我們做的茶果子,誘人麼?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在莫催茶室,遇見了另一群校友。旅途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走著走著,遇見了想念的人。


洱海之畔,處處是風景,不能一一道來,還是回到本次的主題---道家養生遊學吧。

這次遊學的導師依然是崆峒山的薛道長,我們學習了站樁、靜坐和八段錦;並聆聽道長對《清靜經》和《心印妙經》和解讀;領悟了從容面對喧囂世界的法門。

八月的大理正是雨季,在遊學的時間段裡,除了薛道長來的那天出現了彩虹,以及他離開的那天雨過天晴以外,其它時間大多下雨,以致於原本計劃在室外的習練,只能在室內完成。

行程裡的『洱海日出冥想』,也改成了『別院靜坐冥想』和茶聊會了。

我想,這一定是老天爺見我們玩心太重,故意下雨,把我們關在院子裡專心修煉吧。也好,在大理的小院子,有這麼幾天靜心養氣的小日子,是天賜的好時光。

在大理的小院子,過一段靜心養氣的小日子

在小院子裡,練功,悟道

既然是遊學,自然也有學員之間的相互分享。這次的學員分享,讓我耳目一新。我驚歎於30出頭的志麗姑娘,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態度是如此的堅定,尤其是對《道德經》的領悟是如此的豐富和深刻,對自己的尋道之旅亦是如此的坦誠。她純粹是為悟道而來,但絲毫不介懷我們這些大媽們以道的名義尋養生之法門。

好一個睿智的姑娘,真是後浪可畏啊。

而與茉莉姑娘的交流中,她不經意間流露出對道的領悟,也讓我很受啟發。茉莉已經跟薛道長學完了太極拳,她在習練太極的過程中,領悟出為人處事要中正、要學會處下和放下身段的道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而我最喜歡的句子當屬《清靜經》中的『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我亦驚歎於道長的法眼,一眼看出我的氣場屬靜,比較被動,乃真實不虛。

大理遊學結束後,我們相約繼續站混元樁、練八段錦、誦讀經典,打卡100天。《心印妙經》說「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期待百日後的我們,感情一如初見,混元樁、八段錦的習練爐火純青。

最後我要借用朋友的一段話勉勵自己:

心若定,何須追逐。

心若安,何須浮躁。

心若淨,何須飄搖。

只要不失去方向,

就不會失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