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离开大理,回到深圳,圆满完成了『大理问道游学』之旅。几天前,阿红邀我写点游学感悟。说心里话,我很有压力。之前,我读过高先生分享的《在密云小院里,体验静心慢生活》的美文;又拜读了兰心蕙质的红玉姑娘写的『读了21天清静经,收获了什么?』的心得。他们对道的体悟很深,收获也很大,我很害怕在高人面前献丑。

所谓『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昧者难行』,似乎是我的真实状态;但『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分明又让我觉得可以写点什么,也算留个纪念,不枉此行。


8月14日,从长沙出发,以道的名义,相约大理。

到达机场后,我按照阿红给的地址,打了辆的士,40分钟达到大理的小院子(社区名称)。在院子里转悠了两圈,终于看到了迎接我的蔡蔡美女。

蔡蔡比我早几天到大理,两个深圳人在异乡见面,自然格外兴奋。

在这片院落群里,有一处阿红的度假别院,这是我们此行的活动场所。别院的基调是浓郁的大理味儿。前期到达的四位美女,已经把院子打理得干干净净,花瓶里插上了各色鲜花,盘子里也盛满了各式水果,茶和酒也备好了,养眼养心,赏心悦目。

借用阿红的话说:苍山洱海间,一群姑娘,闲闲地、静静地把旅行变成生活。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前期到达的姑娘们,把院子装扮一新

稍作休整,我和蔡蔡到村民食堂(社区会所)吃了晚饭,之后便去大理古城溜达。

大理古城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棋盘方格网结构,城内由南往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向东纵横交错,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

悠闲地,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不知不觉已逛了两三个小时。当我们回到别院时,别院的主人阿红也已经从北京飞过来了。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此行,是以游学的名义相约大理。老师尚未到来,我们先期到达的五朵金花,已经迫不及待地悠闲起来。

院子的背后,有希尔顿酒店,坐在露台上,洱海尽收眼底。我们点了一份英式下午茶,品茗聊天,发呆看云。

不远处,亦有利舍庄园,庄主是一位旅居美国多年的台湾人。这里是一派美式乡村风格。在如诗如画的庄园里,姑娘们忙不迭地摆拍起来。

喝茶、发呆、摆拍~都是悠闲静心时光。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喝茶、发呆、摆拍~都是悠闲静心时光

8月16日,薛道长和另外几位道友如约而来,晚上正式开始上课了。

对薛道长,我并不陌生。2016年9月下旬,保健时报社策划了『崆峒道家养生游学』项目,我是第二期学员。那次薛道长以他的温文尔雅和帅气,以及对道家经典的通俗解读,让我印象深刻。

记得有学员说,薛道长像极了吴秀波。而今,秀波在红尘中黯然失色,而薛道长却依然仙气飘飘,眉宇间亦多了几分坚毅与威仪。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虽说,这次是游学悟道之旅,但来到风花雪月的大理,自然少不了游历和观景。

阿红和几位道友,是典型的文艺小清新。她们安排的活动,多带文艺气息,如:网红尼姑庵打卡、茶果子制作体验、双廊古镇观日落、喜洲古镇吃粑粑、参观周城扎染博物馆等。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大理双㾿镇

寂照庵,隐藏在大理苍山圣应峰的南麓。庙虽小,却有中国最美尼姑庵之称,已成为知名的网红寺庙。只种鲜花不烧香,是寂照庵的特别之处。

寂照庵的多肉植物长得十分繁茂,素斋亦远近闻名。我们去时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下个不停,但素斋时,还是人山人海。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网红寂照庵,是多肉的世界

茶果子制作,是此行特别有趣的体验。所谓茶果子,就是配茶的小点心。这次的茶果子体验课,安排在莫催茶室。这家茶室位于大理喜洲的稻田中央,茶室主人叫简辉,一位文艺范十足且有故事的姑娘。

简辉姑娘教我们做了三款茶果子:绣球花、格桑花和桃子。茶果子做好后,她还亲自为我们沏了一泡醇香普洱茶。

一群同频的人,双手捧着一杯茶,细细地辍着,佐一碟亲手制作的小茶点,其中的滋味和意境,想来只有在场人才能领会吧,真的回味悠长呢!

茶事完毕,我们请道长抚琴一曲。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莫催茶室,做茶果子,品茶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我们做的茶果子,诱人么?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在莫催茶室,遇见了另一群校友。旅途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走着走着,遇见了想念的人。


洱海之畔,处处是风景,不能一一道来,还是回到本次的主题---道家养生游学吧。

这次游学的导师依然是崆峒山的薛道长,我们学习了站桩、静坐和八段锦;并聆听道长对《清静经》和《心印妙经》和解读;领悟了从容面对喧嚣世界的法门。

八月的大理正是雨季,在游学的时间段里,除了薛道长来的那天出现了彩虹,以及他离开的那天雨过天晴以外,其它时间大多下雨,以致于原本计划在室外的习练,只能在室内完成。

行程里的『洱海日出冥想』,也改成了『别院静坐冥想』和茶聊会了。

我想,这一定是老天爷见我们玩心太重,故意下雨,把我们关在院子里专心修炼吧。也好,在大理的小院子,有这么几天静心养气的小日子,是天赐的好时光。

在大理的小院子,过一段静心养气的小日子

在小院子里,练功,悟道

既然是游学,自然也有学员之间的相互分享。这次的学员分享,让我耳目一新。我惊叹于30出头的志丽姑娘,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态度是如此的坚定,尤其是对《道德经》的领悟是如此的丰富和深刻,对自己的寻道之旅亦是如此的坦诚。她纯粹是为悟道而来,但丝毫不介怀我们这些大妈们以道的名义寻养生之法门。

好一个睿智的姑娘,真是后浪可畏啊。

而与茉莉姑娘的交流中,她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道的领悟,也让我很受启发。茉莉已经跟薛道长学完了太极拳,她在习练太极的过程中,领悟出为人处事要中正、要学会处下和放下身段的道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而我最喜欢的句子当属《清静经》中的『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我亦惊叹于道长的法眼,一眼看出我的气场属静,比较被动,乃真实不虚。

大理游学结束后,我们相约继续站混元桩、练八段锦、诵读经典,打卡100天。《心印妙经》说「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期待百日后的我们,感情一如初见,混元桩、八段锦的习练炉火纯青。

最后我要借用朋友的一段话勉励自己:

心若定,何须追逐。

心若安,何须浮躁。

心若净,何须飘摇。

只要不失去方向,

就不会失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