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紅樓:秦可卿在什麼時候感到自己該死的(上)

讀紅樓,不能只關注文字表面的意思,這幾乎成為紅樓愛好者的一個共識。作者本人也一再提醒讀者,這本書是“滿紙荒唐言”,千萬不要被文字騙過去,要從字裡行間找出作者的真實意思。

比如對秦可卿的評價,書中這樣寫道“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的人,生的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

這一句,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在賈母一大堆的重孫媳婦裡,秦可卿位列第一。

而實際上,賈母這些草頭重孫們——賈蓉、賈薔、賈芹、賈芸、賈蘭等等,比較突出的幾個當中,只有賈蓉結婚娶媳了。其他上不了檯面的遠支、貧窮的草頭重孫們,即使娶了媳婦,能好到哪兒去?

所以,可以說秦可卿是賈母唯一的重孫媳婦。從這裡就可以知道,這讚美的水分有多大。


解析紅樓:秦可卿在什麼時候感到自己該死的(上)


由於原著中,作者刪去了大量與秦可卿相關的文字,使得秦可卿成為謎一般的人物,並在後世紅樓研究中,產生了一門“秦學”。

本文僅通過保留下來的文字,來推斷一下有關秦可卿的一些事情,以及是什麼原因讓她下定了死的決心。

一、 秦可卿有多美

秦可卿第一次登場是在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作者沒有像前文介紹王熙鳳、賈寶玉、三春那樣來一段韻文進行外貌描寫。

但是,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遇到了一個美麗的神仙姐姐。作者對神仙姐姐做了大篇幅的外貌描寫,極盡華美之能事。

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影度迴廊。

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

靨笑春桃兮,雲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纖腰之楚楚兮,迴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

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

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

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

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菊被霜。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豔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應慚西子,實愧王紈。奇矣哉,生於土地,來自何方?

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這個神仙姐姐不僅長得美、氣質佳、穿得好、妝化的也沒誰了,而且神態誰也學不會,動作姿勢也別夢想去效仿。甚至從古至今四大美人西施啊、王昭君啊,如果見了她,都會深深感到自愧弗如。

我在生活中,也會仔細觀察人們的骨骼長短和排列,才知道造物主如果想讓誰美麗,讓這兒的骨頭長一點,那兒的骨頭窄一點,這樣一來,雖然大家同樣都是206塊骨頭,但是因長短、寬窄的不同,就架構出不同的氣質來。有的人一看就不是凡品。如果再加上文化、衣飾、教養的加持,簡直仙子仙貌。

這篇賦歌詠的神仙姐姐正是警幻仙子本尊,秦可卿的姐姐。

大家都知道,通常情況下,親姐妹往往長得十分相像。所以這段文字表面是在描寫警幻仙子,實際也同時對秦可卿的外貌做了濃墨重彩的刻畫。

作者還嫌刻畫的不夠,在接下來文字中,又引入兩個讀者已經熟悉的人物,薛寶釵和林黛玉來進一步加以說明,當警幻仙子把寶玉領入香閨繡閣時,寶玉看到床上躺著一個美人——

“更可駭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內,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

作者通過這種手法告訴我們,秦可卿之美。作者是說我說西施、王嬙,大家可能沒感覺,寶釵、黛玉我已經描寫那麼多了,你們應該有感覺了吧,秦可卿長得比釵黛加起來還要美。

說秦可卿是賈母“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如果從相貌外形上來說,也不為過,因為那幾個重孫找到這樣美貌的人可能性幾乎是零。


解析紅樓:秦可卿在什麼時候感到自己該死的(上)


二、秦可卿的年齡到底是多大

對於秦可卿的年齡,向來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有的讀者認為,書中第十三回交代賈蓉是20歲,據此推斷秦可卿死時應該是17到20歲。

個推斷的前提是賈蓉必定要娶一個比自己小的人為妻。但是,這個前提是虛假前提。

還有人根據秦可卿在寧國府的地位以及成熟、老練的辦事作風來推斷,她應該在30歲左右。以上兩種推斷結論,一看就知沒有細讀文本。

在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中,有對秦可卿的父親秦鐘的一段文字介紹。說他“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當年無兒女,便向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誰知兒子又死了,只剩女兒,小名喚可兒……那秦業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鍾。”

這段文字是說秦業在“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鍾”,就是秦業在50多歲的時候有了秦鍾,那麼現在秦業年近70,67歲都不能稱為年近70,此回中,秦業應該在68、69歲左右。秦鍾應該在16、17歲上下。

秦可卿比秦鍾要大。那麼大多少呢?

在第八回,從介紹秦業的文字中,可以得知,秦業夫人早亡,可能亡故的較早,以至於沒有兒女,於是在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誰知兒子又死了,只剩女兒。

假如秦業20歲上下結婚,25、30歲上夫人早亡了,稍晚抱養孩子,那秦可卿在第八回也應該小40歲的人了。如果抱養的再早些,秦可卿的歲數就更大了。

在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中,王熙鳳在看望秦氏病的時候,秦可卿拉著鳳姐兒的手,強笑道:

“這都是我沒福。這樣人家,公公婆婆當自己的女孩兒似的待。嬸孃的侄兒雖說年輕,卻也是他敬我,我敬他,從來沒有紅過臉兒……”。

說賈蓉“雖說年輕”這句,可以明顯感到,秦可卿比賈蓉的年齡要大。如果她比賈蓉的年齡小,不會這樣形容賈蓉。

所以,我認為秦可卿的年齡應該在20歲以上,25歲上下差不多,說30也未為不可,沒準兒小40是更準確些。

看如今娛樂圈,嫁一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小女婿也不是沒有。而且,陽光底下從來也沒有什麼新鮮事!


解析紅樓:秦可卿在什麼時候感到自己該死的(上)


三、秦可卿的身世

在上文描寫警幻仙子的那篇賦中,作者就已經說:

“奇矣哉,生於孰地,來自何方?”

不知道秦可卿從哪裡來?真正的父母是誰?

但是,作者接著寫道:“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這也不能說她是從崑崙山西王母那裡來的。

古代文人喜歡把皇家比喻成神仙家,比如“一朵紅雲捧玉皇”、“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車駕六龍”之類。

所以,人們據此類推,認為秦可卿出自皇室。這裡不爭論,本文只是就文本推斷一些事情。

在第八回中,從作者對秦業的介紹可以得知,在第八回這個時間段,秦業擔任營繕郎,那麼他在抱養秦可卿時,很可能連營繕郎也不是。在此處脂硯齋批道:

“出明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謂寓褒貶、別善惡是也。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亦甚難矣,如此寫出可兒來歷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來哭此情字。甲戌眉批:寫可兒出身自養生堂,是褒中貶。後死封龍禁尉,是貶中褒。靈巧一至於此。”

這是說秦可卿的出身,一是不明來歷,二是養父地位很低。

接著書中寫到:“長大時,生的形容嫋娜,性格風流 。”

骨相、性格都是天生的。容貌讓她有了風流的資本。性格更是助力她的風流性格。

甲戌側批:“四字(指性格風流)便有隱意。《春秋》字法。”

此句批語,坐實秦可卿獨擅男女風情。

由於秦可卿身世堪憐,從小失於母教,所以受三綱五常的影響很少,保留的天性也就相對多一些,在男女方面也就沒有什麼倫理道德的束縛。


解析紅樓:秦可卿在什麼時候感到自己該死的(上)


四、秦可卿有多風流?

書中描寫多有暗示。

秦可卿帶著寶玉到她寢室時,作者對這個臥室的描寫是這樣的:

“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上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寶玉含笑連說:“這裡好!”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說著親自展開了西子浣過的紗衾,移了紅娘抱過的鴛枕,”

1、 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

秦可卿臥室的鏡子當然不是武則天用過的,但是,肯定發揮著和武則天的鏡子形同的作用。

關於武則天把寶鏡安置在臥室這種事情,有軼事流傳,大家自去理解。

另外,武則天本人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後,嫁給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

武則天先後嫁給父子二人。作者是不是在暗示什麼?

2、 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

趙飛燕是西漢漢成帝的皇后。

據傳說,實際上,趙家姐妹和西漢皇室多少有些瓜葛。其母為漢景帝之子江都王劉非的後人。雖如此,那也和漢景帝隔了五六代了。她嫁給趙曼後,生下了趙氏姐妹。

不知何故,趙家將姐妹倆棄於荒郊野外三天之久,後來發現她們竟然沒死,忙又抱回家,過繼給同村一趙姓人家。

長成後,姐妹兩個被送到陽阿公主府邸,學習歌舞。幾年功夫,技壓群芳,聲名鵲起。

尤其是趙飛燕,舞姿翩翩如展翅欲飛的燕子,故名趙飛燕,原來的名字趙宜主反而沒多少人知道了。漢成帝劉驁在陽阿公主府上,遇到舞姿輕盈的趙飛燕,攜入宮中。

其中趙飛燕被人收養的情節,以及進宮的方式,結合秦可卿的身世,不能不引人遐思。

3、 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

太真,即楊貴妃。此人美貌冠絕天下,擅歌舞,曉音律。

一開始,楊太真嫁給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為妃。

後唐玄宗授意,楊貴妃於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為女道士。不久,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自己的貴妃。

又是一個先後嫁給父子兩人的故事。

另外,據傳說,安祿山曾認楊貴妃為乾媽,但又和乾媽有曖昧關係。這個木瓜很能說明問題。

並且這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不但沒有被扔掉,反而被放在金盤裡“貢”了起來,很像是要紀念一把的意思。

4、 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臥的榻

此處壽昌公主,應該是壽陽公主,宋武帝的女兒。

據《太平御覽》記載:

“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人日,是指正月初七。剛出臘月,天氣正寒,很奇怪的是,這個榻被放在了高大的宮殿下面,而且是殿簷下面。

冬天,屋簷下如果有風,那得多冷。

壽陽公主大冷天臥在那兒,不冷嗎?再說,那梅花花瓣是烙鐵嗎?竟然拂之不去。

這個傳說湊足各種不合情理的條件,讓梅花落在壽昌公主的額頭。實際上,這個妝分明是愛美的壽昌公主想出來的,卻偏要編出個神奇的故事。

但是,很不幸的是,壽陽公主的梅花妝被後人稱為亡國妝。有詩為證:“千古風流說壽陽,梅花飄落粉猶香。寄言長信宮中女,莫學當時亡國妝。

天下的榻很多,但偏偏是壽陽公主的榻。如果梅花妝是“亡國妝”,那這“榻”是什麼“榻”?

無獨有偶,賈寶玉睡上這榻,正是發生在寧府請榮府的太太小姐們賞梅花的那次宴集,正值梅花開放的季節。

5、 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

同昌公主是唐懿宗李漼的長女,生母為淑妃郭氏。當時,唐懿宗李漼還是皇子,太子之位的爭鬥,讓李漼憂心忡忡、經常得病,愛妾郭氏的照料和長女同昌公主的降生,給了李漼莫大安慰和鼓舞。

因此,同昌公主成為歷史上最受寵的公主。

但是,有一個逸聞,這個逸聞是真是假,一直以來都有爭議。據傳說同昌公主的母親和自己夫婿韋保衡有染,同昌公主發現後,跟秦可卿出現了相同的病狀,最後鬱鬱而終。

雖然秦可卿和同昌公主一樣,因說不出的羞辱而身亡。但是,曹雪芹在這裡提到“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重點可能是在說明秦可卿在賈家很是受寵,地位很高,賞賜頗豐,生活極其奢侈。

比如這個“聯珠帳”,據唐代蘇鶚的《杜陽雜編》記載:“同昌公主堂中設連珠之帳,即真珠為之也”。

作者把這個典故用在這裡,旨在說明秦可卿的生活用品極其奢華,如果不得長輩寵愛,是不可能用這樣奢華的的用品。

用秦可卿自己的話說:“我這屋子大約神仙也可以住得了。”對這種極盡恩寵的情況,秦可卿是心知肚明的。

6、 西子浣過的紗衾,紅娘抱過的鴛枕

“西子浣過的紗衾”,這個不知是什麼意思,也不敢妄議。但是,紅娘抱枕,還抱了一對兒……《西廂記》裡的張生和鶯鶯,全賴紅娘從中間穿線,將生米做成熟飯的。

綜合以上,根據作者的描述,對秦可卿只能下兩個字的判語:“淫”、“奢”。“淫”是天生帶來,“奢”是後天賜予。


解析紅樓:秦可卿在什麼時候感到自己該死的(上)


五、 秦可卿原生家庭的家庭關係

從各方面來看,秦可卿的原生家庭關係不是很好。

1、 父女關係疏離

秦可卿是秦業抱養的孩子。一般的中國家庭,男主外女主內。男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和社交上,對家庭的付出比較少、對孩子的陪伴也很少。

而且,中國家庭的父親大部分根本不會愛孩子、也不會和孩子溝通與相處,對孩子基本是冷而遠之的。

看看賈家,賈敬和惜春、賈赦和迎春、賈政和探春這幾對父女關係,父女之間的冷漠和缺乏交流,基本可以說明情況。

況且,即使是現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父女疏離的情況也不鮮見。也就是說,秦氏父女之間的關係不會很親近、融洽。

即使秦業後來又續絃,那後母對秦可卿也不會像親生母親那樣。秦可卿先天就缺乏母教、家教,先天缺乏家庭溫暖。尤其是女人要貞潔的觀念獲得,都是父母灌輸的結果。秦可卿應該缺少這人生一課。

2、姐弟關係疏離

秦可卿不會是“扶弟魔”,永遠不會有“夫家有四套房子,讓他給我弟弟買一套房子,有錯嗎?”這樣的想法。

比如在第七回《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賈寶玉和王熙鳳在寧府初會秦鍾時,書中寫到:

“平兒知道鳳姐與秦氏厚密,雖是小後生家,亦不可太儉,遂自作主意,拿了一匹尺頭,兩個“狀元及第”的小金櫃子,交付與來人送過去。”

這一匹綢緞布料大概是四丈,兩個“狀元及第”的小金箔子,每個通常是20至30克,按現在的價錢大概是2萬多元。這些東西的價錢在當時肯定要比24兩銀子要多。

可是在秦鐘上賈家書塾的時候,書中這樣寫道:

“(秦業)只是宦囊羞澀,那賈家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眼睛,容易拿不出來,又恐誤了兒子的終身大事,說不得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

秦鍾入私塾,和初見寶玉熙鳳相隔沒幾天,但是那布和金犢子不知做了什麼用?

反正秦鐘上學,秦業還是拿不出錢來,看來秦可卿當著寧府的家,的確很是大公無私,孃家一點好處也沒有得到。趙姨娘都知道給孃家人爭取利益。

不過這件事情進一步說明,秦可卿出嫁後和孃家的親情也基本上斷了,自己享用極盡奢華,但是弟弟上學的費用,自己是一分錢也不出的。

但是,錢,是衡量親情的一個重要砝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