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的是一種多麼無趣的生活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過著閒暇時看書,偶爾畫點畫的生活,每天在低頻播放的音樂的微聲裡,枯燥地過著,孤獨無趣,儘管自己並不乏味。您也許會問,那閒暇之外的時間你怎麼過呢?

傻瓜,當然是工作了。其實按照我的消費標準,每天工作半個小時左右的收入就夠我一天的生存所需,但規則不是這樣的——為了得到這點支撐所需的收入,我必須幹滿僱傭方規定的工時。當然,這樣一來,我只要每個月都按時足額地幹滿規定的時間量,也就收穫到了足月的工資,還有季度獎、年終金,以及不定期的各種福利,這些都遠超生存所需的金額了。

我過的是一種多麼無趣的生活

看似我犧牲了過多的閒暇,但這樣其實也有很多的好處。好處之一,就是讓我能有點餘錢,在供房養車支付水電物業各項雜費之外,還可以購買些喜歡的書籍,在閒暇時陪伴自己度過安靜的時光。

我因此沒有什麼餘錢,只餘下一摞摞新新舊舊規格不一的書籍,還有畫冊,它們現在可聊以解悶,還能讓我在退休後繼續的閱讀中慢慢享受。

由於閒暇時不多,又幾乎全部投入到獨處式的閱讀,讓我對窗外的社會生活缺乏足夠的參與。而沒有參與也就必然缺少直觀的瞭解,這一直是我自知的缺憾。

我過的是一種多麼無趣的生活

但是,自從有了頭條,就打破了我這一缺憾感。也讓我認識到,以往自己過的是一種多麼無趣的生活啊。

現在的每天,只要我點開頭條,看完一條感興趣的新聞或視頻,接下來就是頭條基於大數據分析的同類推薦,一條接一條,排山倒海,似乎非把我對某類資訊的關注傾注到噁心的程度而絕不停止。

這樣的效果,其實是我喜歡的。因為它讓我享受到了“秀才不出門,但知天下事”的樂趣。平素孤單枯寂的生活,不再因為一個人的獨處而無趣,反而變得容易過了。既趕跑了寂寞,又治癒了可能的孤僻、自閉,甚至抑鬱。新技術手段的益處,這也是其一吧。

接觸頭條久了,就發現了上面許多有意思的現象。下面,我就講一個。例如:

我過的是一種多麼無趣的生活

最開始註冊頭條的時候,有熱心的條友建議我用一個漂亮女人的頭像,因為這樣漲粉會快些。我不以為然,堅持用了自己喜歡的頭像。結果發現,果然是這位條友建議的方式效果好,同期與我註冊頭條號的朋友中,那些用漂亮女人頭像的,的確漲粉較快。但是我依然堅持立場,不予修改。

由於有了這個經驗,有一次在與一個新粉絲的互動中,我就“敏銳”發現“她“其實是個男的,幾句私信交流後,他果然承認,並坦率說出了這樣做的原因。

與此相反的例子,還有一個也很有意思,是另一個男粉絲朋友。某天向我吐槽,說他認識了一個女粉絲,倆人莫名的就彼此好感起來,甚至讓他覺得遇到了人生真愛。於是投入了大量的感情,甚至就要有真金白銀投入的時候,他才機緣巧合,發現了對方居然是個鬍子拉碴的中年油膩男。這“慘烈”的遭遇,一度讓他精神扭曲,多年堅守的人生信念和價值觀,幾乎崩潰。我就對他好言寬慰,拿些更糟糕的事例來開導他,總算讓他重新恢復了對社交的信心。

我過的是一種多麼無趣的生活

上面的例子都是很新奇好玩的,是我以往呆默地看書本時所不能瞭解的。您說,是不是呢?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這個話題,有一定的閱讀量,我會繼續寫下去,如果大家沒有什麼興趣,那我也就知趣的不再贅言了。

關注我,給您講講我所知道的趣事。

一起加油!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