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何忍陷人如此酷烈?”,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不堪被严刑逼供之辱,奋笔留下遗言后自尽。

这是发生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五月的事情,距离张居正去世不足两年时间。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万历元年(1572年),大明内阁次辅张居正与司礼秉笔太监兼掌印太监冯保,联手将首辅高拱掀下马,顺势成为权倾天下的大明内阁首辅。

当时万历帝只有十岁,虽然继承了爷爷嘉靖帝的基因聪明早慧,可终归年龄太小,自知尚无力打理朝政,只得将全部治国重担皆托付给恩师张居正。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自此这对君臣兼师生组合情同鱼水,万历不管人前人后,都以“先生”或“元辅张先生”称呼张居正。

张居正在万历尊崇之下,更是步步高升。高拱下台之后,张居正即任中极殿大学士,居首辅之位。万历四年十月,加衔左柱国。九年十一月,加太傅衔。十年六月,晋升太师。

明代官制,正一品的太师、太傅和太保号称三公,一般只授予勋贵。文臣至多加衔从一品的少师、少傅和少保,号称三孤。严嵩的头衔也只是少师。而张居正却由太傅到太师,在明朝政坛极为罕见。

可惜好花不常开,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半年后,冯保被贬南京守陵并被抄家。万历十一年三月初二,张居正被褫夺所有官职,八月十三,张居正被褫夺文忠公谥号。万历十二年四月初九,张府被抄家。

万历翻脸比翻书还快?张居正生前逝后遭遇为何如此冰火两重天?也许因为他得罪的人太多了吧!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张居正少有大志,其实早在隆庆年间,就已体察到明朝繁荣表象下官僚体制腐朽隐患,只待坐上内阁头把交椅就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张居正首先实施的就是考成法。张居正在都察院外独设六科,对口监督六部办事效率。六科主事只是七品官衔,却要督察官高位显的大员们。

简单说考成法不考察资历,只考察能力与执行力,这让平日惯于做好官样文章就万事大吉的官僚们情何以堪?虽有官员上书抗议,可皆被万历弹压下去,考成法得以坚定不移实施下去,而且卓有成效。

五年后,万历国库的存粮竟是隆庆元年的三倍,完全兑现了张居正改革之初夸下的海口:考成一事,行之数年,自可不加赋而上用足。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张居正政治改革完毕,就开始了经济改革“一条鞭法”。早在嘉靖十年,就已开始实施一条鞭法,终因阻力太大而终止。

简单说,一条鞭法将各项赋税化繁为简,按田亩人丁折合成统一税银,既方便国家征税,又减轻百姓负担,还能避免官员巧立名目中饱私囊,对大明经济发展颇多助益,却真正动了宗室豪绅的钱袋子。

众所周知,明洪武帝朱元璋对待官员严苛,一边要求官员励精图治,却又将官俸压低到极致。那点官俸都不足以官员养家糊口,更别说应酬日常官场人际交往,于是大明律法再严,官员还是偷偷寻些灰色收入路子。

其实嘉靖年间,官员豪绅四处兼并土地,偷逃田税就已露端倪,到了万历年间更是蔚然成风,只不过百姓敢怒不敢言,官员们互相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张居正欲实施一条鞭法,第一步就要清查田产,竟一举查出全国隐藏和漏报土地多达一百四十七万余顷。如此以来,张居正充实了大明国库,却动了官绅们的奶酪得罪了整个官场。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万历八年,张居正亲家刑部侍郎刘一儒,就已规劝张居正改革没错,但也要开始调整改革力度了。

张居正睿智岂能察觉不到官员们已抱团抗争?其实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病逝时,张居正按祖制该回乡守孝三年,可万历下旨命令其夺情。这件事被文武百官抓住一顿猛轰,诬陷张居正贪恋权势罔顾孝道。

张居正虽有万历罩着,看似在狂风暴雨中岿然不动,其实文官集团、张居正以及万历三方之间关系已发生微妙变化。

大明自土木堡之变以来,文官集团已逐渐掌握更多实权,看似皇帝权力很大,但只要文官集团达成共同利益,皇帝就很难过。于是大明皇帝们就开始宠信宦官以抗衡文官集团。

虽然张居正与万历站在一条战线,可是三人成虎,万历也已察觉皇权已被张居正压制。更何况万历早已厌烦张居正严管桎梏,师生鱼水情已生嫌隙。

而张居正已抛却一切后路,执意将改革进行到底,哪怕门生故旧内阁成员都站在对立面也在所不惜。

于是张居正逝后,被解放的文官们在次辅张四维带领下,开始疯狂罗织张居正贪腐荒淫的罪名。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万历在弹劾张居正奏疏狂轰乱炸之下,终于突破顾念师生情的那点底线,决定清算张居正。

负责查抄张府家产的刑部右侍郎丘橓本是清官,只因张居正视其行为乖张遂不予重用。由此丘橓怀恨在心,此番领旨抄家已暗中预设200万两银子目标,誓要张家子孙再无立锥之地。

清官下手比贪官还狠,张家家产远未达到丘橓目标,于是丘橓严刑逼供、掘地三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张家之惨状不忍赘述,不但张居正长子张敬修自尽,还饿死十几口人,以致许多人再也看不下去,纷纷上书才劝得万历网开一面,为张居正母亲留下生活所需。

张居正生前身为帝师,为万历中兴延长大明国柞,可以说耗尽最后一份心力,逝后却落得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只念其数十年苦劳,免于开棺戮尸的结论。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张居正从太师到奸相到底输在哪里?其实张居正锐意改革,不惜触动文官集团神经,不惜掐断文官集团既得利益以及将得利益,就已然犯了“众怒”。

这里的“众”字不仅包括文官集团,还有不甘被挟制的万历小皇帝。难怪易中天在新作《严嵩与张居正》中说:全面评价张居正非常困难。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作为教育者, 他是失败的; 作为改革者, 也是失败的。

易中天一语中的道出了张居正失败根源,不是败给自己不懂谋身,而是败给了皇权与相权以及臣权抗衡的无形斗争。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易中天集多年研究明史功力,通过《严嵩与张居正》一书完整诠释了从嘉靖到万历年间,明朝中叶百年权斗史,呈现给我们一条清晰完整的权斗人物链:夏言攻倒张璁,却被严嵩暗算。徐阶扳倒严嵩替夏言复仇,退休后又被高拱打击。张居正驱逐高拱为徐阶出了气,自己则差点被开棺戮尸。

大明中叶的文官们,是党争的始作俑者,彼此为权欲斗个鱼死网破,最终皆是党争失败者。

而那位自以为清算了张居正,就能天子独断海空凭鱼跃的万历皇帝,兴奋没有多久,却突然发现没了张居正,还有手拿祖制随时准备挑刺的文官集团桎梏。

万历自视没有祖父嘉靖帝的应付自如,也未有太祖、太宗的杀伐决断,干脆缩进皇宫躲着文官集团,自此君王不早朝。

万历原本亦是有志中兴之君,其一句“朕为人君,耻为臣下”,就已透出文官集团党争的可怕。虽然清人说明亡于万历,倒不如说明亡于文官集团架空皇权,逐渐腐朽更为妥帖。

从太师到奸相:张居正告诉我们,搞垮大明朝的文官们到底有多可怕

读史可以明智,借人之智完善自己。政坛党争与职场博弈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想探寻职场做人做事智慧,不妨入手一本《严嵩与张居正》为职场博弈助力。

《严嵩与张居正》原价42元,点击下方链接只需28.98元,一顿午餐钱即可品史明智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