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與西漢的分封制看似相同,實則相異

導語:西周的分封制可以稱之為是一個完美的制度,它為周朝開闢疆土,維持國家數百年的安穩。然而到了漢朝,分封制只會給國家帶來無休止的內亂。

西漢與西周的分封制看似相同,因為他們都是把自己廣袤的疆土劃分給皇室宗親來治理。但他們在實際運用中卻又不盡相同,結果自然也大相徑庭。

比如,自周成王大分天下後,周朝很少出現內亂,諸侯都比較安穩,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西周末年。我們再反觀劉邦分封劉氏子孫,僅僅數十年西漢便發生了七國之亂。

同樣的分封制,為何周朝的諸侯可以安安心心地搞生產,西漢的諸侯卻一心想造反呢?

西周分封制

周武王一開始的分封制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穩定,在周武王去世後,諸侯便發生了叛亂。之後周公平定了此次叛亂,才開始真正地大封天下。這次分封諸侯,使得西周穩定了兩百多年。

西周與西漢的分封制看似相同,實則相異

(西周主要封國示意圖)

西周的分封制大有一種空口說白話的意味,周天子承諾一個地區的合法的統治權,但具體的地盤,還是需要諸侯們自己去打。如果諸侯國實力夠強,能夠打敗外部敵人,擴充疆域,國家也是允許的。

這就相當於我承認你的合法地位,但能否治理好諸侯國還是靠你自己。周朝的分封就相當於在畫大餅,具體發展要諸侯王自己去努力。而諸侯們有了發展空間,還要指望周天子去主持公道,如此一來,諸侯國之間便可相安無事。

剛建立的周朝所控制的區域很小,在外部他們還有商朝遺民、以及東夷、淮夷等強大的外族。為了鎮壓商朝遺民,防禦外敵,周天子選擇分封諸侯,利用他們來保衛國土。

周朝尚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統治地區也不大,因此諸侯國實際有效的管轄地也不大,基本上以城邑為中心。而我們之後所看到的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疆域,則是通過歷代諸侯不斷地征伐、開拓才得來的。

在西周時期,社會生產力很是低下。當時鐵質農具沒有出現,人們每日忙於繁重的勞動,這還尚且衣不果腹,有時候奴隸主甚至要親自農耕。全國上下都是在為穿衣吃飯而發愁,誰有時間去爭權奪利啊。

西周與西漢的分封制看似相同,實則相異

(戰國時期的鐵製農具)

上文中我們曾說,諸侯國很小,而且有很多的強敵,這都已經自顧不暇了,根本沒有閒暇去造反,搶奪地盤。

所以說,正是周朝這種奴隸制社會形態,決定了分封制能夠更好地被運用。

《周禮》的約束

西周分封的諸侯權力很大,他們擁有足夠的自治權和軍隊,這使得周朝的國土得到鞏固,甚至還在不斷擴大。可人的本性是貪婪的,給予諸侯過多的權力不利於周天子的統治。

為了穩定統治,周公參照夏、商兩代的禮儀,制定了適應分封制的禮儀規範,即《周禮》。其為社會各個階級成員制定了相應的禮儀規定,不得逾越,以此來維護社會的安定和秩序。

當然《周禮》不只這一種作用,它又講究尚德、敬老、慈幼等良好品德,對後世的道德規範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周禮》的產生,規範了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行為和思想意識,大家都規規矩矩地行事,自然就不會再出現謀反這樣違反禮教的行為。漸漸地,周朝成為一個有序的禮儀之邦。

西周與西漢的分封制看似相同,實則相異

(《周禮》)

《周禮》的目的是維護宗法制和上下等級制,有效地對諸侯形成了一定的約束,鞏固了周天子的統治。這也是西周實行分封制,能夠安穩百年的一大原因之一。

西漢分封制

劉邦錯誤地以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因為秦始皇大搞郡縣制,而周朝能夠穩定百年,也是因為分封制,萬般抉擇下,劉邦決定實行分封制。但郡縣制是歷史的潮流,也要順應歷史,所以就創造出一個郡國並存制度。

劉邦深受異姓諸侯王的影響,非常害怕異姓奪權,所以推崇分封制將國家的土地分封給劉姓子孫。他單純地以為血緣可以化解一切矛盾,可他想錯了,自東周起,禮樂崩壞,血緣在權力面前根本不算什麼。兄弟之間尚可自相殘殺,就更不要提什麼堂兄弟了。

劉邦若只是所謂的分封土地就也罷了,可他錯在給予了諸侯國太多的權力。他們擁有行政權、財權、以及兵權。所有諸侯國的軍隊加起來,甚至是朝廷的兩倍,若是諸侯國聯合起來發生叛亂,中央王朝岌岌可危。

西周與西漢的分封制看似相同,實則相異

(影視劇照:劉邦)

從漢文帝起,朝廷便立志於削藩,削弱諸侯國的權力,到了景帝時期,由於削藩削的太厲害,引發了七個諸侯國的叛亂。此次多虧了周亞夫、竇嬰等人的平叛,才使得大漢王朝免於危難。七國之亂平定後,諸侯國的實力被大大削弱,終於對中央沒了威脅。

分封制並不適應大一統的封建國家

西漢與西周的國家體制是大不相同的,西周是奴隸制國家,西漢是大一統的封建國家,這也決定了分封制只能適應西周,而無法適應西漢。

首先是社會生產力問題。西周時社會生產力低下,私有財產少,人口少,私慾少。大家謹遵禮法,恪守本職,根本不會想到謀權篡位。

而到了戰國時期,鐵製農具出現,生產力大大提高,人口增長,私有財產增加,人開始有了更多的慾望。皇位可能是這眾多欲望之一。

其次是禮樂崩壞。西周時期,《周禮》的約束,使得各個社會成員們都遵守禮法,恪守本職,未有越矩之禮。

到了戰國時期,禮樂崩壞,皇位已經不再神化。劉邦的出現,更是讓大家都知道人人皆可做皇帝。人們為了權力,早已不在乎所謂的君臣禮儀、宗室血緣。如此一來,諸侯怎不會造反?

西周與西漢的分封制看似相同,實則相異

(七國之亂形勢圖)

諸侯造反的根本原因是"人性"。人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得到的更多,想要的就更多。同是劉家子弟,他可以做皇帝,我為何不可?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的思想發生改變。西漢時期,所謂的禮儀已經無法約束人們的貪念,諸侯才會不斷造反,力求得到自己求之不得的皇位。

結束語:為何分封制可以使西周安穩百年,西漢卻不行。並不是因為西漢的制度比不上西周,只是因為靠血緣關係來維持的統治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