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惊艳后世千年的一首七绝

李商隐的一首七绝,情到深处,诗意醇浓,更是惊艳了后世千年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而且艺术成就极高,不愧为晚唐诗坛的巨擘。可是由于义山的诗歌极其隐晦曲折,又深情绵邈,长期以来也让世人感到十分费解。

晚唐时代诸侯割据、社会动荡,很多文人墨客都八方漂泊、四海为家,艰苦的环境下很难有人能够安心创作。而李商隐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艺术实践上独辟蹊径,创作方法上也是积极探索。下面介绍李商隐的一首七绝,情到深处,诗意醇浓,更是惊艳了后世千年。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虽然熟读诗书、志向高远,但仕途沉浮、命运多舛,让这位千年难遇的才子,只能经常寄人篱下,心情更是闷闷不乐。唐宣宗大中二年,李商隐曾滞留在四川东部,而他的妻子王氏却还在长安,热切地期盼他早日归来。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晚上,诗人收到妻子发自远方的来信,义山读完之后感慨万端,当即写诗抒写怀念之情。全篇质朴自然,却措辞委婉,寄托深远。

起句从来信说起,诗人省略了一些次要的事情,重点在于“问归期”,于是便突出了妻子对夫君的怀念。义山与妻子一直亲密无间,正所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诗人想要告诉她的也有许多事,而重点却在于“归期未有期”。

诗人这时已离开了桂林郑亚的幕府,正留滞东川,暂时却没有找到适当的工作。堂堂的七尺男儿,自己都无法解决温饱,回去该如何交代呢?

所以“未有期”三字,涵盖了宦途失意、羁旅穷愁,以及有家归不得的抑郁难堪之情。诗人轻描淡写,其实都是为了减轻妻子精神上的负担,义山内心的孤寂和愁苦,却无人可诉。

次句忽然宕开,义山好像忘记了那封来信,却完全沉浸于当前景色。巴山之畔,旅舍独居,已到摇落的秋天,又遭连绵的夜雨。

秋雨不停、秋池已涨,长夜难眠、孤灯听雨,诗人客怀离绪,不问可知。所以这一句虽是写景,实质上则是借写萧瑟之景,以抒离索之情,与首句实连非断。

但诗人如果不提自己的客况和离情,还是不足以安慰“问归期”的妻子,所以后半首就由今天的离别和悲哀,写到盼望他日的欢聚和快乐。

诗人在后两句中写出了自己的盼望,也代妻子写出了她共有的盼望。义山不仅只字不提自己的窘境,还假装若无其事地说,何时能在家中的西窗之下,与你剪烛夜谈呢?

经验告诉人们,若是摆脱了寂寞、苦恼或抑郁的环境,等到事过境迁,再次回忆起来,往往既有悲哀、又有愉快,或是一种掺和着悲哀的愉快。

人生充满回忆,平静的生活中必然会想起过往的不愉快。但时间会冲淡一切,悲伤和痛苦终将过去,当下的快乐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李商隐的这首诗,极其深刻地体会和表现了这种情景。

文学作品都会涉及时空关系,精确而形象地描摹时空及其相关变化,是作家必须拥有的手段。而七绝作品篇幅受限,往往很少将时空变化交织起来。

而义山却总有办法,他先写分居巴山与长安的自己与妻子,彼此相互思念对方;然后想象不久的将来,夫妻俩同在长安,共话当初巴山夜雨的生活,既有空间差别,又可见时间变迁。更重要的是,作者还从时空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世的悲欢离合。

纵览李商隐的这首绝句,构思精巧,别开生面,作者既表达了夫妻俩彼此相思之意,又抒写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诗人只是随性而作,绝对没有料到自己的作品可以跨越时空,让无数人产生共鸣,更惊艳了后世千年。

再细味最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既透出了团聚的温馨,又怀念着曾经悲愁的过往,同时全篇的“巴山夜雨”的两次重复,也让音韵回环往复,让诗意更加醇浓。读者也好像穿梭在巴山与长安之间,又体味了作者的忧伤和欢愉,仿佛唐代人物一样,落在风景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