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1978年7月13日,離高考僅剩一週時間,在徽州地區祁門縣農村下放的左愉、吳來、陳意雲、陳觀洲、郭嘉驊、李陶和金家恆等7位知青終於等來了屬於他們的“天大喜訊”:可以參加當年高考。

為他們帶來這份“喜訊”的,正是當年2月才到任徽州的地委書記魏心一。

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陳觀洲准考證

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左愉准考證

“一聲驚雷”換來“一盆涼水”

左愉先生和吳來女士獲准參加1978年高考時,女兒已經4歲。

1965年,他們從合肥一中畢業並參加了當年的高考,“雖然成績優秀、‘表現’良好,但均未被錄取”。同年9月,左愉和吳來插隊落戶祁門。

用左愉先生的話說“在學校我們同級不同班,現在是一個知青小組,睡在同一個屋頂下,吃在同一口鍋裡,命運就這樣把我們安排在了一起”。

下地勞動、當民辦教師、赤腳醫生……十幾年時光,緊緊拽著年輕人的心緩緩流過。

1977年10月,平地一聲驚雷:國家宣佈恢復高考制度。

幾近熄滅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然而當時對於左愉和吳來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取高考資格。因為當時主管部門的意見是“僅允許老三屆參加考試”,而他們不在此列。

儘管學習、考試、成績、伯樂……已成為彼時成績優秀學生津津樂道的詞彙,然而他們的最終命運還是掌握在各地執行政策的“寬”“嚴”之間。

就像1970年後他們屢次在招工、招生中被拒一樣,1977年高考的大門最終還是沒有向他們打開,因為這中間橫亙著一道無形的“門檻”——出身不好。

猶如“一盆涼水”澆下,在心中盤旋了十幾年的美麗夢想,真要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再次幻滅麼?

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1967年春,與社員一起在大隊的另一處水庫工地上。後排右起第一人為左愉。

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1971年夏,剛剛當上大隊赤腳醫生的吳來,喜滋滋地在坐在大隊醫療室前的小橋上。

一封逼出來的“陳情信”

“已過而立之年,機會實在不多了”,1977年高考被拒後,左愉、吳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夢,從當年寒冬一直到來年夏日,在業餘時間翻遍了能夠找到的教科書,溫習了大量習題,準備1978年高考。

然而,命運又在這一年給這些知青來了一次更深刻的人生磨礪:報名被否決!

左愉先生在他當年的日記中,記錄了高考報名前後那扣人心絃的經歷。

1978年6月27日,“今天是高考報名的最後一天,我到王小平處報了名……之後的6天,我們是在焦灼與期盼中度過的”。

然而,這團剛在渴望讀書、渴望再次上學的知青們心中升騰起來的火焰,卻被一個電話給澆滅了。7月3日,左愉、吳來等知青接到縣裡打來的電話,被告知1965年下鄉插隊的,高考報名被全部否決。

就這樣接受命運的安排麼?不行!知青們心裡普遍都有一個疑問,文件說“老三屆”可以報考,並沒有規定65屆不能參加高考,為什麼主管部門就不能有點惻隱之心?

在熟人的提醒下,左愉想到了剛到徽州地委任第一書記的魏心一,他決定一邊跑省城找相關部門申訴,一邊給魏書記寫一封“陳情信”。

信中說,希望國家急需用人之際,能讓他們再獲一次被挑選的機會……在農村插隊13年,經歷了種種磨鍊,在多次招工招生工作中,受到了許多不公正的待遇,委屈的情緒雖然有,但仍希望通過進一步深造,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信中大家一致表達了參加當年高考的強烈願望,殷切希望得到魏書記支持。

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1965年陳觀洲和同學們下鄉插隊行前寫決心書場景

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1965年冬,在石川大隊水庫工地,左愉利用休息時間為社員讀報。

魏書記批示改變7名知青命運

這封“陳情信”一直從7月4日下午寫到深夜,又寫到7月5日清晨才完稿。左愉先生回憶說:哪裡曉得我們這幾個老知青的命運,此刻已經發生根本性轉折。

是的,轉折就發生在7月6日!

徽州地委第一書記魏心一收到這封信後第一時間作出了批示:我認為,應當允許、支持、鼓勵他們參加今年高考。並要求縣主管部門落實。

不僅是“允許”,更有“支持和鼓勵”,這對一批在焦慮中等待自己命運審判的知識青年來說,是何等可貴。更何況,此刻距離當年高考僅剩下兩週時間了!

心中的石頭最終落地,是在1978年7月13日。

當天,祁門縣招辦組織報名參加高考的老知青開會,大概傳達的意思是“今年報名參加高考的人太多,錄取率非常低……沒有把握的就沒有必要參加高考了”,招辦建議報名的學生“相互推薦”。

最終,在離高考還剩一週的時候,確定了左愉、吳來、陳觀洲等7名可以參加考試的老知青。

全地區第一!8月21日,高考成績發榜,吳來以445.5的成績奪得地區第一名,更是摘得了安徽省的“榜眼”。這7名被魏心一書記“特批”參加當年高考的老知青,均獲得了380分以上的高分,其中吳來、陳意雲、左愉和陳觀洲4人都在400分以上。這一時也成了全省轟動性的新聞。

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魏心一(前排右一)最後一次到徽州時與陳觀洲(後排左一)等合影

“君今幸遇魏知州”

陳觀洲是與左愉和吳來同年參加高考的7名知青之一,他2007年從休寧中學退休,如今還在績溪一所學校做代課老師,發揮餘熱、傳遞知識。

2018年12月30日,記者在黃山市休寧中學教師公寓見到了陳老師,老人熱情健談。在他的記憶中,高考前後那段歲月和經歷的大事小情,至今仍如刀鐫般深刻。

陳觀洲是1965年屯溪中學的高材生,遺憾的是當年高考屯溪中學的前三名汪明霓、金立民和他,均因特殊原因未被錄取。

當年9月12日,陳觀洲和他的同學一起被送往祁門插隊。陳老師回憶說,他母親早年就讀江蘇蘇州振華女中,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擔任掃盲幹部和農村小學教師,“下鄉那天,母親送我到休寧車站,沒想到這一別竟是訣別。”

在陳觀洲下鄉插隊35天后即1965年10月17日,他51歲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人世。

在祁門下放的歲月中,陳觀洲與左愉、吳來等合肥來的知青相識相知。

陳老師說,雖然母親臨走前曾讓人轉述“再有兒子,放牛也別讀書”,但到了1977、78年高考恢復,一顆對知識渴求的心再也按捺不住。

為了複習迎考,陳觀洲當時還與安師大化學系一位老師通信求解化學問題,這位韓漢民老師逐字逐句回信指點,但兩人始終未謀面。當年高考,100分的化學卷子,陳觀洲考了99分。

陳觀洲老師回憶,儘管高考成績“驕人”,但後來的錄取讓他們再次緊張起來。“有些考生收到錄取通知單辦理手續準備啟程之際,我們7人的錄取都杳無音訊。”

直到當年10月下旬,才最終確定錄取結果:左愉、吳來被合肥工業大學錄取;陳意雲被中國科大錄取;陳觀洲和其他三人被安徽勞動大學徽州地區師範專科班錄取。

左愉、吳來和陳觀洲回憶,他們當年的錄取一直“存在阻力”,最終這一錄取結果亦是魏心一書記向省委領導彙報後協調的結果。

陳觀洲被大學錄取後,他的高中同學高新民曾專作一詩讚魏老尊重知識、愛惜人才。其中有句“蹉跎歲月十四秋,幾經磨難志今酬……駒昔難逢秦伯樂,君今幸遇魏知州”。

離高考僅剩一週終獲考試資格!這位徽州官員批示挽救7名知青

2017年5月,左愉和吳來在故宮東南角樓前。

關心從未中斷 牽掛“都在心裡”

1982年,左愉先生和吳來女士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機械工業部機械科學研究院(後更名為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工作。工作中,他們參與了一些列重大課題研究,獲得多項國家和部級科研成果獎。

吳來女士回憶,她曾去看望過已調回省裡工作的魏心一。魏老跟她談起在徽州工作時說,批准7名知青參加1978年高考是他最滿意的工作之一,“不僅高考成績優秀,全部被錄取,參加工作後也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績”。

左愉先生在他的回憶文章《1978年高考的前前後後》中說:“我們常常想起充滿愛心、勇於擔當的魏心一書記。正是他的批示,使我們的命運在瞬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儘管國家在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1978年初召開全國科學大會,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也只是春風乍起,尚不足以滌盪所有陰霾。

在那種情況下,魏心一書記作為黨的領導幹部,能夠實事求是、突破阻力,彼時是需要膽識和魄力的。陳觀洲老師回憶,2008年10月魏老最後一次到徽州時,特地約見了他和郭嘉驊,並在交談中坦言:那時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有開,幫助你們這些學習好的學生錄取,是有阻力的。

魏心一不僅在關鍵時候幫了這些知識青年,在那以後也一直牽掛和鼓勵他們。

陳觀洲老師回憶說,他進入大學校門後第一次與魏老接觸是1978年底。那次魏心一書記到陳觀洲就讀的學校視察,陳觀洲託人給魏書記遞上了一封“感謝信”:魏書記,感謝您,是您讓我們獲得了再學習,為國家作貢獻的機會。視察結束後,魏書記專門找到陳觀洲,並囑咐他“好好學”。

魏老曾於1994年給吳來女士去信,信中說:個人的歷史總不是自己能駕馭的。你們夫妻有過一段彎路,但比之老人如你父親或者像我這樣的人,比你們走的道路更坎坷……可幸的,今天,在黨的領導下,大部分都改過來了……你們正逢其時,現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任務正落在你們身上,我是真心祝願你們在這個偉大的鬥爭中取得各種各樣的大小勝利的。

2008年,魏老最後一次到徽州,他特地跟身邊人說,想見見當年7名知青中留在黃山工作的陳觀洲、郭嘉驊等人。就這樣,陳觀洲、郭嘉驊等在休寧縣博物館再次見到了自己的“恩人”。魏老對陳觀洲說:平時工作太忙,但心裡一直記著你們。

作者:洪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