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之痛,2019年進口鐵礦多花了1800億,原因何在?

近期,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消息,2019年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0.7億噸,微增0.5%,但是進口金額卻高達1014.6億美元,與去年相比劇增266.4億美元(按當前匯率,計1824億元人民幣),浪費了大量外匯資源,嚴重影響了下游鋼鐵製造業的利潤,成本蔓延到整個社會生產的其它方面,後果相當嚴重。

一,鐵礦石價格暴漲帶來的危害

1,國內鋼廠利潤大幅縮減。

據已知消息,凌鋼股份2019年淨利潤暴跌63%,從上一年的11.97億元減少到7.51億元;杭鋼股份淨利潤暴跌51.5%,為9.4億元;安陽鋼鐵利潤同比暴跌80%,還有很多其它鋼鐵廠利潤都下跌5成左右,造成鋼廠生存空間艱難。

2,整個社會生產成本的上升。

鋼鐵行業作為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其影響範圍非常大,房地產,鐵路,公路,港口,汽車等,關係到國家經濟安危,如果放任鐵礦石等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鋼廠為了轉嫁生產成本,勢必要將產品進行提價,帶來的惡劣後果比通貨膨脹還要嚴重。

3,鉅額外匯損失和人民財富的損失。

相比國外三大礦山,近幾年中國鋼廠的利潤完全不能與之相比,三大礦山還要想方設法提高鐵礦石的價格,如此一來,國內的鋼廠就成了為國外的礦山謀取利益的工具了,每年多支出數百億美元的外匯資金用於購買鐵礦,轉嫁過來的成本和風險還要中國人民來承受,實在是太不合理。


鐵礦石之痛,2019年進口鐵礦多花了1800億,原因何在?

鐵礦石


二,鐵礦石價格暴漲的原因。

1,三大礦山資本家貪婪的本性。

作為一家企業,其本質目的是要賺錢。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向來遵守此道,以各種手段漲價抬價。2019年年初巴西淡水河谷礦難的發生,更是給它們提供了漲價的藉口。淡水河谷礦難,該礦區每年的鐵礦石產量約1000萬噸,不到全球產量的1%,但是導致各種勢力哄抬鐵礦石價格,使鐵礦石原料價格幾乎增長了100%,礦難造成的各種損失,變成是來自中國的買家負責了,而且多付出了上千億的代價!

2,國內礦山資源的短缺。

中國是基建大國,每年在基建上均投入巨大,對鐵礦石原材料的需求極為巨大。但是國內已發現的礦山一是儲量低,二是品位低,難以滿足國內需求,因此不得不大量通過進口鐵礦來滿足需求,這就給了三大礦山聯手哄抬價格的可能。

3,國內相關鋼廠和協會領導的能力問題。

按照常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是買方客戶,是應該有很大的話語權的,外部鐵礦石供應商還是多家互相競爭的對手,但是,在我們和國外供應商談判的時候,卻常常處於極其被動的位置,不得不讓人深思。

歷史上的例子,往遠了看,在戰國時期,秦國通過商鞅變法,成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當時山東六國,均無任何一國有實力單獨與秦國相抗衡。

於是,蘇秦橫空出世,遊說六國,合力抗秦,使得秦惠文王食不甘味,坐不安席。及至張儀相秦,逐個擊破,瓦解六國聯盟,使得六國均願與強秦聯手,倒是互相攻伐起來。使得秦國坐收漁利,不斷蠶食山東六國,獲得了最大的利益。彼時,楚國有奸臣靳尚,趙國有奸臣郭開,齊國有奸臣後勝,均是收受秦國大量金銀財寶的誤國之徒,對這些國家來說,此類人不清除,如何能抵住秦國強大的進攻?

以當前我們的角色,我們應該是處於強秦的位置,而國外的礦山,類似於六國的位置,當前,國外礦山有類似蘇秦之人指導協助,合縱抗秦,而我們是不是少了一個張儀呢?

再往近了看,有中國高鐵談判的先例。16年前,中國要大力發展高鐵事業,加快各大城市等交通要道的聯繫,提高效率,縮短通行時間。中國可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國外各技術廠商均虎視眈眈,拿下了中國市場,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沒有傻子會錯過這場盛筵!但是中國方面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一是關鍵技術轉讓,二是價格最低,三是中國品牌。德國西門子,日本日車和川崎,加拿大龐巴迪,法國阿爾斯通等均摩拳擦掌,勢要大幹一番!

在談判過程中,德國西門子出動各種情報機構進行打探,認為他們的技術是中國最中意的,因此傲慢的提出了天價費用,僅僅技術轉讓費就索要4億歐元,並且設置重重障礙,以阻撓中國人學習到他們的先進技術。

最後的結果是,在有關上級部門的統一部屬之下,德國西門子被毫不留情的踢了出去,中國成功把各高鐵技術公司的價格壓到極低,分別與日本川崎,法國阿爾斯通,龐巴迪簽約,並且獲得了他們的技術轉讓,爾後融會貫通,最終發展出了中國自己的高鐵產業,成了國際上一道亮眼的名片。

或許有人會說,鐵礦與高鐵不一樣,但是,以16年前中國所處的局勢,其對高鐵技術和產品的依賴和急需,不弱於今天對鐵礦石的依賴,為什麼當初我們做的那麼好,成功制人,而現在卻處處受制於人?箇中緣由,令人深思。

鐵礦石之痛,2019年進口鐵礦多花了1800億,原因何在?

礦山


三,如何破解當前鐵礦石暴漲的局面?

1,國內勘探尋找更多的優質鐵礦礦藏。

國內當前已經發現的礦藏雖然很多,但是儲存量和質量均無法滿足國內生產需求,還需要發力尋找更多優質礦產資源。中國西部有非常廣袤的地區,很值得勘探開發。

2,國外開發勘探鐵礦,尋找更多供應商。

非洲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地區,我們在非洲也深耕多年,有許多實力強勁的企業,可以開發利用當地資源。另外,我們的北方鄰國俄羅斯鐵礦資源也是極其豐富,可以增加從俄羅斯進口鐵礦,尋找這樣的替代來源供應。

3,培養尋找“張儀”之類的談判高手,並尋找挖掘和”胡士泰“之類有關聯的內奸,將這樣的害群之馬清除。

參考當年的高鐵談判,國內的鋼鐵企業應該團結一致,不要各為其主,一盤散沙。要做”秦國“,而非做山東六國。好好利用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和優勢,所做的一切都只圍繞一個目的,那就是維護中國的利益。另外,還一定要借鑑10年前的胡士泰案,當前有了一個胡士泰,現在可能還會張士泰,李士泰混跡於中國鐵礦石談判商場上,對於與之接洽的類似靳尚、郭開等這樣的內奸,需要儘早清除,不然,他們會將國內的經濟信息數據源源不斷提供給國外礦山,對國內經濟勢必造成重大損失!

在這方面,我們也可以學習一下日本人的做法,日本的鋼鐵企業非常團結,談判的時候都是一個整體,並且,極度忠誠於自己的國家利益,很值得我們效仿學習。


鐵礦石之痛,2019年進口鐵礦多花了1800億,原因何在?

海運


另外,不得不說一下澳大利亞這個國家,中國作為其最大的貿易伙伴,和鐵礦最大的買主,其賺了這麼多錢,不但不知感激,還處處與中國作對,限制華為在其國內的業務,和美國牢牢站在一起,扼制中國,簡直就是卑鄙無恥之徒,對這樣的白眼狼一樣的國家,更是不能忍讓,一定要堅決維護自己的利益,打壓這樣的無恥之徒。

希望聰明的有識之士能夠群策群力,勘探開發國內和國外的礦產資源,多渠道供應,聯合國內主要力量,清除內奸,在談判中佔據主動位置,讓我們繼續以合理的低價格進口到滿足需求的鐵礦石,這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