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必勝客和日本吉野家都捲入了關店潮

美國必勝客和日本吉野家都捲入了關店潮

2020年的疫情,可謂當頭棒喝,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留意到,餐飲行業“關店潮”正在全球上演。短短的一個月內,不僅星巴克和麥當勞,還有吉野家、必勝客這類也未能倖免。

01

餐飲行業“大蕭條”正在上演

咖啡巨頭星巴克宣佈,計劃未來18個月永久關閉美洲約400家門店,並把本財年計劃開設的新店數量削減一半,未來兩年內還將對拿大市場業務進行重組,包括關閉200家門店等。

麥當勞2020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滑了30%至37.7億美元,全球同店銷售下滑近24%。麥當勞宣佈將加速在美國的關店計劃,將在今年永久關閉約200家美國店面。

美國必勝客多達300家門店即將永久關閉,900多家門店將陷入“賣身”境地。而到2021年2月為止,日本吉野家將在國內外關閉最多150家店鋪,其中包括在中國的50家店鋪。

日本快餐品牌吉野家2020年7月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關閉150家店,其中日本國內將關閉100家,海外關閉50家。

但這些餐飲品牌背後,境遇和原因又各有不同。

02

從“西餐啟蒙”到“平民快餐”的必勝客

美國必勝客門店永久關閉的遭遇,主要由於其最大的特許經營商在疫情之下破產。NPC國際是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集團在美國最大的特許經銷商,是美國最大的餐廳運營商之一,在27個州擁有1200多家必勝客門店,約佔到全美必勝客門店的20%。疫情之下,線下餐飲消費大幅停擺,揹負10億美元鉅額債務的NPC國際不堪重負,最終於2020年7月向得克薩斯州南部的破產法庭申請破產保護。

NPC描述必勝客的經營情況時,“菜單創新下降,缺乏清晰的長遠策略,品牌辨識度隨之進一步下降”透露出除疫情外的關鍵原因。

相比於美國的遭遇,必勝客在中國市場則顯得幸運得多。門店經營不受影響,目前都在正常營業。要知道,必勝客在中國的發展,是一個從“西餐啟蒙品牌”到“平民快餐”的歷程。

1990年,必勝客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中國分店,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享用西餐,隨著市場競爭加劇,2000年之後,必勝客開始向二線城市“下沉”,“做年輕人喜歡的體面西餐”,成了必勝客的新定位。

不論是“接地氣”還是“年輕化”,實則都是一把雙刃劍。這意味著,必勝客數十年經營的高端形象被慢慢打破,快餐店逐漸成了中國消費對必勝客的品牌認知,曾經令人著迷的“高端西餐文化”也已不復存在。

疫情到來的2020年,必勝客苦苦維繫的增長再遭打破。根據百勝中國財報,2020年第二季度,必勝客的銷售額降幅高達12%。

美國必勝客和日本吉野家都捲入了關店潮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必勝客的銷售下滑嚴重,百勝中國仍在保持高速的店面擴張狀態。2020年第二季度末,必勝客在國內的餐廳數量達到2258家。

03

從老字金牌到水土不服的吉野家

日本吉野家海外門店的60%在中國,中國的吉野家門店數量約600家,其中有385家是由合興集團以特許經營權的形式運營,2019年共為合興集團貢獻了17.82億元收入,佔比高達84.7%。但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吉野家在中國停業或者縮短營業時間的店鋪多達578家。無論是直營店還是特許經營店,都受到了巨大影響。

合興集團預告,2020年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7000萬元,同比下滑了222.81%。日本吉野家公告,2020年3到5月歸母淨利潤虧損40.8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億元),同比減少472.56%。

美國必勝客和日本吉野家都捲入了關店潮

疫情重擊之下,合興集團虧損、日本吉野家撤退。但在此之前,吉野家中國門店的日子已開始不好過了。

吉野家是日本正宗的百年老店,但之所以能在日本屹立百年不倒,除了味道獨特之外,還在於其便宜。但到了中國之後,吉野家卻陷入尷尬境地,兩個優勢都不明顯。在中國,吉野家招牌小碗牛肉飯是人民幣23元每份,在日本為332日元(摺合人民幣為22元),對於日本消費者來說,吉野家是“平價”象徵,但對於中國的絕大多數購買力來說,吉野家卻算不上一份便宜的餐食。

此外,吉野家的產品並不具備獨特性。牛肉蓋飯和其他五花八門的蓋飯相比,區分度顯然不夠。在疫情期間 ,外賣興起之後,再次壓縮了吉野家的生存空間。

04

最後一根稻草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認為,就吉野家和必勝客而言,疫情期間海外的關店潮更多是由於自身的經營問題,疫情不過是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必勝客和日本吉野家都捲入了關店潮

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餐飲行業中,商業破產申請量正在快速增加,並可能在第三季度進一步惡化。破產的速度將繼續下去,零售和餐飲企業面臨的壓力最大。有分析人士預計,“將有更多公司在新冠病毒扼殺經濟活動時遭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