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暮春四月,行走在罗河、矾山二镇的山野乡村,扑面而来的满眼浓郁的绿意和时刻蜕变的乡风,让你无时无处不在感受到庐江县深化全域旅游创建、深入塑造“这么近、那么美”旅游形象带来的巨变。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群山掩映下的罗河镇阳家墩

环境之变:600余年古村落焕发新魅力

4月的一个午后,在黄山寨脚下的罗河镇鲍店村阳家墩村落,58岁的李玉霞坐在自家门前的是石条上,剥着橘子,享受着悠闲的时光。“现在这里住着真舒服……”她向合肥在线“走,下乡去”报道组记者说起现在的日子时,笑脸如花。而就在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脏乱差的景象。“以前这里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都是烂泥……”李玉霞说道。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阳家墩村口

“这里位于庐江县南部,是合肥的‘南大门’。”罗河镇宣传委员杨静雅向记者介绍说,以前甚至有人认为是庐江“最脏乱差”的地方。而现在,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宛如一个被“施了魔法”的新世界:精美的房屋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绿植鲜花点缀,石块或水泥路十分洁净。村口一方水塘清澈碧绿,举目远眺,远方庐南第一高峰、海拔409米的黄山寨映入眼帘。眼下,这里的村民,既尽情享受着山村美景,又过着“上卫生厕所、走硬化道路、饮清洁水”的现代生活,他们“把日子过成了诗”。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阳家墩附近的青山湖水库

采访当天,56岁的村民张先龙热情带领记者参观了他新改造的家。张先龙全家居住在南京,村里的变化让他看到商机,家里的老房子正改造成民宿。“改造好后交由政府统一对外出租。”张先龙说。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矾山镇石峡村

阳家墩诞生于元末明初时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现如今有70几户,100余名村民。这里距离合肥不到2个小时车程,从合铜黄高速浮山收费站下高速,沿着青山湖旅游大道行驶约4公里可到达。

据杨静雅介绍,阳家墩2018年被确立为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2019年底完成验收。“今年我们主要打造黄山寨生态旅游区,里面有民宿项目、小满田塍生态旅游和高空漂流三个项目。”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精致美景宛如江南

而据了解,支持黄山寨创建国家3A旅游景区、打造黄山寨生态民俗之旅等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已被列入2020年庐江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还明确,庐江县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中心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向旅游示范村、旅游景区转型,加快建设黄山寨民宿村和南山云起、汤池芭洼等精品民宿,形成具有潜川特色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

风尚之变:山村里掀起垃圾兑换热潮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新风貌的庐江县小山村

在如今的庐江,深刻变化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还有人们的生活观念。比如,以前随处可仍的烟头、纸盒等生活垃圾,如今成了“宝贝”。近日在矾山镇乐华村,记者探访时感受到了这里新的村风村貌。

“以前这里就是个垃圾场,现在环境变美了,人们的观念也该变了,不再乱丢垃圾,环境更舒心了。”站在矾山镇乐华村中心广场上,该村党委书记张传信向记者介绍说。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采访中,记者偶遇村民姚和平扛着锄头从菜地里回来,他告诉记者,自己家就住在中心广场边,这两年生活环境改善太多,尤其是这个广场建得很漂亮,“我和老伴每天晚上都来广场散步,很开心。”姚和平说。

中心广场占地约5亩,一边是休闲健身广场,一边是儿童游乐场。休闲健身广场南端的音乐公厕内,地面上洁净得几乎一尘不然。儿童游乐场上放眼望去娱乐项目之多,已远非合肥市区绝多大多数小区所能比。中心广场西南角的两栋小木屋构成的书屋精美、别致,西北角是“垃圾兑换超市”。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幽静环境里的农家书屋

在“垃圾兑换超市”里,工作人员刘寅正在整理村民的档案本。在乐华村,每一户都有一个档案本,用于记录村民的积分和物品兑换结果。记者随手翻开一本看到,村民钱友兰,4月14日用26斤纸盒兑换积分156分,累计162分,换取洗衣粉、衣架、剪刀等生活用品。这样的兑换基本上每天都有。记者看到,在“超市”墙上标注着兑换商品所需的垃圾数量;货架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梳子、食盐、食用油、洗衣液、牙膏等一应俱全。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用烟头、啤酒瓶、矿泉水瓶、废纸板等可回收垃圾垃圾兑换日用品,如今已成为这里村民的一种生活新时尚。

张传信告诉记者,该村共有人口3982人。近年来,通过“乡村环境整治”工程,村里的生活垃圾开始集中处理。“垃圾兑换超市”由村里出资建设,从去年9月份开始运营。他们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然后统一处理加工集中销售,收益用于购买生活用品充实到垃圾兑换超市里。资金不足的部分由村里通过村集体出资、乡贤捐助等方式筹集。“预计一年补贴6000元。”

【走,下乡去】合肥之南:山乡巨变,这么近那么美


而据了解,目前,庐江县“垃圾兑换超市”已经在200多个村庄全面覆盖。·合肥在线 李京鹏 李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